陳廣生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廣播電視中心)
?
播音員主持人也要懂規矩
陳廣生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廣播電視中心)
摘 要:作為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也要懂規矩。但是,一些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切實需要引導其懂得行業規矩,增強責任意識,堅持不懈學習,勤于實踐,增長才干,實行培訓考核并舉,加大監管力度,涌現更多的業界行家。
關鍵詞:職業素養;責任意識;實踐;學習;考核;監管
關于規矩,近些年來人們似乎講得少了,認為這是老調重彈,甚至覺得無關緊要。其實,越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越應該講規矩,懂規矩。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懂規矩,講規矩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用創新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在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導人們健康向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是,現實中的問題值得注意。
1.1 讀音出現錯字
2016年2月15日《感動中國》節目,主持介紹候選人屠呦呦時,兩次把潛心的“潛”誤讀為“qiǎn”;還有把乒乓球女運動員郭焱的“焱”誤讀成炎熱的“yán”;把寧澤濤的“寧”字讀成“níng”;把“棲”讀成“xī”;把結束的“束”誤讀成“sù”;把教室的“室’讀成“shǐ”;把比較的“較”讀成“jiǎo”;“兩家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把巴西總統羅塞夫的“夫”各讀成“fu”和“fú”,給受眾造成了混亂,實不應該……
1.2 主持出現語病
2016年2月18日晚間,某播音員播報:“詳細內容請收看今晚22:30分的《環球視線》”。正確表述是“詳細內容請收看今晚10:30分的《環球視線》或詳細內容請收看22:30分的《環球視線》”。轉播乒乓球團體賽時主持人說:“參加這次比賽的運動員近800人,官員、裁判近200人參賽。”正確的表述應該是“8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200位官員和裁判員為比賽服務。”主持人說:“稍后請繼續收看張繼科和奧恰洛夫”。正確的表述應為“稍后請繼續收看張繼科與奧恰洛夫的比賽或稍后請繼續收看張繼科與奧恰洛夫的決勝局比賽。”
1.3 節目不夠完整
有的媒體主持的節目支離破碎。2015 年11月,筆者收聽某家電臺晚間音樂節目,介紹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老師及其經典作品,并把李老師請到了直播間。但主持人采訪嘉賓時不嚴謹,甚至一段話還沒說完,廣告就出來了。播放李老師的歌曲也幾次沒播完就被阻斷或者被廣告強行停止。這首先是對嘉賓的不尊重;其次,是對廣大聽眾的一種不負責任。
1.4 實不該“爆粗口”
某家廣播電臺一檔晚間很有影響力的情感婚姻家庭類談話直播節目很受聽眾歡迎,還曾在中國高速公路廣播頻率播出。但也存在著亟需改進的問題,如“臭不要臉”等所謂的地方話應該杜絕。“臭不要臉’屬臟話,不可以出現在節目里。盡管這家廣播電臺是地方媒體,但畢竟是地方主流媒體,同樣承擔著推廣普通話的重任,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更應加以規范。
1.5 大專院校擴招
近年來,不少高校盡管播音主持專業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尤其是缺乏實踐經驗的師資力量。但是,受利益驅動,包括某些理工大學等擴招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忽略基本功的訓練,直接影響了畢業生的質量,造成就業困難,是不爭的事實[1]。
2.1 有規矩成方圓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一定的標準、準則、法則、法度、約束和習慣。“懂規矩”是播音員、主持人的立足之本,只有懂規矩、用規矩、守規矩,才能理順全局,方圓有度。具體說來,規矩就是分清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能做、該做的事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忙為,不以事難而怕為。不能做、不該做的事情不以惡小而為之。
2.2 強化責任意識
懂規矩就要勇于擔當,就要有責任意識。播音員、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對廣大受眾有著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這是該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我國播音員、主持人主要遵守2004年12月9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并實施的《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職業道德準則》的規定:“表達通俗易懂、準確生動、富有內涵、樸素大方。避免艱澀、易生歧義的語言和煽情、夸張的表達,不追求低俗的主持風格和極端個人化的主持方式。”作為播音主持不能忘記自己是國家和地方黨和政府大政方針政策的傳播者,是官方媒體的代言人,不能沒有底線和邊界。就是要杜絕庸俗、低俗、媚俗。
2.3 堅持不懈學習
懂規矩就需要懂得播音主持是一門終生學習的職業,要有工作到老學習到老的精神。一名稱職的播音員、主持人工作中所呈現出來的是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既要鉆研業務,又要了解、熟悉甚至是掌握
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史學和文學知識,還要不斷加強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夯實文化知識基礎,專業上才能得心應手、成為行業頂尖人才、播音主持名家。中央廣播電臺著名播音朗誦藝術家、播音指導方明老師,幾十年來直至今天仍在持之以恒堅持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結果,堪稱播音主持界的典范[2]。
2.4 實踐增長才干
懂規矩就要不斷地了解、熟悉播音主持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不實踐就不明白這個行業有多么深奧,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實踐是專業進步的階梯,是專業成熟的途徑。筆者呼吁,開設播音主持專業的大專院校,擴大招生規模,接納更多青年人進入高等學府學習,要盡可能地聯系廣播、電視、新媒體,包括民營媒體和節目制作公司,哪怕是讓學生到一些正規的博物館等做志愿解說鍛煉也行,給學生們提供、創造更多地學習、實踐的機會。
2.5 培訓考核并舉
懂規矩就要融入集體,學會約束自己,積極接受考核培訓,個人主動充電,以便迅速成長。各級主管部門、各單位應該加大對播音員、主持人學習培訓考核、管理的力度。同時,應該建立切實有效的監聽監看、考核獎懲制度,以此減少、壓低差錯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有一個傳幫帶的好做法,磨練出了不少播音主持名家,如齊越、夏青、方明、葛蘭、鐵成、紅云和雅坤等,這種方法值得學習、借鑒。
2.6 努力成為行家
“懂規矩”不是循規蹈矩,更不是墨守陳規,而是要在規矩與原則框架內進一步解放思想,激發活力,開拓創新,成為行業的專家、央視名嘴倪萍帶病主持大型公益類尋親節目《等著我》,再次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孟非主持江蘇臺《緣來非誠勿擾》,灑脫、幽默,堪稱婚戀專家;河北廣播電臺情感類直播節目《午夜情更濃》主持人李爽、晨露,解答問題思維敏捷,敢說真話,直指要害,令廣大聽眾心服口服。但愿能夠涌現更多上述的播音主持名家。
2.7 加大監管力度
加大監管力度其實也是為了幫助播音員、主持人懂得相關規矩,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其懂得肩上的重大責任,對于尚不能獨立或者合作完成播音、主持任務的,定期培訓、考核,再不改進的要暫時停止工作,直至調離播音主持崗位。
無論是國家、地方廣播電視臺、還是新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必須懂規矩,守規矩,適應時代要求,約束自己的言行,學會擔當,明白肩上的責任,無愧于播音員、主持人的光榮稱號。
參考文獻:
[1]吳國明.新媒體沖擊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規矩"不能忘[J].新媒體研究,2015,1(18).
[2]耿姍.當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堅持語用規范的重要意義[J].西部廣播電視,2013,12(22).
作者簡介:陳廣生(1957-),男,北京順義人,中級播音主持,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