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淑萍
(作者單位:新疆廣電局6503臺)
?
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應用
曲淑萍
(作者單位:新疆廣電局6503臺)
摘 要: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調頻廣播因為具有非常優秀的音效和抗干擾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廣播手段,并且在城市規模日益擴展的情況下,調頻同步廣播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本文就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進行相關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發展;應用
調頻廣播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音效佳等多項優點,因此,已經在法國、意大利、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得到了較廣泛地研究和應用,至今已建成較成熟的單頻網,規模達幾百至兩千公里,可覆蓋高速公路和補點。我國發展調頻廣播技術相對較晚,雖然已取得了一定發展,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調頻同步廣播技術具有可移動接聽、接聽質量高、抗干擾能力強、頻率資源利用率高等諸多優點,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廣播行業發展;該技術接聽方便,主要是因為一個電臺在全國范圍內,采用一個頻率進行播音,這樣便于記憶,還利于聽眾收聽,特別給公路、鐵路交通干線移動人群收聽帶來便利;同時,還可節約電臺投資、節約電臺運行成本、提高廣播網絡安全性、節約大量土地、減少電磁污染等優點。
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廣播同步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種情況下如何匯聚行業力量,不斷發揮調頻廣播技術的優勢,集成多方面資源傳播相關先進理念就成為一個重要內容,對于調頻同步廣播技術來說,積極發揮廣播影視科技創新成果,緊隨時代發展需求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更多技術研發機構和設備生產機構作為支撐,從而保障技術和設備的不斷創新和完善,更好地集成相關指揮和內容實現廣播影視的快速發展,推動廣電行業進步。
2.1 智慧廣電的發展
智慧廣電的方式是隨著現代化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在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的今天,如何不斷優化和完善廣播電視功能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隨著科技發展,計算機技術以及衛星通訊、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發展,所以在此基礎上網絡廣播和指揮是廣播技術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和趨勢,智慧廣電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時代的產物。數字化和多功能化逐漸滲入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廣播電視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在這樣的發展時期,廣播電視的傳輸系統、播控系統、發射系統必須不斷引入最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并對原有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和升級等,在這種形勢下,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尤為重要,必須承擔起維護設備更新技術的重任,才能保證廣播電視功能的多樣化發展。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的變革是深刻而巨大的,廣播行業作為文化和信息服務的重要載體之一,也要積極應對這次“智慧浪潮”,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逐步構建“智慧廣電”,滿足社會各界更要的信息傳播需求。與此同時,云技術對廣電也不再僅僅是一種概念或產品,而是更加具有實際意義的解決方案和實踐案例。云技術的逐漸成熟打破了傳統媒體在系統建設和運行模式上的壁壘,形成了新的更有靈活力的、更開放的全新平臺。廣電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建設“智慧廣電”,這是信息技術和社會生活融合度越來越高的必然產物,廣播影視除承擔信息生產和傳播的責任之外,還應進一步成為起新生活方式的發起者、組織者和提供者,成為社會生活的中心樞紐之一。
2.2 提高節目質量
信息化技術的提高除滿足用戶對電視節目音頻視頻的基本要求外還要更好地提高節目質量來保障收視率,其中,要根據用戶的認可度來進行充分選擇和優化,在節目中通過數字化技術發展不斷豐富數字化電視的節目內容,不斷滿足相關的群眾需求,提升數字化電視工作質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推動廣播電視技術的進步。在廣播電視的信號模擬和接受過程中由于信號問題容易受到干擾從而造成原信號混淆,從而出現信號質量差等問題,造成原始模擬信號失真,數字化發展方式讓信號更容易進行處理和加工,并且具有較高抗干擾性,從而提高傳輸質量。
國際衛星電視技術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城市化的高速進程,從大口徑集體接收到小口徑衛星直播接收,推動了衛星電視廣播從模擬標準清晰度向數字高清晰電視過渡的中間階段。
綜上所述,在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來說,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仍有廣闊發展空間,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創新和應用推動廣播技術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季平.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應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5(9).
[2]李斌.調頻同步廣播技術應用與發展探究[J].廣播電視信息,2013(8).
[3]李利民.調頻同步廣播相關技術研究[J].山西電子技術,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