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美慧
(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淺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
齊美慧
(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如今,伴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媒介融合逐漸成了新聞發展的新形勢,從發掘新聞、制作新聞到傳遞新聞,多種媒介的融合會使整個新聞傳播過程實現更加有效的溝通與合作。這種新形勢突破了以往傳統的新聞采編工作模式,呈現出新的特點,使得新聞采編的工作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本文將從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入手,通過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環境發生的變化,探究新聞采編呈現出來的新特點,進而為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提出應對策略。
媒介融合;新聞采編;新特點
“媒介融合”指的是基于傳統媒介工作體系對目前多媒體傳播方式的融合,包括紙質傳媒、廣播電視等傳媒元素,通過把多種傳媒元素進行融合,達到豐富媒介內涵、提升整體工作質量的效果。利用不同的傳播方式可以多元化地展現媒體信息,意識形態的不同對媒介的傳播及應用也會產生影響。要強調媒介的傳播功能,關注多種媒介的結構方式等內容,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統一和融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媒介融合也表現出隨時代變化而不斷變革的特點。豐富的媒介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傳統媒體傳播工具的質量,做到把不同媒體元素進行創新性的排列組合,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
新聞采編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發生的變化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信息載體趨于多樣化。傳統意義上的新聞采編是以紙張和影像作為主要載體,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人們逐漸熱衷于用手機等電子設備來獲取相關信息。因而信息的流通速度隨著信息載體的多樣化而不斷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新聞采編的工作難度,因為時效性是新聞傳播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資源趨于復雜化。伴隨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時代的進步,電子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導致信息資源更加復雜。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才能編撰新聞,這進一步加大了其工作難度。
在這種背景下,新聞采編也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2016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注冊參加的國內外記者共計1039名,其中包括來自俄塔斯社、BBC、金融時報等外國記者204名。以往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各大媒體總會派出優秀的報道團隊去挖掘最新動態,分析亞洲經濟走向。但近些年,由于微信、微博的迅速發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進行了融合,傳媒的時效得到了大幅提高。以“博鰲通”這一應用為例,自2015年起開始使用,其清晰地列出會議安排、會議服務和論壇新聞等,記者不需要再通過厚厚的媒體手冊來了解相關事項,只要從“博鰲通”上瀏覽會議地點及主要議程等即可,非常方便。
(一)傳播主體發生變化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媒體信息的傳播形式不斷增加,傳播范圍不斷擴大,使新聞采編工作呈現出平民化發展趨勢。在傳播新聞信息方面,媒體不再是唯一的傳播途徑。如果普通群眾當時也在事發現場,那他也能夠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傳播該新聞事件,如通過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發照片、音頻、視頻等,并且可以針對這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群眾都樂于傳播新聞事件,進一步奠定了新聞信息傳播的主體地位。
(二)新聞報道模式發生了轉變
新聞通常都是按照線性結構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但是在媒介融合的過程當中,新聞的報道思路發生了變化。新聞工作者要做到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關注事件事實,全面分析事件,強化對于新聞內涵的表達。區別于以往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當前的新聞報道形式主要有報道形式多元化、報道視角全景化、形式全方位化特點。其中,報道視角全景化指的是進行新聞報道時要把事件過程進行場景描述,同時注意結合新聞當時人,這樣深入地分析事件、反映問題,才能讓群眾深刻了解新聞事件,看到問題的本質。
(三)整合新聞業務流程
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報道都是由一個媒體單獨完成的,但是在如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報道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它基于數字化網絡,整合應用各種平臺,最終達到不同媒體也能共享信息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聞采編工作相比以往也發生了變化。它需要借助高科技,整合分析不同情況的新聞信息,同時考慮群眾需求,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對于各大媒體而言,媒介融合既是一種機遇又是挑戰。要想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掌握獨家報道,還要有效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加工、整合信息,為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新聞信息。
(一)增強廣播電視新聞的互動性
傳統意義上的廣播電視新聞并不十分關注群眾反饋,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要想促進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群眾的意見,并注重增強新聞節目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傳播學中,傳播活動的五要素分別是信息、傳播者、受傳人、傳播媒介、反饋,這里受傳者表現的能動性就是為新聞節目提出反饋信息。由此可見,反饋對于新聞的傳播是極為重要的,它既可以讓新聞制作人較為全面地了解群眾對節目的看法,又可以提升群眾的參與熱情,進而有效提高節目的關注度。例如,浙江衛視的《新聞深一度》,這檔新聞節目就是從全國選取實時聽眾,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群眾的參與熱情。
(二)推動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機制的改革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機制改革分為制度改革和組織改革兩方面,這是取得創新成功的必然之路。其一,建設一個能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服務的創新體制,完善財務制度、獎懲制度等,為節目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其二,建立一個有利于改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組織,因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當中有很多合作及把關人員,所以創新者所在的組織一定要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相信經過這兩方面改革,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會得到明顯提升,進而推動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以適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的新特點。
[1] 周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03):56-57.
[2] 蔣幽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17):140-141.
G222.1
A
1674-8883(2016)24-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