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新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淺析新聞同質化的現象及應對策略
劉新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聞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始出現一種新聞同質化問題,引發了各界關注。新聞媒體不管是業務形式還是市場定位都與其他媒體有所不同。但是,縱觀當今電視廣播中的新聞,在內容上千篇一律,風格也大致雷同,不能隨著時代發展而有所創新。這樣的新聞內容對受眾來說毫無吸引力,也使新聞業發展面臨窘境。由此,為了減少資源浪費,滿足受眾的多樣化新聞需求,就要解決新聞同質化問題,減少同質化問題對新聞業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
新聞業;同質化問題;策略
新聞的同質化是指不同媒介產品存在相似性。例如,內容風格相同,新聞報道的版面設計相同,市場定位甚至廣告模式都相似,出現了“眾報一面”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激烈的行業競爭迫使新聞行業紛紛出現模仿行為,為了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位,找到了一種捷徑,這種捷徑就是效仿同類新聞報紙的設計版面與樣式,將一些市場反應良好的模式承襲下來,獲得同樣多的受眾與市場。由此可見,新聞媒體形式與內容同質化成了新聞行業發展的一個阻礙,必須從思想觀念上有所改進,認識到創新對一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性,缺少創新、一味模仿的行業只會停滯不前,最終被市場淘汰,新聞行業的影響力也將不復存在。
(一)人類的惰性
職業傳播者要生產、搜集、獲取差異化信息,將這些信息加工成原創信息,挖掘信息的潛在價值,打造出獨一無二的信息。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花費非常多的精力與時間,并且新聞工作者還會經常無功而返,收獲與付出不成正比。很明顯搜集同質化的信息省時省力又省錢,滿足了人的惰性心理,這不乏為傳播者的“好選擇”。
(二)市場的取向
一般來講,當前同質化信息、一般性信息、顯性新聞、娛樂新聞能滿足多數受眾的需求,較有市場價值,容易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往往是媒介產生和營銷的主要市場取向。而差異性、原創性的新聞,往往只能適應少數受眾的需要,市場份額小,經濟效益低。因此,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媒介往往不感興趣。
(三)按件計酬
許多新聞媒體是實行按件計酬,即根據新聞記者編輯稿件的原創質量以及字數,還會考慮到廣播電視節目期數的多少和時間的長短等,甚至有的結合廣告效益,計算報酬。在這種情況下,長途跋涉、風餐露宿堅持采寫獨家新聞、揭批性新聞的記者是令人尊敬的。
(四)知識分子的逃避
媒體內容的同質化、庸俗化,這些都是知識分子不愿意承擔責任的體現。每位知識分子的職責就是宣揚、代表特定的看法、觀念、意識形態,當然期望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新聞傳播界的知識分子在病態的媒體面前失聲、無話可說,就是失職、逃避。
新聞一旦出現同質化情況,將使每一種報紙的定位都雷同,使報紙的特色或者獨到之處無法顯示出來,降低新聞傳播的質量與效率,影響新聞在公眾心中的威信。另外,同質化還會造成新聞媒體之間缺少創新動力,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呈現消極怠工的面貌,造成了人力資源與信息資源的浪費,不管是對新聞媒體本身還是對受眾都是不利的。對同一個事件,所有新聞媒體都在報道,并同時趕赴現場報道,這是重復勞動的表現,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受眾反復看到同樣的新聞也會反感。此外,資源的浪費程度往往與同質化新聞呈正比關系,同質化現象不斷增多就會使資源浪費更加嚴重,對受眾造成的傷害就更多。這種傷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方面是經濟上的傷害,很多受眾訂閱了非常多的報紙,但是一翻開報紙都是同樣的報道,反復閱讀這些報紙將毫無意義,浪費了訂閱經費,給受眾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還有一方面是時間上的傷害。受眾訂閱了報紙打發時間,但是閱讀同樣的新聞無非是在浪費時間。最后是情感上的傷害。一次觀看到同質化的新聞,心理不會產生波動,但是一直觀看同質化的新聞,就會使受眾對新聞報道失去信任,加深了對受眾情感上的傷害。
(一)加強策劃,打造獨家新聞
新聞傳播者傳統的工作方式是在事情發生后,新聞傳播者才開始出動。我們需要主動進行新聞策劃的創新,從內容上與版面上加強設計,這樣才能使雜亂無章的新聞變得更加有次序,還能通過新聞稿件的策劃形成新穎、獨到、有價值的報道。當然報道必須是真實的。善于利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不只看到新聞的表象,還能挖出更深的、更有價值的信息,將讀者感興趣的報道做深,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結合不同的市場環境,轉變報道觀念
當前,報紙人的職業追求就是報道最獨家的新聞。搶在其他記者的前面,及時抓住新聞熱點。但是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報紙既沒辦法,也沒必要與新媒體搶時效,而應掌握新聞的第一解釋權。只有在新聞見解上大做文章,才能讓受眾從中獲取信任感,激發受眾的熱情,也是新聞報道與信息采編的價值所在。
(三)從經營上不斷突破,選擇最新穎的品牌欄目
隨著新聞媒體的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得到更多受眾的支持,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要減少同質化現象。因為讀者的選擇空間加大,使品牌的意義加大,需要新聞媒體從經營上轉變策略,塑造更加獨立的品牌是有效途徑,也是必然選擇。報紙品牌價值在于個性與文化價值上。可以從這兩個方面打造品牌,打造獨特的版面形成影響力,使報紙以獨特的品位和內涵吸引讀者。
(四)建設專業特色明顯的辦報隊伍
報紙的競爭實際上是從業人員水平的競爭。要走出一條特色路線,必須加強從業隊伍建設,打造自身的品牌。
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促使新聞產業面臨挑戰,只有正確認識同質化問題,找到解決的途徑,不斷創新優化報道形式與策劃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新聞的同質化不可避免,新聞媒體應通過樹立自己的品牌,找到適合自己的品牌定位,并通過對報道進行創新,來實現內容的不可替代性。
[1] 張健.淺談新聞同質化的表現及弊端[J].新聞窗,2008 (6):118-119.
[2] 王鑫.淺析新聞同質化的原因與應對策略[N].通遼日報,2013-08-03.
[3] 邵培仁.新聞媒體同質化的根源及突破[J]. 2014(4):41-42.
G210
A
1674-8883(2016)13-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