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南方日報社 佛山新聞部,廣東 佛山 528000)
黨報的全媒體轉型探索
李曉玲
(南方日報社 佛山新聞部,廣東 佛山 528000)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新興媒體如洪水之勢涌來,這些新媒體以最快的傳播速度、精美的畫面、生動的視頻對傳統平面媒體發起了挑戰,閱讀受眾已經把關注力從文字轉向了圖片與視頻。黨報如何在讀圖時代保證其傳播力,保證受眾群不減,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課題。本文就黨報面臨新媒體沖擊遇到的困境,以及在這種困境下如何實施全媒體轉型提出自己的觀點。
黨報;全媒體;轉型
全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與傳統媒體相比,傳播過程有幾個顯著特點:傳播方式網路化與數字化并行;傳播主體出現多元化;媒體受眾更加碎片化。從媒體的形態看,出現兩極化;而產品也更加多媒體化;媒體接收終端更加移動化;媒體職能更加社會化。隨著互聯網3.0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媒體領域掀起一場向傳統媒體發起的毀滅式的挑戰。現在各種移動手持終端設備日新月異,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這種方便快捷的新聞資訊傳播方式與終端接收方式讓受眾很容易就獲取了來自各種渠道的資訊方式。可以這樣說,在全媒體時代,誰能獲得客戶終端,誰就能占有媒體市場。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報業更是面臨著生存的大問題。黨報作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必須要保證受眾面,保證主導地位,保證與時代同步。然而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黨報面臨著以下幾種困境:
第一,信息量受到版面的制約。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海量的信息從四面八方而來,新媒體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隨時隨地推送信息;而報紙由于版面的固定性,它的容量限制了信息量。現在許多企業報、行業報都在加厚,但黨報卻不能隨意增加版面,所以信息量自然就無法與新媒體相比。
第二,信息刊發的時間受到出版時間的影響。黨報跟所有國家機關報一樣,幾天一期,一期幾版都是確定的,不能在第一時間把信息傳播出去。舉一個例子,6月24日江蘇出現極端天氣,造成80多名市民死亡的消息,騰訊新聞在當天下午就播出去了,而在第二天的報紙上才出現,報紙再送到讀者手上,新聞早已變成了“昨日黃花”,已沒有了新鮮感,也吸引不了受眾的眼球了。很多情況下都是如此,當報紙的新聞還在記者手里沒有排版的時候,新媒體的信息已經傳播出去了。
第三,信息受到出版范圍的影響。黨報宣傳內容相對嚴肅,不能為了獵奇或博人眼球去盲目地迎合受眾,而且還要宣傳一些會議精神、主要領導的工作、各地區取得的成績,這些信息的可讀性不強,受眾面很窄,所以只有特定的群體才會去關注一些國家方針政策,如國家機關的公職人員了解領導動態。
第四,排版形式受到限制。現代社會的報紙讀者,除了有特殊的需要,不會有人專心去讀一整版的內容,幾乎是瀏覽一下大標題就翻過去,更吸引人的是色彩和圖片。黨報除了照片是彩色的、標題套紅外,其他用色不會有大變化,而晚報、晨報則可以盡情使用色彩的變化,一個版面可以有多張照片,符合現在“讀圖時代”的受眾需求。
第五,黨報訂閱費相對較高,而其他新媒體幾乎不需要受眾花特別的訂閱費就可以免費獲得信息推送。所以,除了單位訂閱外,個人訂閱的越來越少。這對于報社來說,收入減少,訂單縮減,報紙的生命力受到威脅。
黨報如何走出面臨的這些困境,問題的癥結在于黨報如何走出條條框框的制約,放下“皇帝女兒”的架子,走進尋常百姓的視線,實現傳統傳媒與現代技術的完美對接。那么,黨報必須突破一個發展瓶頸——轉型。
第一,發揮主流媒體的優勢。在黨報向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要把握住自身優勢。黨報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黨報的優勢在于公信力強。因為是黨的喉舌,信息可信度高,在讀者中有影響力;報紙因其對文字要求較高,特別是一些深度報道、評論員文章、新聞綜述等內容的文章有可研讀性,這是其他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報紙還有可保存性,需要找哪篇文章,只需找到這張報紙便可以收藏保存下來,而新媒體推送的信息總是不斷被刷屏,過幾天想再找哪條消息就如大海撈針,所以黨報更利于資料的保存。因此,黨報在轉型過程中要抓住受眾對黨報的信任,穩定讀者群,這有利于報紙文字與內容的深度吸引定向讀者群,利于收藏、查閱,發展讀者群。
第二,與新媒體相結合,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積極與主流廣電媒體聯合。一個地區的主流媒體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如報紙、電視、電臺發通稿,這樣可節省文字記者的工作量,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欄目的制作上;通過電視、電臺宣傳黨員,如開設讀報欄目、信息反饋平臺、政策咨詢平臺,把多家媒體的優勢都發揮出來。
第三,把平面媒體與全媒體有機結合,引進全媒體技術。報紙可以打造電子版、手機版,進行APP客戶端信息推送,建立與受眾的互動平臺,設立微信公眾號,通過開展投票活動等讓更多手機、微信用戶添加關注,其目標就是要形成一個屬于黨報自己的全媒體集群,從而實現全媒體生產、全介質傳播,實現對目標地域、目標受眾的信息全覆蓋,讓用戶隨時隨地獲得信息,最終實現全方位運營。
第四,找準定位,建立自己的黏性受眾群。平面媒體向全媒體轉變是現在多家平面媒體都在做的事情,如何建立起有黏性的受眾群?需要黨報提高辦報質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欄目,讓受眾產生依賴性。為不同的受眾量身打造一些固定欄目,讓他們感到信息準確、服務周到、貼近他們的生活,更能節省個人時間和為他們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和信息,在紛繁的網絡信息中為讀者提供最權威的信息。
黨報向全媒體轉型已成定局,現代技術下的黨報應該是“能讀、能聽、能參與、能融入”的全新媒體,對于黨報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要正視,不能因循守舊,不能抱著架子不放,要敢于打破傳統觀念,不斷創新,不斷壯大讀者隊伍來捍衛黨報的主導地位,傳播黨的政策方針,傳播正能量,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1] 姚君喜,劉春娟.“全媒體”概念辨析[J].當代傳播,2010(6):13-16.
[2] 尹靚.全媒體時代新聞人應具備的媒介素養[J] .青年記者,2012(3):44-45.
[3] 王莉文.全媒體趨勢下傳統新聞媒體的破局之道[J] .活力,2013(8):136.
G216.3
A
1674-8883(2016)13-0377-01
李曉玲(1982—),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