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華 王 雪
(呼倫貝爾廣播電視臺,內蒙 古呼倫貝爾 021008)
?
出鏡記者及其報道技巧分析
賀華王雪
(呼倫貝爾廣播電視臺,內蒙古呼倫貝爾021008)
摘要: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新聞服務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與提升,新聞報道方式越來越新穎和多樣化。出鏡記者作為新聞報道中的重要角色之一,直接影響著新聞播放的效果。本文著重闡述了出鏡記者的定義和出鏡報道中應掌握的技巧,以此希望出鏡記者能夠進一步地提升自身的報道能力。
關鍵詞:出鏡記者;出鏡報道;技巧
21世紀,已經誕生了如微博、微信等許多新的媒體。在這些新媒體的傳播技術之下,國內外有關出鏡記者及其報道的研究,大多還停留在傳統媒體之上,對于新媒體環境下的出鏡記者及其報道的研究相對較少。想要彌補這一缺陷,就需要基于新媒體視角,對出鏡記者及其報道技巧進行深入地探索。這對于新聞事業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分析與借鑒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筆者在本文中將出鏡記者的界定為:在新聞播報現場,透過鏡頭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口頭語言與表情,對當前播報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連線、采訪以及評論新聞中的相關人物及該新聞事件的新聞工作者。[1]新聞節目類型不同,對出鏡記者的要求也不同。這就意味著出鏡記者需要掌握相應的報道技巧,具備良好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以及扎實豐富的知識結構。
(一)肢體語言得體
在出鏡記者的報道中,肢體語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非語言符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出鏡記者的報道效果。因此,要想收獲良好的報道效果,出鏡記者就必須保證肢體語言的大方得體。在出鏡記者報道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新聞事件、新聞現場、新聞內容,以自己的語言報道,并輔以恰當的肢體動作,保證肢體動作與語言的協調一致,使報道的內容更加直接、生動形象。另外,肢體語言直接反映了出鏡記者的心理狀態,如果在報道過程中感到緊張,那么出鏡記者就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肢體動作,影響新聞報道的效果。[2]所以,要使肢體語言得體,需要出鏡記者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同時,應合理著裝,增強服飾與出鏡報道現場及新聞內容之間的協調性,避免形成較大反差,從而影響受眾對節目的態度。
(二)真實情感投入
不同新聞事件可以激發出人們的不同情感,在報道過程中,若新聞報道人員投入了與新聞內容相契合的情感,不僅會大大增加節目的感染力,而且還會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如對于地震、山體滑坡、洪水等突發性災難類新聞的報道。正常情況下的新聞現場報道時,一個出色、優秀、觀察能力強的出鏡記者,很容易表現出喜悅、憤怒、同情、悲傷等各種情感,也很會利用這些情感元素,他們會將這些情感適度、有選擇性地投入到報道之中。這是出鏡記者應該熟練掌握的報道技巧,也是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質。[3]每一次的出鏡報道中,出鏡記者應時刻總結經驗教訓,學會揣測受眾的心理,并根據受眾的情感態度,將自身情感適度地投入到報道之中,賦予新聞內容情感性與人情味。并引導受眾學會理性、客觀、正確地看待各種事件,使受眾感受到新聞報道是有聲有色、有苦有甜的。
(三)兼顧整體,突出細節
新聞報道是對新聞事件的完整敘述、生動傳播,保證新聞內容的完整性,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同時,一個新聞事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能夠突出主題、反映主題以及深化主題的信息,也就是所謂的細節。突出細節,是對新聞內容的濃縮、歸納與總結,是將其中最有價值、最值得人們研究與深思的信息正確傳達給受眾。因此,兼顧整體、突出細節,是出境記者在報道中必須掌握的技巧。
出鏡記者往往是在新聞現場一線進行連線、采訪與出鏡報道的,而新聞現場則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的因素與突發的重要新聞信息。這就要求出鏡記者培養與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捕捉現場的重要畫面、人物等內容,并迅速地做出反應和判斷,抓住其中的細節加以形象地報道,突出新聞事件的細節,從而吸引受眾眼球。[4]同時,出鏡記者應培養自己的全局意識,即從全局角度、整體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評論,并在突出細節的前提下,將各個細節合理恰當地銜接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保證傳播信息的完整性、清晰性與邏輯性,提高出鏡報道的說服力與吸引力。
(四)提高視角平等性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在采訪時,既會遇到名人大家,也會面對普通人,不管有名或平凡,出鏡記者應以平等的視角對待被采訪者,這是一個良好的、有效的通行證。在出鏡報道時,出鏡記者應本著人人平等的態度,以一個平等的視角、和藹的態度面對被采訪者,不論被采訪者是何種膚色、何種職業,是高官還是罪犯,都一視同仁。[5]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出鏡記者時常滲透平等的觀念,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豐富自身文化內涵與知識涵養,不斷學習先進的文化理論。通過平等視角的采訪,拉近新聞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提高出鏡報道的水平。
出鏡記者的報道是新聞播報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在出鏡報道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則是出鏡記者。在新媒體如火如荼的發展下,出鏡記者應意識到自身在出鏡報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扮演的重要角色。應從肢體語言、情感、整體與細節等方面,不斷培養與提升出鏡報道的技巧,提升專業素質,從而推動新聞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思琴.論新媒體環境下出鏡記者的基本素質及其報道技巧[J].鴨綠江(下),2015(06):2018.
[2] 耿丹丹.論出鏡記者在新聞報道中的角色定位[D].新疆大學,2013.
[3] 王彪.新聞出鏡記者播音主持技巧的研究論述[J].新聞研究導刊,2016(07):150.
[4] 王原.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中非語言符號的傳播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4(08):71.
[5] 劉肖君,王琛.我國出鏡新聞記者的口語能力分析[J].今傳媒,2014(09):157-158.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134-01
作者簡介:賀華(1966—),男,山東人,在職研究生,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主任編輯,呼倫貝爾廣播電視臺社會民生部主任。王雪,女(1988—),內蒙古人,專科,畢業于中央民族廣播電視大學,助理編輯,呼倫貝爾廣播電視臺社會民生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