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蕭
(作者單位: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絡傳播學院)
?
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探究
顧立蕭
(作者單位: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絡傳播學院)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報道不僅改變了新聞的生產傳播方式,也對新聞從業者的能力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因此,新聞編輯者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強化自身的新聞編輯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闡述了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編輯重構能力培養的意義,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關鍵詞:新聞編輯;重構;大數據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分析也給新聞編輯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其在新聞編輯行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1 信息獲取方式更多元
隨著社會科學與經濟發展的迅速,人們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獲取信息的方式,比如看報紙、雜志及看電視等,都出現了一定的弊端,浪費了人們的時間,而且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空間限制。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順應大數據發展的新聞編輯能力重構,不僅可以有效節省人們的時間,還可以增大人們的閱讀量,大數據下的新聞編輯方式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的興趣愛好,比如增加了配圖的形式,以圖表和圖畫的形式吸引人們的目光,使新聞內容更加直觀和形象。
1.2 新聞表現形式更豐富
在過去,新聞的表現形式基本上是單一而枯燥的文字,但在大數據時代影響下,新聞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的解釋說明,使新聞的內容更加簡單,方便解讀。當今社會,數據呈現出可視化特征,專家為了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正在不斷鉆研創新,以求能把更加先進的閱讀方式提供給大家。時代在發展,人們在進步,傳統的新聞編輯已經完全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只有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分析數據的能力,提高數據資源的發展,新聞媒體才能在大數據的時代洪流中蓬勃發展。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但同時也給我國新聞從業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新聞從業者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具備更專業化的水平,但由于我國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起步相對較晚,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弊端。
2.1 新聞實效性不高
在過去,傳統的新聞媒體主要有報紙、廣播、電視機等,這些新聞傳播媒介實效性低,傳遞速度較慢,且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從新聞的發生到人們了解到新聞,往往有一定的時間差,換句話說,新聞不能及時有效傳遞給受眾。由于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新聞媒介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現代化的新聞閱讀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新聞媒介,在互聯網的驅動下,新聞傳播迅速,往往上一刻發生的事情,下一刻已經在人群中被傳播,新聞的時效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2.2 軟件、硬件設施缺乏
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現象離不開科學與技術的支持,大數據時代對數據的要求較高,而數據的產生又離不開一系列軟件與硬件的支持,我國由于大數據分析相對滯后,軟件和硬件設施比較缺乏,傳統的媒體技術水平已經滿足不了大數據時代對新聞編輯能力的要求,因此,我國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依然沿用的是傳統的媒體技術水平,新的元素并沒有在新聞的編輯上體現出來,新聞內容缺乏新鮮感。科學技術創新者應順應大數據時代的潮流,積極研發新技術,促進新聞的多元化發展,同時,新聞工作者也應該積極提高新聞編輯能力,促進技術創新和新聞編輯重構的雙效發展和進步。
2.3 新聞編輯和采編相互脫離
目前,我國新聞的編輯和采編是相互獨立的,它們分別由不同的部門進行,二者之間互不影響,相互獨立。這給新聞的真實性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為,如果新聞的采編由一人完成,而新聞的編輯又由另一人完成,那么他們對同一問題可能會有不同意見,因此會產生分歧,這也是造成傳統的媒體時效性滯后的一個因素,在報道中會因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使新聞報道和原本的真實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2.4 新聞編輯看待問題不夠全面
新聞編輯都是靠人力完成的,比如,采編過來的信息、數據等,都要通過新聞編輯者進行分析,試想,如果一個新聞編輯者能力不高,視角狹隘,那么他的判斷將直接影響新聞的質量。目前,我國新聞編輯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大多受傳統視角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提高新聞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是對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的一種支持。
3.1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促進新聞編輯能力重構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逐漸增多,信息量也在不斷加大,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比如人們對大量信息的篩選和判斷已經成為一大難題,傳統的新聞方式主要是報道已經發生的事情,實效性差,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使人們上網自主篩選信息,想獲得哪方面信息都可以上網搜索,讀者再也不用被動地接受新聞了,并且可以根據這些來源不同的數據,多角度了解信息。
3.2 改變能力結構,提高編輯能力
在過去,傳統的新聞報道直接把政策、時事報道出來,相對簡單,而現如今的新聞報道則需要后續的編輯,因此增加了個人的看法,工作內容相對復雜,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具有相當高的文字功底,以及具有專業性的視角,在此基礎上,新聞也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通過多種渠道采集信息,增加新聞的真實性。
3.3 嚴控工作流程
在物質水平和精神文明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想提高數據的重構能力,首先,要保證數據資源來源的可靠性和公開性,互聯網的發展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但是人們卻很難在大量信息中判斷出真假,而且很多數據資源自相矛盾,這更讓編輯無從下手,因此,收集信息的時候,應該利用專業的搜索工具采集信息,及時掌握第一手數據資源,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和來源的可靠性。其次,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新聞編輯者應改變傳統的評論方式,利用專業化的技術,及時參與到熱門話題的討論中,提高新聞的參考價值和可信度,以增加讀者的信任,提高關注度。
今后的社會必定是一個數據化信息發展的時代,資源共享將不斷加深,因此,新聞工作者也應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滿足新聞編輯工作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迎來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炯.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中國出版,2014(1).
[2]謝華.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科技傳播,2015(6).
[3]張強.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新聞研究導刊,2015(6)
[4]趙曉佳.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視聽,2015(10).
[5]賈國湘.大數據環境下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新聞研究導刊,2015(11).
作者簡介:顧立蕭(1994-),男,漢,浙江寧波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