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星楊亞琪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2西北政法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710063)
新聞的故事化表達——以《南都深呼吸》為例
張 星1楊亞琪2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2西北政法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710063)
新聞故事化是“用故事化手法寫新聞,采用對話、描寫、場景設置等,細致入微地展現事件中的情節和細節,凸顯事件中隱含的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新聞的故事化也使新聞更有現場感和畫面感,增強人的體驗,吸引人到新聞中去。《南都深呼吸》是以真實、嚴謹、貼近生活的手法,記錄各個階層的典型人物故事以及個體命運,以貼切、真實、嚴謹的手法來觀察中國當下的社會萬象。
新聞;故事化表達;《南都深呼吸》
隨著大眾傳播時代的到來,傳媒行業迅速發展且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人們也更加青睞有情節、有故事的新聞,電視新聞的故事化表達也日漸成熟。
“新聞故事化”被廣泛認可的定義是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記者富蘭克林的闡釋:新聞故事化是“用故事化手法寫新聞,就是采用對話、描寫、場景設置等,細致入微地展現事件中的情節和細節,凸顯事件中隱含的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教授李希光說過,“新聞學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門講故事的藝術和學問”。
《南都深呼吸》無疑是當代碎片化閱讀大環境中的一顆明珠。這檔節目主要是對一系列國內外重大題材的深度報道,它有態度、有觀點。通過嚴謹、真實的手法來觀察中國當下的現實社會,記錄社會各階層的典型人物故事以及個體的命運。其涉獵的題材范圍廣泛,從大視野的角度,放眼全國,追蹤熱點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硬件設備的進步
隨著時代的進步,攝影器材越來越先進,剪輯設備越來越高端。這為制作更優秀、更高難度的作品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條件。而播放設備的發展,為放映提供了基礎。新聞也從簡短的訊息向故事化發展。
(二)受眾的需求和觀看心理
新聞通過故事化傳遞消息,能給人一種生動形象的感覺。隨著信息消費的娛樂化,當今受眾更偏向于個性化的新聞產品,而不是刻板的新聞傳遞。故事化的新聞更能引起觀眾的積極性、參與性。
(三)媒體市場化競爭的結果
電視節目現在越來越多,總體供大于求。為了抓住觀眾的眼球,并提高收視率,就要從觀眾的愛好、需求出發。原先的新聞播報方式過于簡單刻板,人們大多都喜歡聽故事。而新聞的故事化表達使節目更加富有色彩,更有趣味性。通過故事化,我們能夠深入挖掘新聞的內涵。
(一)增強了現場感、畫面感
電視新聞的故事化表達,使新聞變得更加生動立體,讓人物有血有肉,增強了畫面感和現場感。《南都深呼吸》記錄了真實人物的故事,通過當事人親身的講述增強了現場感和畫面感。
(二)使新聞更加生動,富有吸引力
電視新聞的故事化表達,將聲音和畫面結合,營造了生動的氛圍,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南都深呼吸》每一個新聞展現的都是社會各階層典型人物的命運。例如,《西藏邊境通話》通過拍攝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志愿者去支援時的情況,聲畫結合,生動地展現了新聞事件,使新聞更富有吸引力。
(三)能夠使新聞從點到面,更有深度
傳統的新聞過于簡單,無法深入其本質或內涵。而電視新聞的故事化表達能夠從一個點切入,進行深入挖掘,揭露其本質和內在。《南都深呼吸》中的人物或事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例如,養老話題《裸老族》、二胎問題《尷尬的單獨二孩》。
(一)敘述視角
新聞是一種“敘事”,即向受眾報告新近發生的事實。敘述視角也稱敘述聚集,是敘述語言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特定角度。同樣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來也會有不同的意義。法國托多洛夫將視角分為三類:用敘事者大于人物的全知視角、用敘事者等于人物的內視角、用敘事者小于人物的外視角。而法國熱奈特拋開人稱采用“聚焦”的方式,將其分為三類:“零聚焦敘事”,就是全知全覺的上帝視角;“內聚焦敘事”,就是視點敘事;“外聚焦敘事”,就是客觀敘事。不同的視角決定了作品不同的結構方式,同時也會影響觀眾的實際感受。《火災后的袁厲害》大量采用了“外聚焦敘事”,以旁觀者的角度,展現了袁厲害在火災后的生活情況。袁厲害常常去福利院看望孩子,對孩子有很深的感情。她的生活狀態很差,常常失眠,難以走出陰影。這種“外聚焦敘事”不涉及主觀內容,留給觀眾的思考和想象空間更大。
(二)設置懸念
懸念的設置可以在一開始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隨著故事的展開慢慢揭開當中的緣由,能夠給人一種愉悅感。一般懸念的設置方法:使用新聞標題制造懸念;采用跌宕起伏的描寫手法,并層層推進;采用預敘手法,提前透露一部分信息。《南都深呼吸》的標題簡潔而有吸引力。例如,《詩人余秀華》這一標題簡潔明了,并且主人公是一位熱點人物,能夠吸引觀眾更深入地了解新聞內容。《中朝邊境124度》標題中使用了數字,而“124”這個數字能夠作為關鍵點吸引觀眾思考,讓觀眾探究。《躁動的保定》并不直接說保定房價問題,而是通過幾個具體人物想買房的經歷層層深入。
(三)堅持以事實內容為主
“大眾傳播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信息生產者和提供者,在滿足社會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著公共服務的作用,它們必須對社會和公眾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新聞的本質是事實,新聞的故事化表達必須保證新聞的真實性,使之全面可信。《南都深呼吸》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存在的,節目尊重社會事實。例如,《裸老族》通過記錄具體人物的經歷、自述來闡釋新聞。
(四)關注人物的命運,人物有血有肉
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新聞能夠吸引觀眾關鍵在于它有一個生動形象、有血有肉的人物。這樣才能傳達情感,并讓受眾為之感動。觀眾普遍關注的新聞,還是關于老百姓的,樹立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么便少了一些刻板的說教,多了一些親切和人情味。《南都深呼吸》通過展現社會各階層的典型人物和生命歷程,用真實、生動、嚴謹的方式來關注大千世界。《魚躍龍門》講述了廣東陸豐兩名農村高考復讀生備戰高考的故事。
(五)使用電視語言,在鏡頭、影調、聲音等方面要精益求精
運用電視視聽語言可以增強新聞的真實性和現場感,更能貼近生活,更能帶動觀眾的情緒。《南都深呼吸》運用了多種鏡頭語言,色調根據具體的故事而改變,聲音渲染上加強了對新聞事件的描繪,強調了氣氛。《裸老族》在拍攝湯仕勉坐在椅子上等活兒時,運用了長鏡頭,強調了真實性。這么大的年紀仍要在工地干活,表現了這個群體的無奈與艱苦。長鏡頭的使用也能增強觀眾心理感知,渲染環境氛圍,突出主旨。《死飛》中大量加入了有節奏感、歡快的配樂,渲染了氣氛。表現出“死飛”這項運動的年輕性、刺激性,更能帶動觀眾的情緒。影調指的是作品的基調,攝影畫面中的形狀、色彩元素都是由影調來體現的。影調是表達情感、烘托氣氛的重要手段。《南都深呼吸》根據不同的新聞情節使用不同的影調,如《死飛》中整體影調較為明亮,寓意這項運動的刺激性與年輕化。
(六)展示細節
新聞的故事化能夠展示畫面細節,可以避免新聞過于平淡,往往可以打動人的心靈,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增強畫面的感染力,幫助觀眾了解真相。
(七)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
主持人或采訪記者要站在平等的視角對話,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并且能運用良好的表達方式。在《南都深呼吸》中,采訪記者在采訪社會各階層人物時,用平等的視角對話,給人一種親切感,提的問題都十分關鍵,深入切入人物的內心,與主題息息相關。
新聞故事化是用講故事的方式說新聞,其核心概念仍然是新聞,所以必須符合新聞的寫作要求,堅持真實、客觀和公正等新聞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其二,新聞故事化運用故事創作的敘述方式以及寫作手法,側重于細致入微地展現細節,突出情節的戲劇性,采用細節描寫、對話描寫和場景描寫等技巧,擺脫了“倒金字塔”等結構的束縛。第三,故事化的新聞必定離不開人,放大個體在一個時代背景下的命運,富有戲劇性,突出人情味、人格化等元素。新聞故事化的文本以其平民化的敘述視角、生動的情節、靈活多變的結構、豐富的情感滿足了受眾對于新聞背后的人的關注欲,獲得了閱讀快感。
G212
A
1674-8883(2016)19-0022-02
本論文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改項目,基于新媒體平臺的新聞業務課程創新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G021438
張星(1989—),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新聞傳播。楊亞琪(1991—),女,西北政法大學教育學院2014級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新聞法,廣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