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思
(西安歐亞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強化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組織機制研究
徐 思
(西安歐亞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與創新,社會各界開始高度重視和關注網絡熱點輿論問題。政府部門要想加強自身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能力,就必須建立起完善的組織應對機制,組建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合理制定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崗位的職責,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將進一步對強化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組織機制展開分析和探討。
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組織機制
當前是一個信息科技時代,網絡輿情處理工作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在面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工作時,政府部門必須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專門組織機構,要科學合理地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加強組織機構管理人員的專業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責任心,促使其堅決履行好自身職責,保障其能有效解決、應對社會各種突發事件的網絡輿情。
2016年6月24日,當晚10點多,雁塔區城管與商販之間發生肢體沖突,最終導致城管1死8傷,多輛城管車輛被損壞。根據現場的目擊者證明,事發具體過程是因為城管要沒收烤肉店老板的餐具等東西,從而雙方產生了沖突,圍觀群眾起哄,共同參與到事件中,砸碎城管車輛玻璃,毆打城管人員。此事件發生后,網絡輿論一片嘩然,微博報道消息有2673條、微信文章632篇,在新浪微博上該話題達到了166.2萬的閱讀量。網絡觀點傾向分析中,還是存在一些理性的聲音的,一些網民認為群眾不能一味地起哄,要理性地看待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秩序離不開城管人員的努力,他們只是履行自身的職責而已。對于行政行為存在異議的,民眾應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而不是通過暴力去解決事情。更多網友呼吁社會商販與城管之間要相互理解尊重,找到平衡點,城管要文明執法,商販則要遵紀守法,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在2016年的五一期間,眾多網民都參與了“魏則西之死”的網絡輿論話題討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名21歲的大學生魏則西患有罕見的滑膜肉瘤晚期,他從百度推廣醫院上了解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有一種號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魏則西渴望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為此花費了20多萬元,家里到處借債為其治療,最終發現病情不但沒有得到好轉,反而發生了轉移。最終,魏則西在2016年4月遺憾去世。
魏則西的死亡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紛紛將矛頭指向了百度搜索推廣,認為其被金錢控制,失去了自身的權威性和真實性。網友呼吁政府要大力整頓社會醫療亂象,深刻思考我國醫療問題,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和管理工作。[1]
通過對上述事件的深入分析,發現輿情演變過程中會產生以下三個具有連帶性的特點:第一,當民眾的善良之心以非理性化態度表達時,公正之心必然旁落。剛開始,網民都是抱著善良初心去評價輿論事件的,后來在情緒化的推動下,被批評對象所受到的對待變得越來越不公平,給他們帶來了更多傷害。第二,輿情向非理性化演繹的過程,不僅具備自然形成的一面,還具有受到利益驅動后網民故意為之的一面。在輿情討論中,一些“黑子”會借助輿情牟取不良利益,用語言挑起大家的關注,從而騙取點擊量。同時,還有些網友是為了表達自身的價值訴求,他們的出發點往往都不是善意的。[2]第三,在利益驅動下,輿情與輿情對象之間必然會出現不對等的現象。不善之人之所以能夠忽悠大眾,得到網友的支持,正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普通民眾的從善盲目性,看似打著公平正義的旗號,實質是做著違背公平正義和道德的事。
(一)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機制
當前,互聯網平臺已經成了人們表達民意的重要渠道,政府對于輿情的實時管理和監測成了了解民意以及與民溝通的核心手段。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的網絡輿情管理機制,要加強與社會媒體的聯系和溝通,充分了解、掌握社會熱點輿論話題,收集輿情的相關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和研判,從而及時采取正確的輿論引導措施,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制定完善的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制度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政府部門必須跟上信息時代發展的腳步,各個部門要做好信息傳遞和分享工作,在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故障制度上,各部門之間要展開激烈討論,明確網絡服務商、信息提供商、電信運營商以及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落實好部門崗位職責,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制度的規范性、配套性以及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保障相關部門能有效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網絡輿情。[3]
(三)科學規范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管理流程
在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應對工作上,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輿情信息的收集匯總工作,信息部門要在各大論壇、微博以及新聞平臺上搜集好信息,對信息進行合理分類匯總;其次,研討部門要加強對信息的分析研判,展開深度的分析歸納工作,促使各部門做好正確引導輿論導向的工作;最后,媒體宣傳部門要在網絡上積極跟進帖子、話題討論,支持積極向上的回復留言,引導輿情向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
為了推動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相關政府部門要全面做好網絡輿情應對工作,各級黨政部門要加強對網絡輿論信息的管理收集和分析引導,各部門之間要進行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始終做到統一輿論宣傳口徑,主動科學預判輿情演變過程,促進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健康發展。
[1] 紀紅,馬小潔.論網絡輿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導[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3(6):104-107.
[2] 張巖,魏玖長,戚巍.突發事件社會心理影響模式與治理機制研究——基于虛擬風險體驗與風險社會放大理論的整合分析[J].中國應急管理,2014(5):36-39.
[3] 謝科范,趙浞,陳剛,蔡文靜.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決策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75-78.
G206
A
1674-8883(2016)20-0039-01
本論文為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西安市區縣網絡輿情應急機制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5EA21
徐思(1982—),女,陜西西安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媒介融合,新媒體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