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司南
(上海大學 數碼學院,上海 201800)
中日電影動畫電影敘事模式比較分析
龔司南
(上海大學 數碼學院,上海 20180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進一步發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滲透和發展,新媒體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媒介傳播方式。一時間,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動畫電影也成為現代社會中重要的文化產業。時代在不斷地發展進步,一個國家不僅要關注經濟的發展,還要關注第三產業的發展。影視劇在給我們帶來精神享受的同時也代表了一個國家文化的發展水平。本文基于這一背景,探討了中日電影動畫電影敘事模式的不同。
中日電影;動畫電影;敘事模式;比較分析
隨著時代的變化,一個國家的發展已經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進步上,文化產業也在國家的發展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動畫電影的發展也成為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中國的動畫電影起步較晚,在20世紀20年代,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我國的動畫產業才開始發展。從無聲動畫到有聲動畫,早期的國產動畫在艱難地發展著。但是日本作為當今動畫產業發展得較為成熟的國家,日本動畫影片也是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才逐漸發展起來的。那么,中日在動畫電影的敘事模式上各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中國人的思想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這樣的思想不僅表現在文學上,還表現在影視作品中。我國的動畫電影擅長講故事,而且敘事模式比較獨特,如國產動畫《寶蓮燈》《哪吒鬧海》以及《金猴降妖》等,都是以一個個的故事取勝,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一)順序的故事結構
中國的動畫電影模仿和借鑒了傳統戲劇的結構,主要采用順序的結構來講故事。例如,國產動畫片《哪吒鬧海》,就是以順序的敘事方式來進行講述的。以哪吒與龍王之間的矛盾為主要線索,以哪吒和東海龍王一次次地交戰為表現對象。最后,以哪吒自刎為故事的高潮,最終在神仙的幫助下哪吒打敗龍王,獲得了勝利,實現了為民除害的愿望。國產動畫電影擅長采用這種順序的方式來進行講述,劇情的設計比較曲折,而且跌宕起伏、引人入勝。[1]
(二)“說書”式的講述方式
在宋代興起了一種“說話”的藝術形式,就是說書人將案頭放的說書底本的內容說給觀眾聽。后來,國產動畫影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也采用了這一藝術形式。在國產動畫影片中,開頭先由故事的講述者進行相關的故事講解,引領觀眾走進影片的故事中。例如,早期的國產動畫電影《九色鹿》就是這樣一部采用了“說書”式的敘事方式的動畫影片。這一動畫影片發行于1981年,雖然當時的制作技術以及特效無法與今天的國產動畫相媲美,但在20世紀,《九色鹿》獨特的敘事方式令其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動畫影片。在《九色鹿》影片一開始,就有一個畫外音給觀眾講述故事的背景以及發生的地點?!毒派埂愤@部動畫影片是根據敦煌莫高窟中《鹿王本生》這幅壁畫講述的故事改編而成的。所以,開頭的畫外音就介紹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敦煌莫高窟,并對莫高窟進行了描述,說它是我國沙漠中的綠洲,古代文物的寶庫。這樣利用畫外音引領觀眾走進故事,可以使觀眾瞬間就能夠明白故事的背景,將觀眾迅速吸引到故事中去。
(三)二元對立的敘事
二元對立是國產動畫影片經常會使用的一種手法,不管是在人物設置還是劇情結構以及敘事模式上,都喜歡采用這一手法。在傳統的動畫影片中,都要設置一好一壞兩個對立的角色,只有通過好壞之間的爭奪和交鋒才能推動故事的進展。在前段時間上映的《大圣歸來》就是這樣的典型動畫影片。少年江流兒以及孫悟空是正義的一方,而妖魔就屬于邪惡的一方。還有在《熊出沒之雪嶺熊風》中,正義的一方熊大、熊二就始終在與光頭強做抗爭。而且,在劇情設置方面,國產的動畫電影擅長采用正反對立、數次交鋒的結構來進行,使得劇情展現出跌宕起伏的特點。[2]
(四)團圓的結局
不管是國產電影還是國產的動畫電影,一般都會采用皆大歡喜的結局來結束整個故事,這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念。例如,我們在建國后的幾部動畫電影中,雖然整個故事的敘述過程中總是壞人占據上風,但最后經過正義一方的努力,結局都會變成大團圓結局,總是正義的一方戰勝邪惡的一方,以這種手法來消除故事中的悲劇色彩。
日本的動畫產業比較發達,其在借鑒西方模式的同時,又進行了不斷地加工和發展,其敘事模式有自己的特色。
(一)倒敘和插敘的敘事順序
日本的動畫電影經常采用倒敘和插敘的敘事模式,這樣可以調動觀眾思維的跳躍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整個故事情節的復雜性。在日本的一些戰爭類、親情類以及推理類的電影中,較為廣泛地運用了這種插敘和倒敘的手法。
(二)時間循環的敘事模式
關于時間循環的敘事模式,在日本動畫電影的敘事中運用得比較多。主要是在電影中,反復出現某一時空或者場景。這樣一方面有助于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以及故事的發展進程;另一方面,還可以讓整個故事形成前后呼應的效果,有助于觀眾理解影片內涵以及推動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3]
綜合上邊的討論,我們對于中國和日本的動畫電影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同時對比了兩者在電影敘事模式方面的不同點。在當今這樣一種重視文化產業發展的氛圍下,通過對比兩者的不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動畫影片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從而促進我國國產動畫電影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為我國的文化傳播和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1] 王遠遠.跨文化傳播視角下的中日動畫片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15-125.
[2] 王莉.中日動畫電影創作風格之比較[D].蘭州大學,2012:10-100.
[3] 楊曉林.中日美動畫電影比較研究——兼論比較電影研究的價值與方法[J].電影新作,2013(01):63-68.
J904
A
1674-8883(2016)20-0182-01
龔司南(1992—),男,陜西渭南人,上海大學數碼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文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