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玲
(晉中廣播電視臺,山西 晉中 030600)
淺談當前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
魏曉玲
(晉中廣播電視臺,山西 晉中 030600)
新聞記者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其主要任務是向大眾傳遞新聞事實。新聞記者的角色、地位從誕生時就決定了。當今,互聯網發展迅速,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更為廣泛的途徑,在這一背景下,新聞記者更要加深對自身角色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闡述角色認知的相關概念,并根據當前新聞記者角色認知的誤區及解決方法進行探析。
新聞記者;角色認知
新聞記者與大眾具有密切的聯系。在大眾看來,新聞記者屬于社會工作服務者,具有傳遞信息的責任。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再加上各種權力的干預,新聞記者的角色也發生著一定的轉變,導致新聞記者面臨角色認知的困境,不利于新聞記者的發展。因此,研究當前新聞記者角色認知現狀及問題勢在必行。
新聞記者是新聞傳播機構的專職采訪人員,他們以公開、公正、及時、客觀的方式向大眾傳播真實的消息。在最初,記者角色認知可分為參與者角色和觀察者角色這兩個方面,后來又增加了對立角色。隨著社會的發展,記者的職業功能、職業特征也發生了變化,記者角色呈現多樣化特征,職業意識也變得多元化。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思想意識中,新聞傳媒的職能只是政治宣傳,而新聞記者也只是宣傳工作者。[1]如今,新聞記者在社會中具有多重角色。改革開放之后,新聞傳媒開始對自身的價值和核心進行正軌,要求新聞記者對自己的角色認知回歸到記者職業本身。現在很多新聞記者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堅守內心忠誠,傳遞新聞事實,并對公眾產生影響。可見,對于他們來說,記者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和連接新聞和大眾的橋梁。從新聞傳播角度來說,新聞記者是新聞傳播活動的行為主體,是實現傳播媒介功能的關鍵。新聞記者可通過采訪、搜集材料對新聞事件進行準確的報道。信息傳播的好壞是對新聞記者角色評價的重要依據。[2]總的來說,新聞記者角色受歷史文化延續、專業理念以及現實社會權力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其角色認知處于不斷的構建和消解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不過任何時候新聞記者都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一方面要做好環境監測,關注社會重大事件,辨別出具有價值的新聞,并及時將其傳遞給大眾;另一方面要明確信息傳播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大眾獲取時政、社會、科技等各個方面的新信息和新動態。
(一)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誤區
如今,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運用得越來越普及,新聞媒介也由傳統紙媒向互聯網傳媒方向轉變,新聞記者擁有更多發聲的機會,但是也出現了許多不良報道事件。究其根本,是由于記者角色認知出現了誤區,忘了自己的身份和應承擔的責任。記者角色認知誤區總結起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虛假報道。新聞記者作為信息的傳遞者,所以應該是客觀、公正、真實的反映新聞事件本來的面貌。但一些新聞記者對自己的角色認知不清或錯位,導致其為了迎合受眾、博取眼球或迎合編輯,違背了新聞真實性,輕則在寫稿中斷章取義、夸大事實,導致新聞報道娛樂化、媚俗化,更有甚者,捏造聳人聽聞的假新聞,這對新聞記者形象塑造乃至整個新聞媒體行業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3]
二是受經濟利益驅使。新聞記者可以向大眾傳播信息,當然也會對大眾產生一定的影響。一些記者完全無視職業道德,利用這一職業功能來獲取暴利,如借某些官員企業的隱私來進行經濟上的敲詐勒索。作為新聞記者,應該以伸張正義、宣揚真理、為黨和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欲而去做一些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這是為記者職業所不齒的。
(二)端正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的解決方法
當今社會紛繁復雜,充滿各種利益誘惑,新聞記者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和社會輿論的引導者,應該獨善其身,懷揣新聞理想,秉持新聞道德,堅持新聞理念與職業道德,以關注民生、同情弱者為己任。在這一背景下,新聞記者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堅持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所有新聞傳播工作都應該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改革創新、奮發有為,服務大局,明辨是非,傳播正能量,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為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新聞記者還應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對國家強弱、人民貧富懷有憂患意識,隨時關注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把握歷史發展的主流,一切從國家出發,真正起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為黨的事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鼓勁。同時,還要對群眾關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一切報道都要真實、公正、客觀。此外,還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推動社會快速發展。
新聞記者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新時期,應時刻對其自身進行冷靜客觀的審視與反思,保持自主性;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發展新聞專業主義為自身定位的主要依據;堅持職責操守,與時俱進,積極推動社會發展,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調節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 路俊衛.新形勢下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及職業理念建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105-110.
[2] 張志安,吳濤.“宣傳者”與“監督者”的雙重式微——中國新聞從業者媒介角色認知、變遷及影響因素[J].國際新聞界,2014(06):61-75.
[3] 張志安,沈菲.媒介環境與組織控制:調查記者的媒介角色認知及影響因素(上)[J] .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09):39-45.
[4] 周建鋒.新時期新聞記者的角色認知和職業理念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06):153.
G214.2
A
1674-8883(2016)20-0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