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祝紅
(晉中廣播電視臺,山西 晉中 030600)
中西部地方電視臺綜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劉祝紅
(晉中廣播電視臺,山西 晉中 030600)
中西部地方電視臺如何突破地域、收視空間、資源條件等因素的制約?晉中廣播電視臺通過實施以“同城化網絡管理、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同城傳輸”為主要內容的同城化戰略,實現了自身綜合發展實力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為中西部地方電視臺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了借鑒。
地方電視臺;同城化;綜合發展;影響力
影響力是體現媒體價值的重要指標,也是所有廣播電視媒體追求的重要目標。影響力是一筆無形資產,也是一個廣播電視媒體競爭力和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中西部地方電視臺如何發展?如何讓節目更受歡迎、更具影響力?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課題,但如何“談”出新意,值得探討與實踐。
市場的廣度與深度、受眾的數量與層次,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行的廣播電視機構。在我國,央視依靠強大的資源和政策優勢一枝獨秀;東部沿海地方電視臺得益于各自活躍的經濟實力,事業發展總體上也遠勝于中西部地方電視臺。那么中西部地方電視臺如何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中西部地方電視臺如何突破地域、收視空間、資源條件等因素的制約?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晉中市近年來加快了跨越轉型的步伐,經濟建設和城市活力強勁,廣播電視事業也實現了同步發展。2008年以來,晉中廣播電視臺通過實施以“同城化網絡管理、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同城傳輸”為主要內容的同城化戰略,綜合發展實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可以說為中西部地方電視臺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晉中地處晉商文明的發祥地,作為當地的主流媒體,晉中廣播電視臺承載著傳承中華文化和為當地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輿論支撐的重任。加快晉中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為晉中市的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太榆同城化是山西省在中部崛起大背景下提出的構建太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內容,是隨著山西省太原市和晉中市榆次區的城市一體化而構建的重大發展戰略。2007年,太榆同城化首次寫入了《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2012年,山西省委提出了以建設太原都市圈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布局,將太榆同城化規劃為太原晉中同城化并列為《山西省“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內容。2012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將太原晉中同城化列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重點規劃內容。
2008年8月,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及太原、晉中兩市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原晉中廣播電視局與太原市廣播電視集團簽訂了《晉中市廣電局與太原文廣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框架協議》。2008年12月,晉中、太原兩市廣播電視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太原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投資參股晉中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對原有的廣播電視網絡系統進行數字化改擴建。改擴建后的晉中廣播電視網絡覆蓋兩市人口650萬,在網用戶數由原來的32萬戶280萬人口增加到了110萬戶650萬人口。2009年1月開始,兩地電視臺開始互傳節目信號,電視信息資源達到了互通共享。
網絡傳輸覆蓋范圍的大幅增加及電視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其一使晉中、太原兩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進一步融合;其二通過資源共享,晉中廣播電視臺作為晉中市主流媒體,影響力顯著提升,綜合發展實力顯著增強;其三通過節目源的互傳,晉中、太原兩地電視臺客觀有效地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和節目源的備份,極大地提高了網絡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同城化戰略實施的原則,是在堅持兩市媒體機構各自獨立的基礎上,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兩地文化、節目資源共享,拓展兩地宣傳空間,逐步建立區域性宣傳格局。在同城化戰略實施過程中,晉中、太原兩市利用兩地網絡傳輸合作的優勢互通共享電視信息資源,即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傳輸,在晉中廣播電視臺增加太原電視臺新聞頻道、百姓頻道、社教法制頻道、影視頻道節目進行播出,在太原電視臺增加晉中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及公共頻道節目進行播出。2012年,晉中市政府為文化產業項目投資80萬元,同時晉中廣播電視臺自籌資金100萬元建設巍山發射塔,實現了晉中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和交通文藝頻率節目信號對太原城區的覆蓋,進一步擴大了晉中的宣傳空間。宣傳空間的拓展,極大地提高了晉中廣播電視臺的媒體影響力,也有效地促進了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進一步交流和融合。
廣播電視業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傳媒業和信息產業之一。太原晉中同城化戰略的實施,為兩地廣播電視媒體的綜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加快事業產業發展,媒體影響力提升
晉中廣播電視臺在同城化戰略中不斷創新,加快事業發展,儲備了多種發展優勢。
一是資源優勢。不僅有2個廣播頻率、3個電視頻道和報刊及網站媒體資源,還擁有大量品牌資源和110萬戶有線電視用戶資源以及資金、技術、人才等多種資源,積聚了強大的發展能量。
二是資金優勢。晉中廣播電視臺旗下的晉中新宇廣播電視集團公司2010年以來年收入連續突破億元大關。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較強的資本擴張能力,晉中新宇廣播電視集團公司正向文化產業、新媒體產業等利潤高的產業進軍和滲透。
三是規模優勢。晉中新宇廣播電視集團下設五個子公司,有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晉中廣視文化傳媒公司、晉中視聽信息中心、晉中新宇影視劇制作公司、晉中聲屏報業公司。不僅具有較大的產業集群,還擁有規模巨大的有線電視網絡,具備了多種新業務開發能力,發展規模和競爭能力屬中西部地方廣播電視媒體領先水平。
四是人才優勢。在同城化進程中,晉中廣播電視臺打造了一支具有豐富專業技術經驗的產業隊伍和熟悉宣傳、經營、管理以及新媒體技術的人才隊伍,為晉中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繁榮提供了人才支撐,進而為當地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撐。
(二)多元化方式合作,經營創收穩中有增
晉中市位于晉中中部,在地理位置上緊鄰太原。同城化之前,由于受太原廣告市場的擠壓,晉中廣播電視廣告市場難以發展壯大。隨著同城化戰略的實施,網絡傳輸覆蓋范圍的大幅增加以及電視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晉中、太原兩地的廣播電視廣告市場得以拓展。兩地廣播電視媒體在廣告經營的合作中采用承包、代理或買斷經營等多元化方式合作,達到了互利雙贏目標。
兩市新媒體業務領域的合作也非常廣泛。同城化進程中,雙方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和廣播電視資源,拓展宣傳的新渠道、新陣地,發展網絡廣播、網絡電視、移動電視,探索發展手機電視、分眾電視業務,實現了雙方利益最大化。
太原晉中同城化戰略也為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存量增長與級次提高提供了機遇。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當時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是經晉中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的國有控股公司。公司下設十個分公司,主營模擬電視和數字電視傳輸業務,兼營付費數字電視、電視會議、虛擬專網和信息服務等多項綜合業務。由于受管理、資金、技術、人才等因素的制約,新業務發展的成本和難度大,本應是優勢的產業卻未能做大做強。在同城化之前的2007年,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年總收入5600多萬元,在網用戶3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萬戶。2008年,同城化戰略的實施以及資金的注入,啟動了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網絡數字化技術的升級與改造。經過三年的技術升級與改造,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2011年營業總收入突破億元大關,注冊資本增長9倍,由原來的1000萬元增加為9400萬元,2012年注冊資本超過了億元。這兩個億元是一個量級的突破,使晉中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晉中市的文化龍頭企業。
(三)完善安全播出體系,安全播出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落實安全播出保障與快速反應機制、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與應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是廣播電視媒體永恒的主題。同城化戰略的實施,一方面通過投資無線數字覆蓋和光纜聯網等多種手段實現了廣播電視信號太原、晉中650萬人口的有效覆蓋;另一方面通過節目源的互傳,晉中、太原兩地電視臺客觀有效地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和節目源的備份,極大地提高了網絡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G229.24
A
1674-8883(2016)20-0248-02
劉祝紅(1965—),文學學士,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