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晴
(漢口學院 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0)
關于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定位思考
劉如晴
(漢口學院 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步入了一個新時期,人們對視覺感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對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發展進行了一些分析,還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進行了相應的定位和思考,希望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有新的突破和發展。
傳播學視野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定位和思考
(一)滿足市場需求,發展前景較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廣播電視技術已經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一種技術。在傳播學的視野下,廣播電視已經成了媒體的主要傳播渠道。所以,在當今這個信息傳播時代,社會對廣播電視編導人才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這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當今社會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和較好的發展前景。
(二)就業機會多,減少就業壓力
在如今的21世紀,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再加上中國的人口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相對來說,就業機會也在慢慢減少。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大的現狀。由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適應了現代社會的需求,所以作為熱門新專業的廣播電視編導,相關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就會大大提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的就業率也會大大提升。再加上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較好,就更有效地解決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減少了學生就業的壓力。
(一)教學缺乏專業性,專業培養不強
廣播電視編導雖然是當前一個熱門的新專業,但也還是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由于廣播電視編導是一個形成時間較短的專業,所以很多高校還不能準確認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正是因為高校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缺乏一定的準確認識和重視,而且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區,所以高校在教學方面就會缺乏足夠的專業性,而一旦缺乏專業性,廣播電視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些學校把廣播電視編導和新聞學專業混合到了一起,雖然新聞學專業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有一些相同之處,但實質上,新聞學專業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還是有一定差別的,一個主要是采寫播報新事物,一個是傳播新事物。所以,各高校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中還存在專業性不足的問題。
(二)缺乏教學引導,學生易入誤區
現在很多專業都缺少教學引導,導致很多學生因為不明白其專業性而進入誤區。特別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更是缺乏教學引導,這樣很容易讓學生進入學習誤區。教師在教學時,本應該結合實際對學生講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就業發展方向,但是教師只是給學生講了廣播電視編導的理論知識,學生聽了理論知識后容易對廣播電視編導的理解產生偏差,導致學生進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誤區。甚至還有不少學生把電視編導專業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來學習,這樣就更容易進入學習誤區。
(三)引用傳統模式,理論與實踐脫節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廣播電視編導的教學體系雖然在不斷地完善,但是一些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任課教師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還是喜歡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廣播電視編導理論知識。這種機械式的背法只能記住一時,時間一久就會忘。所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已經嚴重脫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學到了書面上的東西,并沒有體驗到廣播電視編導這個專業的學習樂趣,導致教學效果下降。
(一)符合市場需求,服務社會發展
高校培養人才的目的就是符合市場需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也是如此。高校培養廣播電視編導人才,目的就是為了響應現在的廣播電視編導市場的需求,這樣才是真正地為社會服務。所以,高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首先應該了解和調查市場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確定高校人才的培養方向。如果培養方向出現偏差,那么就會對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產生不利影響。
(二)強化引導教學,進行創造性引導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具有創造性和發展潛力的專業,所以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中,一定要提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只有學生的創造性和發展潛力被激發出來了,才能在廣播電視編導的道路上得到長遠的發展。在引導教學上,讓廣播電視編導學生參加一些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來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引導教學,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決定了學生未來的發展,而且還決定了廣播電視編導的社會走向。因此,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進行引導式的教學,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刻不容緩。
(三)實踐教學培養,保證理論實踐結合
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還應該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教學培養。只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更快地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才能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積累經驗。所以,在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進行實踐教學培養,保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目的。
通過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定位思考,發現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定位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而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提出了一些新的定位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培養方向上,應該符合市場需求,服務社會。在教學中,應該強化引導教學,對學生進行創造性引導。最后,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培養,保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會使我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1] 秦倩.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之我見[J].學周刊,2013,01(03):09.
[2] 姚琪.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的定位[J].青年記者,2014,11(32):99-100.
[3] 莊哲璇.淺析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定位及人才培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4,09(18):44.
G222
A
1674-8883(2016)20-0287-01
劉如晴(1991—),女,湖北武漢人,漢口學院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研究生在讀,助教,主要從事新聞輿情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