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薇
(承德縣廣播電視臺,河北 承德 067400)
淺析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創新與變革
艾 薇
(承德縣廣播電視臺,河北 承德 067400)
本文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研究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創新和變革,了解和分析了廣播產業的現狀及其基本特征,總結出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促使廣播電視產業在特點、屬性等方面進行創新與變革。
廣播電視產業;創新變革;對策
廣播電視產業是文化產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廣播電視產業的質量和特色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由于廣播電視產業的媒體屬性比較突出,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直接與文化產業發展掛鉤。因此,廣播電視產業的創新與變革是具有一定的傳播性和價值性的,對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廣播電視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權不清晰
一直以來,廣播電視行業都是被規劃到事業單位里的,實施的主管主辦制并被定為黨和政府的宣傳機構。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新聞廣播的方針政策及對電臺、電視臺的設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而全國性的社會團體需要在廣播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按照規章制度開展活動。這些都是以投資人的身份介入廣播電視并在政治方面進行指導監督,在媒體資產上并沒有合法的支配使用權。而且作為事業單位,其自身也不具備法人財產權,權責不明確、產權不清晰,沒有辦法建立企業制度。
廣播電視產業的市場集中度低,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廣播電視管理體制主要是用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雙重領導、分級管理的模式來經營的。“條塊”指的是各級廣播電視局及各級廣播電臺及電視臺等所在地的政府部門。雙重領導指的是既要受到國家和省級廣電總局的領導管理,又要受到地方政府部門的管理,從而導致了多頭管理的問題,并且限制了跨媒體的整合及跨層的經營整合,使其無法形成規模經濟。
(二)廣播電視產業的市場不規范、缺少多樣化的有效增值機制
廣播電視的內容產品很多,但供求數量不高造成結構性過剩。據統計,我國公共廣播節目有2686套,電視節目有3329套。但是由于觀眾的收視導向不明確,比較隨意隨性導致大量的節目產品供應與觀眾的需求沒有很好的對接,匹配度低,出現了資源浪費現象。
廣播電視產業過于依賴廣告。長期以來,廣告都是廣播電視產業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廣告收入的增長促進了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但隨著廣播電視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對資金的需求也不斷提高,使得部分媒體縱容植入虛假廣告以提高收入。虛假廣告的播出不僅損害了觀眾的權益,還影響了媒體的公信力。
廣播電視產業受到新媒體的沖擊與新媒體的融合存在障礙。近年來,新媒體快速發展,其通過打造優質的資源內容改變了用戶與媒體的接觸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傳統電視的地位與權威性。新媒體通過二維碼等新技術衍生了線上線下等新的商業交易模式,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再看傳統媒體,傳統的廣電模式還停留在臺網聯動層面,缺少新活血液。
所有事物的發展都主要取決于環境與政策兩個因素,而政策主要取決于決策層面的人對發展局勢的了解和判斷。擁有決策權的人對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及作用的深入了解,還有觀念上的不斷創新將對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1]
政策的支持會對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影視劇等制作向民營企業開放,允許民營企業制作影視劇等方面。還有政府的財政補貼力度加大來支持產業發展,并逐步健全各項優惠政策。政策的支持將推動廣播電視內部管理機構的改革、整合,給廣播電視構建創新體制打下基礎。
在市場競爭的推動下,各個省臺的跨區域合作促進了廣播電視產業的融合發展。通過數字網絡化科技不斷拓寬業務范圍,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逐步使創新體制代替傳統體制。實現與新媒體的全面融合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擴大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空間,為其帶來發展機遇。
近幾年,在廣播電視產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逐漸出現了一些有實力、有規模的省臺和民營企業,這些省臺和民營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重點培養本臺的核心優勢。例如,浙江衛視打造的廣播電視新媒體,形成了以綜藝項目制作、廣告、電視網絡購物等為主的產業,打造了各種產業板塊,并將各種產業板塊相互關聯,形成了獨有的特色文化優勢。二是創新與創優。文化產業本身就是極具創意的產業,發展的本質與動力都是創新,而創優則是以創新的目標及其檢驗的標準來衡量?,F在廣播電視產業的創新主要包含節目內容、服務質量、管理運營等的創新。好的電視臺都是以打造節目創新與創優為準則,通過人力及財力的支撐為推動力量,打造出觀眾喜歡的電視節目。三是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企業獲得收入的通道,現代的企業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更多的是盈利的競爭。廣播電視產業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廣告效益來決定的,面對激烈的廣告競爭,廣播電視產業只能通過以廣告、有線網絡為基礎,大力打造創新業務及新的盈利模式,如付費節目等具有潛在能力的項目。
廣播電視產業的創新與變革路徑,一是可以通過體制改革、制度創新來實現。目前,廣播電視的體制機制是制約產業發展的障礙之一。產業發展雖已初具雛形但是還不健全,因此要健全體制,全面深入電臺、電視臺內部,在有利于國家文化安全的條件下進行體制改革,推進產業資本化及流動化。二是擴大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廣播電視產業的局限性很強,各個省的產業規模也不一樣。[2]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應深入了解國家宏觀政策的動態變化,強化產業內部結構,通過內外整合達到產業的創新與發展。三是推動和新媒體產業的合作發展,擴展產業市場?,F代社會,強烈沖擊廣播電視產業的新媒體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因此互聯網既是廣播電視產業的競爭對手,也是廣播電視產業新的發展方向。通過互聯網傳播廣播電視創新的節目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使其觀看廣播電視節目不再受到時間的限制。兩者的有效結合既能擴展產業市場,也能將新媒體作為發展的動力,雙方互助互利。因此,從任何角度來看,互聯網都是廣播電視產業轉型的最佳選擇。
[1] 周鴻鐸.西部廣播電視產業發展對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2):23-25.
[2] 鮑楓.我國新媒體產業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基于產業組織理論SCP范式分析[J].當代傳播,2012(02):64-66.
G229.2
A
1674-8883(2016)20-02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