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塔里木大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淺論編輯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朱晶晶
(塔里木大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日益發達,逐漸拉開了新媒體時代的帷幕。新媒體文化作為重要的電子信息產物,其飛速發展也給傳統的編輯工作帶來了持續發展的契機,提供了很多資源和發展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從而對編輯的個人修養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在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文本內容的組織編輯、稿件校對、全方位策劃宣傳等方面都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底蘊與實際操作的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媒體的綜合影響力越來越強,傳統媒體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各個媒體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新媒體時代;編輯;能力培養;發展目標
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信息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迅猛發展。在這個大背景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編輯從業人員在媒體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編輯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變得更加重要。在各種新媒體資源的有力推動下,媒體行業的發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編輯行業中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不僅要具有專業的編輯素質,還要及時適應在新媒體時代對于編輯人才信息素養方面的要求,成為高素質的復合型編輯人才。
編輯素來以對各類知識進行兼收并蓄被人稱為“雜家”??飪热莸倪x題和質量通常是由一個編輯工作者的個人修養,以及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高低決定的。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和感召下,編輯作為“雜家”的內涵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延伸,對其知識和能力結構也賦予了新的內容。一是知識結構的優化。在知識爆炸的大環境下,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交叉融合、相互滲透,編輯除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外,還需廣泛汲取新知識,包括最新和最全面的知識信息、學科的前沿理論、先進的科學技術、優秀的文化成果等。二是拓展能力結構。信息知識的獲取能力在創新人才的培養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媒體的無限擴展性使得知識獲取的形式、渠道變得更加靈活和多元。為獲取更多先進的知識信息、優化知識結構,編輯除具有傳統業務能力外,必須具備網絡技術應用能力、多媒體閱讀能力以及數字信息處理能力等,并在優化信息的獲取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對信息知識的駕馭和應用能力。
隨著網絡、手機、數字電視等媒體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逐漸呈現出多種媒體形態,這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現階段,我國的新媒體資源已然成為現代媒體的寵兒,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其對于新聞資源的審視和判斷變得更加獨立與個性化。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一些主流媒體開始探索新的編輯思路。為了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編輯人才,順應當前新媒體時代各大媒體行業持續發展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編輯應當將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和培養目標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從信息知識、能力、意識、認知、心理、職業、技術手段、教育和素養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新媒體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資源海量化,如果說傳統媒體依舊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競爭,那么,當今傳統媒體則遇到了一個強敵——新媒體。新媒體可以把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織成一張大網,每個瀏覽網頁的人無意間就會在百度、騰訊、新浪等媒體網站上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并且,隨著電子通信設備越來越先進,手機也成了人們瀏覽、獲取信息資源的主要載體。通過使用手機登錄瀏覽器,或定制相關的手機報,還有公交車載電視的普及,可以說,當代的人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知不覺間就會在海量信息資源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并且,新媒體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方便快捷,與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相比,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資源的制作周期很短,在照片旁邊附上說明,短短幾分鐘就能將相關信息上傳到網絡平臺上。一些重要的資訊還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向群眾展示。隨著QQ及微博等社交媒體的出現,信息傳播有了比從前更強的互動性。[1]新媒體的互動性讓每個人都成了受眾,同時每個人也能成為資訊的發布者或是資訊的評論者。
(一)信息知識與能力
信息知識是編輯從業人員需要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分工也越來越明確,不同的社會需求造就不同的職業,而新的職業也能夠造就一種新型人才。不管哪個行業,培養職業人才都需要擴大職業人才的知識層面。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要求這些人才具備足夠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深厚的學識資本,以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源。及時了解各學科理論前沿知識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網絡媒體來進行培育,優化和完善編輯知識結構,使其更加完整地掌握行業基礎知識,為培養編輯行業中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信息能力指的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中有價值和意義的信息進行感知與識別的能力,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運用,是一種綜合能力。要成為編輯人才,必須具備獲取信息,以及駕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面對海量繁多的信息資源,編輯從業者必須時刻保持清晰的思路,鍛煉出較強的識別對比能力,堅持開放的心態,培養操作能力,目光敏銳,熟練地加工和使用信息資源。[2]
(二)信息的認知和意識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種高新的搜索引擎、電子閱讀器和一些移動終端等新技術產品相繼問世和升級,出現了多樣的閱讀方式。這些新型閱讀方式的普及大大縮短了編輯獲取信息的時間,同時,信息敘述的方式也由以往單面性的媒體敘述轉型成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敘述。伴隨著電視和網絡等媒體的迅猛發展,編輯行業對新媒體的依賴程度也變得越來越大,讀者對媒體選擇相比以前更為快捷,并朝著時尚化的方向發展,各大媒介之間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此時,編輯角色的重要性變得更加突出,其工作發展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除了要具備編輯從業人員應有的工作素質外,還要適應新媒體時代下對編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編輯在借助這些新型媒體技術獲取信息資源的時候,其潛在的意識和角色都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變化就是獲取信息的方式從以往定格式的被動接收變成了動態式的主動搜索。同時,交流和工作方式也相繼發生了變化。從以往手機和網絡為主的交流手段變成了手機短信、QQ、微信、微博、電子郵件和各大論壇等,工作方式則由以往的紙質出版、網絡電子出版變成了新媒體出版和數字出版等。這些轉變不管是對編輯從業人員的學習還是生活、工作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信息心理和素養
在新媒體時代的感召下,網絡社會逐漸成為社會中一種新的生存空間。這個空間具備互動性、多樣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也為編輯行業高素質人才的心理發展和個性化培養創造了雙重效應。閱讀方法與瀏覽方式的多樣性為編輯工作的自主選擇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逐漸自由化的傳播方式和途徑有利于編輯從業人員展示出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借助聯合方式的互動化,能夠確保編輯人員建立起社會關系,公民化內容的生產方式有助于編輯人員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和主體性。
新媒體的出現,促使傳媒行業在社會功能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不斷涌現出來的新型技術產品的支持下,高度靈活的傳播形式不僅使獲取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交流和工作方式也相繼發生了變化。新媒體時代的信息技術為新媒體的持續進步建立了一個多功能的無限擴展平臺,熟練掌握和運用這個平臺為出版工作服務,是新媒體時代下編輯人員必須鍛煉的基本功。
新媒體時代要求編輯從業人員熟練地掌握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了解和使用新媒體溝通和新型的閱讀方式、利用網絡搜索引擎進行信息資源的搜索、通過終端審讀對論文進行加工、借助即時通信設備在操作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有效的交流。[3]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不只體現在載體形式上,還體現在編輯工作的模式、流程和技術層面等。所以,作為新媒體時代的編輯從業者,想要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必須在熟練掌握基本功的基礎上,適應新媒體給編輯工作帶來的變化,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各個媒體間的競爭越發激烈,想要在媒體行業中站穩腳跟,就要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編輯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應提升編輯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對新聞素材的敏感度,增強創新能力和審美觀念,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以更好地服務編輯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有價值的內容。在新媒體時代下,編輯行業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要嚴格遵循當前我國編輯專業的教育發展規律,符合媒體行業的發展要求,提高科技理性的同時應強調文化理性,保證科學和文化的和諧統一。面對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傳統編輯人員要自覺養成轉變思想的意識,抓緊行動起來,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信息素養和專業編輯技巧等方面的能力,不斷自我完善,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才能真正促進新媒體時代下編輯行業的持續發展。
[1] 朱樹煙.基于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能力培養分析[J].科技傳播,2012(18):10+2.
[2] 梁賽平.新媒體時代編輯專業人才培養與培養目標的整合[J].遼寧高職學報,2014(09):10-12.
[3] 馬瑞萍.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培養[J].新聞傳播,2016(11):73-74.
G214.1
A
1674-8883(2016)22-0051-02
朱晶晶(1979—),女,江蘇漣水人,塔里木大學碩士,副編審,研究方向:期刊編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