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一格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 400010)
紙媒在全媒體融合中如何改版求生
嚴一格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 400010)
紙媒改版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目前新媒體的沖擊,最關鍵的應該是改變傳統媒體人的辦報思維,其核心是改造出一批全媒體采編人才。改版只是形式,用新媒體手段結合自身優勢,走出一條適合紙媒生存的道路,才是目的。
紙媒;改版;全媒體;求生
當下,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不斷推進,報紙越來越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報紙提供與新媒體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就顯得十分重要。而要做好這一點,就涉及全媒體時代報紙的改版。不過,如果紙媒依舊陷入改版只是改變版式、標題、內容這些常規的做法,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了。筆者認為,改版首先要解放思維,運用新媒體手段,這體現在人員和組織結構上的調整;同時,也要避免改版進入一些誤區。
很顯然,在如今的大環境下,改版絕不是單單改變版式這些形式上的東西,更不是簡單地把報紙上的內容,放到微信、微博上。改版改的是采編人員的思維。我們需要一切以讀者為中心,結合新媒體的特點來轉型和運營報紙。
理論上講,現在每個網民都可以充當新聞記者的角色,甚至可以擔任意見領袖。因此,紙媒需要更多地關注和主動參與網絡上的重要事件。近期,“百度魏則西事件”“大學生裸體借條事件”“王寶強離婚門事件”……無不引發驚人的關注。這些事件,其實也是現代生活的一個縮影,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也非常吸引年輕讀者。就這部分讀者而言,即使在網絡上已經看過相關報道,但也很樂意在報紙上再閱覽一遍。
事實上,在這些重大的網絡事件報道中,紙質媒體比網絡報道存在另一種優勢,那就是真實性、權威性。網絡事件往往最后是靠紙質媒體來驗證和總結。
筆者認為,“兩微一端”是報紙改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方面,一定要和報紙定位相適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以重慶地區第一渠道媒體和主城發行量最大的媒體《都市熱報》為例,該報的讀者群以年輕上班族為主,平均年齡31歲左右,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月薪3500~5000元為主。該報在2013年改版的時候,明確把“兩微一端”劃分為改版基本組成部分。目前,“都市熱報”微信公眾號擁有30萬粉絲,作為重慶地區的大V級微信號,每天推送內容主打情感、時尚、趣聞、親子等年輕人感興趣的內容。和其他媒體的微信號不同,“都市熱報”微信還植入了特有的交友平臺,目前有2.5萬重慶單身人士上傳個人資料,每天活躍用戶2萬人。此外,《都市熱報》目前已經形成微信矩陣,包括“重慶單身狗”微信公眾號、“小小族”微信公眾號、“熱寵”微信公眾號、“重慶買車學車俱樂部”微信公眾號。《都市熱報》的官方網站軌客網,也在改版中拋棄了傳統的新聞門戶網站,而直接定位為社交網站,目前注冊用戶15萬,日均活躍用戶2萬。其ALEXA世界排名高居重慶地區紙媒第一,也是重慶地區最受白領歡迎的社交平臺之一。這些平臺,全部圍繞《都市熱報》的讀者群打造,效果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兩微一端”目前已成為紙媒適應移動互聯發展趨勢、向新媒體進軍的主要手段。2016年3月24日,人民網研究院發布《2015中國媒體移動傳播指數報告》,結果顯示,微信成為紙媒提升移動傳播水平的“長板”,“新聞+服務”成為其微信公眾號的制勝法寶。相對于廣播、電視、網站來說,報紙更加重視微信平臺的傳播。此外,相較于微信而言,紙媒微博的傳播數據有所下降,但其在突發事件報道、輿論引導、粉絲互動等方面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維碼是紙媒通過互聯網發揮威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二維碼,可以把一個平面的新聞立體化,讓其信息量無窮增加。紙媒在進行新聞報道中,如果很好地掌握了二維碼這種技術,就可以充分利用聲音、視頻、動畫等效果鏈接事件的前因后果,背景前景,訪談評論,無論是報道方式還是版面呈現上,都會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再者,二維碼還可以幫助讀者閱讀,有助于讀者回憶和梳理事件的整個經過。
此外,紙媒上刊登的二維碼可以形成一筆不小的移動互聯網流量。據統計,國內電子商務獲取新用戶的成本每年都以30%的水平增加,目前在網上獲取一個新用戶的成本已經達到100元左右。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紙媒二維碼作為新增的流量入口受到了眾多電子商務網站的青睞。以2014年阿里巴巴“碼上淘”運營的“掃碼搶金蛋”活動為例,其成功落地全國12家都市類媒體和9家地鐵類媒體,僅一天的掃碼量就接近300萬。活動核心就是讓報紙的平面廣告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和網絡結合,傳遞海量信息并引導讀者消費。
2016年9月,上海、杭州等地都出現了爆炒房地產事件,社會上的幾個公眾號聯合操作,竟然能讓一個地區的房價飆升。事實說明,缺乏職業操守和社會監督的媒體利用新媒體技術帶來的將是災難。那些所謂的大V,很難追求新聞的本質,更容易被商業綁架。
而在這個時候,紙媒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首先,堅持實地采訪或考察。其次,增強新聞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事實上,報紙作為400年來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新聞內容制造者和提供者,其核心競爭力就是新聞內容,其傳播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聞內容。“一點資訊”總裁兼鳳凰網聯席總裁陳彤在2016年10月接受采訪時,就說過這樣一段話:“技術推動變革的時代,內容上的人工干預變得更加重要,我們需要擁有新聞理想和情懷的傳媒人”。這句話怎么理解呢?筆者認為,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帶來的技術變革,使讀者收到的信息量變得無比龐大,但信息內容也容易出現同質化。因此,紙媒的采編人員提供最初新聞源才是最重要的,內容依舊是王者,新媒體只是手段。這其中,編輯的責任相當重要,因為他們需要為用戶甄別優質內容。
其實只要紙媒的內容夠好、創意夠棒,在新媒體時代同樣可以做到“一紙風行”。在一版的創意上,《深圳晚報》更是劍走偏鋒,作出了一個驚艷的調整,值得其他紙媒學習。
2016年5月30日,阿里的釘釘團隊在《深圳晚報》頭版投放了一整版廣告,在嘲笑微信安全性的同時推出了自己的產品——阿里釘釘,廣告文案是:“李女士:驚喜您在某群被騙85萬公款。我們想說,在我們這里,無論‘蔣總’、董事長,還是同事們,都是真的,您不會再上當受騙。”7月11日,上海“東方頭條”又包下《深圳晚報》整個頭版,連續7天為自己搖鼓吶喊。據悉,由于一版創意廣告效果出奇的好,《深圳晚報》的頭版廣告和價格已經達到了60萬元。在當前紙媒廣告收入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深圳晚報》頭版系列創意廣告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其實現了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良性互動。
重慶《都市熱報》也十分重視一版創意,今年以來,經過新聞中心精心策劃和前期大量準備工作,以鮮明的主題策劃、新穎的創意設計和震撼的視覺呈現,推出了“車,去哪兒了”“寶寶不乖——支付寶提現收費超過兩萬額度后按照0.1%收取”“2016電量,僅剩20%——你年初的愿望實現了多少”等一系列主題鮮明、創意大膽的一版版面。版面一經推出,便廣泛傳播,引起了熱烈反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高度贊譽和廣告客戶的極大肯定,極大地提升了《都市熱報》品牌效應,對大力拉動廣告增量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報紙的含金量。
在網絡的沖擊下,未來的記者也不再是具有采訪壟斷權的職業,因為人人都會成為記者,那時候的“記者”將是一些幫助人們釋疑解惑的社會學家、醫學營養專家、婚姻專家……我們需要大量的這類專家型記者,才能脫離同質化新聞的漩渦。因此,紙媒從業人員需要發揮自身潛能,改變工作形式。
對于報社來說,需要改變體制,打造一個優秀、充滿激情的團隊。例如,《半島都市報》進行的改版,首先進行的便是體制改革。他們取消原先的行政級別,實行全員定崗、定編、定薪的崗位工資,也就是不管你以前是何級別、是何職稱,在何種崗位就拿這個崗位的工資,人力資源因此得到了科學合理的配置;《都市熱報》在2013年改版時,更是實行扁平化管理,編委會成員直接兼任部門主任,直接面對一線編輯、記者。另外,對優秀的人才單獨設立工作室。
事實上,近年來許多傳統紙媒轉型成功,無一不是從體制上大膽改革。比如,上海報業集團2013年10月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整合重組,2014年“界面新聞”“上海觀察”“澎湃新聞”三家新媒體上線,2015年,上海報業集團成為中國十大報刊集團中經濟規模第一的報刊集團。
紙媒在全媒體時代的改版,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防止虎頭蛇尾的現象。很多紙媒在改版時都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改版前后,從老總到部門負責人、再到普通編輯、記者和新媒體記者都忙得不可開交。“為了打響第一炮”,大家投入了平時數倍的精力,報紙和新媒體的截稿時間、出版時間也一拖再拖。其結果,在改版初期,的確讓讀者看到了一張無論是版式還是內容,都比以前明顯進步的報紙,但事實上,這是在非正常情況下,僅僅靠“人海戰術”堆砌的勝利。大家看到的,只是集報社力量推出的精華版而已,而且這還是以犧牲出報時間換回來的。
對于全媒體時代紙媒改版這場大戰役來說,僅僅靠這一手段是不能持續發展的。事實上,你不可能每天都無限地增加員工的工作時間,也不可能每天都讓報紙超時。真正的改版成功,一是要在規定時間內,拿出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給人耳目一新的版面和兩微一端的產品;二是通過可信的調查,觀察影響力、廣告是否有提升(這個需要橫向和縱向比);三是改版后,這種新的風格是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到維持和鞏固,并就不足之處 及時作出調整。
G206.2
A
1674-8883(2016)22-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