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曉媛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廣播電視臺)
?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研究
玉曉媛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廣播電視臺)
摘 要:在現代化傳播媒介中,電視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著新聞節目的質量和收視率。新聞編輯在思維方式和運作上的創新能促進新聞內容和媒體形式的創新,使節目得到優化,從而達到吸引觀眾注意力,提高節目效益的目的。本文從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必要性出發,探討了電視新聞編輯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及水平的路徑。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創新
電視新聞是一種信息傳播載體,具有快速、紀實、普遍等特點,它是人們了解現實社會、具體國情及世界動態的主要方式。隨著媒體的發展,電視新聞的作用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當前的網絡新聞媒體發展迅速,競爭力不斷增強,電視新聞也因此受到了巨大沖擊,如此嚴峻的競爭形勢,要求電視媒體必須從受眾需求出發,提高創新意識,不斷推陳出新,制作出更多競爭力強、受觀眾歡迎的電視新聞節目。
經濟社會的發展加速了傳媒行業的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電視新聞節目正面臨巨大的考驗,如何提高節目質量和水平,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成了電視新聞編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創新是一切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電視新聞節目只有跟緊時代步伐,擺脫固定思維模式的束縛,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當今殘酷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足和發展。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使傳媒行業也在不斷進步,電視新聞編輯普遍存在編輯方式單一、思想落后、內容死板的缺點,無法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筆者通過調查分析,總結出電視新聞編輯普遍存在以下三點問題。
第一,編輯方式單一,以手稿為主,編輯流程復雜,新聞內容的時效性不高,電視新聞節目無法滿足觀眾需求,使收視率降低。加之互聯網的沖擊,觀眾更愿意關注網絡新聞,對電視新聞節目的依賴性大大減低。
第二,電視新聞內容排版因信息量的暴增,而顯得古板老套,存在嚴重的堆砌現象,內容索然無味,吸引力不足。新聞編輯創意不足,降低了觀眾的觀看欲望和新聞節目的市場競爭力。
第三,電視新聞節目編排模式缺乏創意,目的性不明顯。由于新聞節目需要涵蓋的信息量較大,容易導致新聞節目編排混亂,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從而引起觀眾的反感。固定的編排模式無法滿足觀眾求新求異的要求,觀眾對新聞節目表達的社會觀點缺乏認同感,從而對節目失去了興趣。
從以上所提到的電視新聞編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對提高節目質量、創造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筆者認為新聞編輯的創新應從以下四點入手。
第一,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電視新聞編輯是制作新聞節目的中堅力量,每天面對擬稿、改稿、擬題、編排等大量編輯業務,這些業務的完成情況直接關系到觀眾對節目的評價。因此,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就是要新聞編輯在遵守新聞節目編輯的基本要求上,對節目編排形式、節目內容、節目排版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新聞編輯要有突破固定思維的勇氣和魄力,不斷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第二,觀眾是關注新聞節目的主體,新聞編輯在進行創新時,要將研究收視群體的特點及需求作為一項重要課題,調查分析觀眾的滿意度,并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開展電視新聞創新工作,將更符合觀眾口味和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傳播給觀眾。
第三,在進行新聞編輯創新時,要以社會輿論為導向,牢記傳媒的社會責任,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僅為標新立異而失去了新聞的引導作用。可加強對事件的客觀分析,便于觀眾了解事件真相,使其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第四,在對新聞的長短進行取舍時,不能拘泥于傳統電視新聞的規模限制,而應依據新聞的實際內容決定篇幅的長短,注重新聞內容的簡潔與精煉,突破傳統格式的限制,力求突出新聞節目的深度與廣度,努力提升新聞質量。
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向電視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為嚴峻的挑戰,當前階段的電視新聞已轉向復合型發展模式,電視新聞編輯的創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不僅對電視媒體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更對傳統傳播媒介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至深。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努力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在進行節目編排時,運用更多的創新手段提高節目質量。
參考文獻:
[1]石洪麗,闞婳.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中國傳媒科技,2013(4).
[2]崔燕.對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幾點思考[J].媒體時代,2015(10).
[3]袁泳.芻議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手段[J].新聞研究導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