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舍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新媒體時代“烏大張”城市聯合形象品牌傳播研究
靳 舍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新媒體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在城市形象品牌的打造過程中使用新媒體,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響力,而城市的形象的提升有利于吸引投資和人才,進而為城市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提升城市的競爭力。“烏大張”是蒙晉冀三省的重要城市,打造“烏大張”城市聯合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體建設,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宣傳城市文化和形象,是提高城市影響力的關鍵,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軟實力。本文首先對“烏大張”長城三角洲的經濟合作進行了闡述,指出了打造城市聯合形象的重要性,對如何運用新媒體提高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提出了幾點建議。
新媒體時代;“烏大張”;城市形象品牌;傳播研究
我國已經步入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傳遞更快捷、互動性更強、宣傳范圍更廣。因此,打造城市形象如果將新媒體作為傳播的媒介,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城市品牌的打造屬于城市營銷的內容,如何利用信息化的元素推動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外資、留住人才,是城市建設與宣傳部門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蒙晉冀(烏大張)城市之間的合作是提升地區經濟的有效手段,“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合作區的核心理念是“合作、綠色和開放”,三大城市一起共同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形象的打造以往采用傳統的方式,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城市形象的宣傳,多個部門形成文化認同,信息傳播按照傳播者——信息——媒介——受眾——效果的模式,這種模式方便政府部門對城市宣傳的把關和控制。
新媒體時代信息多元化、傳播渠道廣泛,個人、政府部門、傳媒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信息交叉,受眾也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全民參與社會監督。因此,城市形象的打造要注意網絡生態環境的變化。
城市的產業升級和基礎設施都是城市形象的體現,城市個性、居民素質、文化是城市軟實力的代表。城市要依托現有的資源塑造典型的城市形象,打造獨特的城市品牌,進而吸引投資,提高城市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烏大張”指的是內蒙古的烏蘭察布、山西的大同、河北的張家口三個城市,“烏大張”三市區域面積約為10.6萬平方公里,包括42個旗縣市區,總人口近1100萬人。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構成使三個城市擁有著相似的文化特征,人們的價值觀也相近。
“烏大張”位于蒙晉冀三省的交匯處,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三個城市由于地理環境和資源特點,清潔能源、農產品加工、旅游貿易都很發達。三地礦產資源豐富,大同盛產煤炭,烏蘭察布是我國“西電東送”的必經之路,張家口承擔著電力輸送任務,旅游資源豐富。大同近年來加快了煤炭產業升級的步伐,張家口是我國霧霾治理的一大城市,產業升級指日可待,烏蘭察布市已經被我國列入區域承接產業轉移規劃中。
隨著我國京津冀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渤海經濟圈已逐漸建立,“烏大張”也在這個經濟圈的邊緣,由于地理位置近,城市有著相似的產業結構,“烏大張”合作區的建設有著堅實的基礎。僅此,借助各省資源,依托城市力量,借勢發展、互補共贏是“烏大張”今后的發展方向。
2013年底,“烏大張”三市主要領導攜手,拉開了“烏大張”經濟合作區建設的序幕。對三地的旅游業進行了梳理,提出了建立“京津后花園”的旅游定位,旨在吸引客源,提高經濟效益。隨著同城待遇、醫保支持、聯合培訓等優惠政策的相繼出臺,各地基礎業務的辦理門檻被打破,“烏大張”經濟圈逐漸建立起來。
(一)突出打造察哈爾文化品牌
一個城市的形象品牌是城市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做好城市文化建設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前提,“烏大張”地處內蒙古、山西、河北省的交界處,受蒙古文化影響頗深,由于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受到游牧文明的影響,建立了共同的文化認同。要想促進三市的政治經濟的發展,首先要打造具有特色的察哈爾文化,這是一種以草原文化為內涵、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文化形式,具有濃郁的草原文化氣息,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有著長期的歷史沿革和多元的文化特征,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體現了一種民族精神。
(二)圍繞五項工程開發文化產業
城市形象打造的五項工程,分別是路網提升工程、市政配套工程、綠化亮化工程、市容整治工程、完善管理職能工程。這五項工程是做好城市建設的關鍵,是打造城市品牌的基礎。市政府相關部門要基于五項工程打造城市的代表產業,進而實現產業調整和結構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打造文化產業時要加強“大數據”的應用。比如路網工程建設就可以建筑網絡終端進行管理,明確路網體系,運用信息技術做好路網設計工作;城市亮化工程也可以通過網絡終端控制,不同路段的照明系統可以隨意切換,合理用電,節省資源;建立網絡平臺,征集群眾關于市容市貌建設的建議,做好市容整治工作。
(三)構筑區域性草原文化旅游中心
“烏大張”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發展旅游業是最具潛力的產業模式,城市形象的打造重點在旅游業上,“烏大張”三市要以現有的旅游資源為基礎,發掘民族文化內涵,建設蘊含民族文化的特色旅游產業。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文化底蘊、精神品格、價值導向都可以成為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發展特色旅游產業是提升城市軟實力的有效途徑,在充分發掘察哈爾文化的同時,要將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打造“烏大張”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進而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新媒體時代給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帶來了很多的機遇,但也帶來了挑戰。如何運用新媒體推動城市發展是城市建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烏大張”長城三角洲的發展依賴于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相信通過突破局限、利用現有資源、加強文化建設等措施,一定會引領區域經濟體的發展潮流。
[1] 葉曉濱.大眾傳媒與城市形象傳播研究[D]. 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0:134-135.
G206
A
1674-8883(2016)19-0042-01
本論文為集寧師范學院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內容:新媒體時代“烏大張”城市聯合傳播研究,項目編號:jsky201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