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明
(南昌航空大學,江西 南昌 330063)
關于同一娛樂節目主持風格的保持與創新研究——以《星光大道》主持人更換為例
呂麗明
(南昌航空大學,江西 南昌 330063)
國內電視娛樂節目一直沒有掙脫創新意識匱乏及粗俗化傾向嚴重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節目單一的播出形式會使得觀眾產生煩膩心理。2004年隨著央視改版,《星光大道》成為收視排行預測中的第一位,憑借為普通人提供才藝展示平臺而獲得受眾的追捧,順應了大眾需求。本文將從《星光大道》欄目本身定位及主持人對節目把握等方面來展開討論。
娛樂節目;主持人;創新
主持人作為一項職業就要有一定的職業操守,首先,主持人要堅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其次,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博覽群書,擁有廣博的知識必不可少,主持人會接觸到不同的人,這些人的知識背景、交談內容都是不同的,所以必須有強大的知識儲備量。作為主持人同樣也需要有高超的思辨能力和精準的洞察力。主持人作為節目的核心人物需要有精準的洞察力,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樣才能隨時掌握現場狀況,對癥下藥。風格主持,在這里我們將它理解為“個性化”主持。
自2004年《星光大道》開播起主持人就是畢福劍,直到2015年4月我們在《星光大道》上看到的還是那個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一條線的老畢,2015年5月9日《星光大道》上的主持人變更為朱軍與尼格買提,主持人發生變更的原因便是畢福劍的“飯局視頻”事件。2015年4月8日,一段視頻在微博瘋狂轉發,其內容是畢福劍在一次飯局中即興清唱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一邊唱還一邊點評,其點評內容為漫罵毛主席。在此視頻中,畢福劍作為一位電視工作者,作為一位任職中央電視臺的媒體工作者發布侮辱毛主席言論,“飯局視頻”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僅給畢福劍本人帶來了不好影響,央視也是暫停了2015年4月11日的一期《星光大道》的播出。隨后觀眾朋友們紛紛表態希望《星光大道》繼續播出,2015年5月9日,《星光大道》如期播出,替換為朱軍與尼格買提搭檔主持,這對《星光大道》來說無疑是一次新的變化。
(一)畢福劍主持《星光大道》最后一期
畢福劍主持《星光大道》最后一期為2015年4月4日期,隨著劉和剛與周艷合作的一首《歡聚一堂》便開始了本期節目。觀眾鼓掌,主持人畢福劍從大屏幕后上場,戴耳麥,手拿一個話筒,穿黑色襯衫、黑色西裝褲配深紫色外套,一路小跑來到舞臺中央。畢福劍曾在做一次個人專訪時這樣評論主持《星光大道》時的服裝:“《星光大道》很隆重,我穿的也很時尚很洋,經常要穿帶褶皺或蕾絲花邊的襯衫,為調節氣氛,上場就要大喊,歡迎大家進入《星光大道》,比平時聲調高出近30分貝”。[3]
畢福劍主持過程中的敢于自嘲精神讓現場笑聲不斷。比如在本期中畢福劍就拿自己的年齡開玩笑,自嘲是“小鮮肉”,在和二號選手互動中為了防止選手尷尬自嘲跳舞“哈錯錯”等,這些自嘲的舉動符合《星光大道》欄目“平民化”的定位,也是主持人個人魅力的表現。
(二)朱軍、尼格買提主持《星光大道》第一期
臨時更換主持人對主持人的挑戰是比較大的,所以在節目的把握上就要有比較細致的處理了。以一首《媽媽美》開場曲后朱軍身著黑色西裝,白色襯衫;尼格買提身著藍色西裝,白色襯衫,二人伴隨開場曲從大屏幕后方上場。從本期的內容上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四部分來寫:第一部分為主持搭檔間的互動、第二部分為主持人與選手互動、第三部分為主持人與嘉賓互動、第四部分為主持人與觀眾互動。不論主持人是與選手互動還是與點評嘉賓互動,其目的都是為了拉近現場與觀眾的距離,用自嘲或調侃、抖包袱的形式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有一種參與感,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性。
(三)畢福劍主持與朱軍、尼格買提主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一,共性和差異。首先我們分析兩期節目的共性。兩期節目的共性一共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節目形式上來說,一是節目雖然更換了不同的主持人,但是節目定位沒有變,節目還是以“百姓舞臺”為宗旨,參賽選手也都是普羅大眾。二是節目演播大廳、舞臺設備以及比賽環節設置一樣,節目口號也沒有變化。三是從節目人員構成上來看也沒有變化,同樣是由主持人、參賽選手、點評嘉賓、現場觀眾四部分構成。
兩期節目的差異主要為:第一,在形式上兩期節目由于更換了主持人,所以最大的差異便是主持人由一個人主持變成兩個人搭檔主持。第二,排名倒計時改為了春晚零點報時。這兩點是直觀上最大的改變。
第二,傳承與創新。節目最大的創新就是主持人由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搭檔主持,并且還是兩位男士主持,這在央視節目中是比較少見的情況。所以這次大膽突破創新對朱軍、尼格買提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先前畢福劍一個人主持時全場的焦點都在一個人身上,加之畢福劍本人也的確是才藝優秀,所以長期下來給觀眾的感覺《星光大道》除了選手節目好看外,老畢的主持也是看點之一,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個性化”主持。[4]
《星光大道》作為一檔中央電視臺收視排名靠前的綜藝節目,不論是在節目定位還是主持人的選擇上都是有相應要求的。這次的更換,如果不是朱軍和尼格買提豐富的主持經驗和在底下做了功課,也不會達到第一期就收視飆升的成績。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作為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以及那份對主持事業的堅守,那份敢于挑戰、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力量。
[1] 吳紅雨.當代中國電視受眾需求研究[D].復旦大學,2008:58-60.
[2] 謝耕耘,王彩平.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市場報告[J].新聞界,2005(4):10.
[3] 葳蔓.畢福劍——央視的另類主持人[J].職業技術,2005(06):40-43.
[4] 鄭夢雨.個性化,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利器[J].采寫編,2015(04):58-59.
G222.2
A
1674-8883(2016)19-0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