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有仁
(臨沂市廣播電視臺,山東 臨沂 276000)
“微”媒體時代廣播編輯的創新與發展
郁有仁
(臨沂市廣播電視臺,山東 臨沂 276000)
“微”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感受。就廣播行業來說,為了更好地應對“微”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編輯的工作同樣需要予以創新和發展。本文就主要從廣播與“微”媒體發展之間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結合“微”媒體促進廣播新聞的發展進行討論,以期產生積極作用。
微媒體;時代;廣播編輯;創新與發展;廣播新聞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普及速度越來越快,所有的行業都已經逐漸建立起以網絡信息為中心的創新與發展模式。對廣播這種對于實效性要求極強的行業來說更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堅持創新與發展,以更好地促進行業進步。“微”媒體的構建讓廣播改變了以往的傳統編輯方式,因此廣播編輯行業應不斷探索新的編輯策略和方法。通過借鑒“微”媒體的優點,不斷保持廣播編輯行業的活力和生命力,讓新聞廣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提高廣播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一)實效性差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這就導致傳統的廣播編輯業務暴露出實效性較差的缺點,編輯工作相對滯后。很多內容已經登上了網絡頭條,但是在廣播節目中并沒有進行深度剖析,或者沒有全新的觀點出現。當這則消息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聽覺范圍內的時候,聽眾已經對其喪失了新鮮感,對于廣播內容的接受程度自然也就不高。
(二)內容多元性較差
廣播節目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其內容的展示方式卻不夠生動。例如,廣播新聞的內容往往只是對于客觀事實的陳述,既沒有對其進行深入探究,也沒有強大的理論支撐,所產生的實踐價值不大。人們現在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對于信息的形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單一的廣播內容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廣播內容的單一性導致其逐漸失去了人們的喜愛。想要保持廣播的良性發展,就要使廣播內容變得更加富有多元化特征。
(三)形式比較單一
當下的廣播節目與時代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現在表現形式較為單一。大多廣播節目沿用的依然是傳統的節目形式,即通過收音設備向廣大聽眾播放節目。而一些電臺已經開始嘗試與新媒體進行接觸,力爭在網絡等方面進行業務拓展,希望通過網絡或者手機播放的形式與觀眾互動。但是其形式也非常老舊,加上互動渠道的狹窄性,讓很多聽眾無法積極參與其中,限制了對聽眾的拓展力度。
(一)借力“微”媒體,提高編輯人員的自身素質
新聞編輯總是會帶有編輯人員個人的情感傾向和政治導向,在無形之中會從新聞的內容體現出來。所以新聞編輯人員要實現創新,就要以正確的政治輿論作為自己的導向。首先,編輯人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使自己播報的新聞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的輿論導向和發展需求;此外,新聞編輯人員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提高自己文字編輯的能力和新聞論述能力;最后,新聞編輯人員在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時,自己要有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甄別能力,知道哪些新聞是虛假的,哪些新聞值得自己利用。
(二)借力“微”媒體,開辟快速獲取新聞線索的通道
“微”媒體對于廣播新聞來說是一座信息寶藏,“微”媒體擁有巨大的信息量,對于編輯記者信息量來源的拓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但是在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微”媒體的信息發布人員比較雜亂,所以難以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以及質量。因此,編輯記者一方面需要借助“微”媒體獲取信息資源,盡量拓展信息來源。另一方面,編輯記者在獲取信息的時候,要能夠辨別信息的真假,不斷提高自我判斷信息質量的能力,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此外,編輯記者要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新聞的深度采訪,還要有還原事情真相的能力,絕對不能道聽途說,不分原委,照搬信息。
(三)借力“微”媒體,打造立體的新聞平臺
與“微”媒體相比,廣播節目并不具有成本低、時效強、互動性高的特點,而這些恰恰都是“微”媒體所具有的顯著優勢。這些優勢使得“微”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縮短了“微”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傳統媒體可以通過自己的富有創意的想法與微媒體的結合,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拓展廣播節目的受眾群體。例如,廣播新聞可以用“微”媒體進行一些新聞內容的預告,可以做一些重要新聞的實時直播,還可以通過“微”媒體與聽眾之間展開有效的互動。通過不斷豐富自己的新聞播報方式,改變目前單一的方式,逐漸建立起一種立體的新聞信息傳播平臺。此外,廣播電視還需要注重通過“微”媒體做好自我形象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廣播電視。
(四)借力“微”媒體,創新廣播新聞的采編方式
信息時代的到來,對一些傳統廣播編輯記者而言,其因此擁有了新的新聞采集編制的技術和方式。例如,記者可以使用微信與微博等方式進行人物采訪,編輯新聞內容,進行節目內容的討論等多方面的工作,還可以將采編的內容放置在“微”媒體上,讓人們品評。這樣的方式與傳統的方式相比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實現了更大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同時,編輯記者也要轉變思想,通過轉變思想達到廣播采編方式的創新,以及工作形式的創新。注重捕捉新時代的信息,在節目播出之前通過“微”媒體做足功課,從而能夠與聽眾更好地進行互動,為廣播節目注入新的血液和全新的能量。
廣播編輯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微”媒體時代的到來也為微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編輯記者需要緊緊把握時代賦予廣播電視行業的機會,不斷探索新的廣播方式,優化節目編輯質量,讓傳統廣播與新媒體進行無縫融合。一方面,要注重融合新媒體進行推廣與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在工作方式上進行創新和轉變,借助“微”力量,為廣播媒體的發展增添動力,讓廣播媒體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1] 閆麗.基于新媒體時代的廣播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1):183.
[2] 廖海波.新媒體時代廣播編輯的轉變與發展探析[J].視聽,2015(02):51-52.
[3] 齊紅日.基于新媒體時代的廣播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5(09):49-50.
G222
A
1674-8883(2016)19-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