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雨風
(湖南廣播電視臺 金鷹紀實衛視,湖南 長沙 410000)
新媒體時代紀錄片的傳播發展探討
付雨風
(湖南廣播電視臺 金鷹紀實衛視,湖南 長沙 410000)
紀錄片作為重要的影視藝術形式,表達和記錄了社會現實改變及真實生活狀態,發展歷史大致已有100年。當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紀錄片的傳播發展模式逐漸發生變化,傳統電視臺播映、院線上映等傳播方式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此文簡單對新媒體時代紀錄片的傳播發展作出探討。
新媒體時代;紀錄片;傳播;發展
在傳統媒體大環境下,紀錄片發展似乎處于困局,生存空間并不理想。近些年,隨著移動互聯網、數字媒體和社交媒體等新興媒體的迅速發展,如手機APP、IPTV、微視、微信和微博等,讓紀錄片產業實現了新發展,為紀錄片產業帶來了新生機。因此,加強新媒體時代紀錄片傳播發展研究十分必要。
(一)增加互動
電視、報紙等傳統方式僅能單純給觀眾美的感受及欣賞,而觀眾所知所想無法傳遞給制作者,互動性差。新媒體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如微博、互聯網、手機APP等,觀眾在觀看、欣賞紀錄片的同時可發表個人意見和感受等,并與制作者相互交流,實現欣賞者和制作者雙方零距離溝通,交流平臺更廣闊。紀錄片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觀眾在觀看的同時可以發表意見,充分賦予觀眾話語權,鼓勵其在獨立思考、感受基礎上提出自我見解,以增加互動性。
傳統媒體多為“一對多”和“我播你看”的形式。在新媒體下,觀眾可自由、主動地選擇節目,傳播途徑更加豐富。其在欣賞之余,還能將所思所想不受約束地發到論壇、微博和朋友圈,參與分享、評論及交流,方便制作方及時了解觀眾的想法和需求,更加準確地提供服務。
網絡存儲具有海量無限制的特點,網民可無地域、時間限制地循環觀看,使紀錄片真正實現了跨文化、跨時空和跨區域傳播。與此同時,網絡傳播更新速度快、時效性強,遇到熱點時事和突發事件等,可推出實時報道,傳播效果更佳。例如,在2015年5月28日,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東方之星”翻沉這一事件中,除傳統媒體電視持續關注和播映之外,搜狐、騰訊和新浪等網站也對搜救工作展開了持續報道,起到了重要作用;網民可隨時隨地了解事態進展,并參與分享、評論和傳播;[1]紀實頻道通過對原有視頻加工,整合較為完整的視頻,編排紀實性專題,充分滿足了觀眾觀看及獲取信息的需求。
(二)傳播途徑更加豐富
在傳統媒體的發展過程中,其傳播方式及途徑較為單一,而新媒體時代使其傳播方式及途徑打破了自身的局限性,網絡時代使得傳播空間更加廣闊,傳播途徑更加豐富。在數字化發展及市場經濟發展下,新媒體傳播促使紀錄片發展渠道更便利,信息來源更廣泛,傳播更便捷。網絡是信息化媒體主要的傳播手段,首先對觀眾喜好、特點等展開實際考察,綜合分析,制定貼近觀眾生活的紀錄片,由觀眾按個人喜好自主選擇喜歡的內容。主流社交媒體包括微博、微信和微視等。微博將視頻、圖片與文字內容相結合,促使紀錄片的傳播發展更為便利,觀眾可以在微博上分享紀錄片,使更多的人觀看、了解,間接宣傳紀錄片,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三)滿足個性化需求
信息傳播快速便捷的特點,為紀錄片傳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此平臺中,觀眾可根據喜好、需求等自主搜索紀錄片,由被動轉為主動,選擇內容及方式更多,欣賞需求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觀眾可隨時隨地利用微博、微信、微視、手機APP等暢享紀錄片,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
回顧紀錄片的發展歷程,其一直以平民化的視角講述老百姓的故事,充分展現人文精神。但其收視率較低,觀看者仍以小眾群體為主,而新媒體的發展使這一狀況得到了很大改觀。人們在信息化傳播下欣賞、觀看紀錄片,不再受地域及時間限制,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任意選擇紀錄片,選擇性更多,個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據有關報道統計數據顯示,去年(2015年)我國手機網民約6.2億,互聯網普及率在50%左右。在網民最為期待和關注的視頻內容調查中,紀錄片總投票率第一,高達35%,超越日韓劇和美劇等,可見紀錄片已經漸漸脫離小眾,被廣泛的人群接受,市場發展前景較為廣闊。[2]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結合
互聯網的興起及普及,使得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在主流媒體傳播中的地位逐漸下滑。但不可否認的是,電視在傳播內容及傳播信息上仍有重要作用,是新媒體時代不可或缺的信息傳播途徑。所以,我們應提高對電視媒體方式的重視程度,重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結合,更好地促進紀錄片的傳播發展?,F階段,電視性能和質量不斷改造,人們觀看電視節目不再受信息干擾,視聽效果較好,有助于紀錄片實現跨文化傳播。
(二)多渠道傳播
手機APP是當前比較時興的媒體方式,很多媒體都投入到APP的開發與利用中,如網絡媒體、平面媒體和廣播媒體等。目前,視頻網站APP涉及的紀錄片內容較少。新媒體環境下,紀錄片APP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APP可以更好地滿足觀眾需求,傳播內容較細微。[3]開發的軟件更明確人們的需求,能為其提供更主流的內容,對新用戶來講是一次全新的視覺盛宴和體驗。
(三)鼓勵創新
新媒體時代在不斷發展,其為各大網站及媒體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行業市場競爭。很多網站為自身發展及獲取利益,不惜高價收買紀錄片,導致紀錄片在內容上同質化,不利于紀錄片的長久傳播發展。各大網站及媒體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獨樹一幟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創新。[4]視頻網站應對紀錄片內容原創自制,通過準確定位,了解大眾需求,對內容創新,使其充分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此為紀錄片傳播發展最好的解答。紀錄片內容自制創新過程中需充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及客觀性,利用互聯網、微博平臺資源的共享性特點,向大眾傳播深層次的信息,達到情感共鳴,使其自覺約束、規范自身行為,營造良好風氣。
新媒體時代具有自身獨特的發展規律及發展形勢,是對傳統媒體的更新、完善及補充,有助于全面提高媒體傳播效率及效果。紀錄片作為重要的影視藝術形式,更應乘著新媒體強勁之風,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多渠道傳播,鼓勵自主創新,促進自身的穩定發展。
[1] 易娟.淺析新媒體時代紀錄片的傳播與發展途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6(10):181-182.
[2] 侯悅.新媒體時代我國紀錄片傳播發展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09):154.
[3] 姬麗紅.基于新媒體時代的紀錄片傳播與發展[J].科技傳播,2015(18):8+2.
[4] 楊智慧.新媒體時代我國紀錄片傳播發展研究[D].鄭州大學,2014.
J952
A
1674-8883(2016)19-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