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丹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動畫作品中造型的夸張與變形
陳 丹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造型,為動詞、名詞,有塑造物體特有形象以及創作出的物體形象之意。何為動畫造型?動畫造型,是指利用夸張、變形、擬人等創作手法將虛擬的動畫形象可視化,將每一個動畫角色賦予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果說劇本是動畫的靈魂,那么動畫中的造型則是將動畫的靈魂賦予鮮活的生命。
動畫造型;夸張;變形
我們被一部動畫吸引時,其除了具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外,更多的是具有富有個性以及人格魅力的主人公了。甚至很多經典的動畫直接以主角的名稱來命名。比如1981年由上海美術制片廠制作的動畫片《九色鹿》;2006年由日本動畫導演今敏創作的《紅辣椒》;2001年由夢工廠出品的動畫電影《怪物史萊克》等。這些感人、生動、有趣的動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寫實、夸張和符號是動畫造型方式的三種類型。寫實的造型方式是依據自然形象的比例、形狀、結構進行客觀準確來刻畫的,而夸張和符號則是隨心而變,根據角色特點作幅度較大的夸張、變形處理,創造性和隨意性比較強。通過動畫造型中的“剪影法”可以很好地區別于三者之間的關系。例如,迪士尼經典動畫中漂亮、聰明的公主們;《灌籃高手》中帥氣、靈活的籃球飛人們,此類角色雖然在動畫或漫畫中形象鮮明,但都屬于比較寫實類的造型方式,人物特征相似,如果沒有比較具體的形象特征來塑造角色,如發型、體型、服飾等,只看造型剪影輪廓比較難分辨角色的具體身份。但經典的米老鼠、唐老鴨就不同了,此類動畫角色造型夸張、生動,每個角色都具有獨特且顯著的外形特征,如扁扁的大嘴巴、圓圓的大耳朵、大大的四肢等,即使只看角色的剪影輪廓也能很容易就分辨出角色,使觀看者印象深刻。
(一)夸張
夸張是指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對事物的某些特征有意地夸大或縮小的一種創作手段。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字形和發音都具有一定的玄妙,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口腔的發音去感受“夸張”,當嘴巴發出“夸張”這個音節時,可以感受到口腔打開的幅度越來越大,最后“張”字結束發音的時候,口型是完全打開的狀態,通過這個放大狀態,我們可以感受到“夸張”在名詞解釋中的“夸大”之意。
藝術來源于生活,出土于奧地利摩拉維亞的威倫道夫,是舊石器時代的雕塑作品,被人們稱為“原始的維納斯”。這尊“維納斯”不同于人們傳統審美的“維納斯”女神像,在造型塑造上著重展現了女性的性特征,也就是“維納斯”的胸部、臀部和腹部。創作者將雕塑的女性特征加以夸大,頭部、面部以及四肢部分則適當弱化,其目的就在于強調夸張,符合原始社會對于女性的理想追求,對生殖的崇拜。通過“原始的維納斯”這尊雕塑作品,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原始藝術家們已經懂得在創作中運用夸張這一創作手段來塑造藝術作品了。
同樣,夸張在動畫作品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動畫角色造型的創作上經常會用到夸張,當我們要去塑造一個角色時,會先按照角色原有的形象特征去描畫,然后根據需要強調的部位再進行放大或縮小。例如,由英國喜劇改編的動畫片《憨豆先生》中憨豆的卡通形象,創作者刻意放大了憨豆五官中的眼睛、鼻子、耳朵,強調了憨豆大大的腦袋和額頭,縮小的嘴巴、下頜,甚至簡化了下巴和脖子的結構,使其合二為一,形成一個整體的倒三角形。夸張后的憨豆先生相較于原本影視劇中的扮演者又多了幾分幽默和詼諧,極其逗趣而夸張的人物性格和外形特征,由動畫的手法表現后顯得淋漓盡致,這就是動畫造型中夸張的魅力所在。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動畫造型中夸張的概念,即通過對創作對象作出超出實際的擴大、縮小或變異的一種創作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突出角色性格特征,使造型更加生動。
(二)變形
在藝術創作中,夸張和變形往往是相互影響的。立體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西班牙畫家、雕塑家畢加索所畫的公牛(又名公牛的變形),在這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創作者將一頭公牛由最原始的寫實形象經過一張張的變形后,形成一張極簡形象的線條造型。這幅作品是畢加索歷時50天的脫稿創作,從創作者繪制的第一幅寫實的公牛形象到第十一幅,公牛外形的表現方式越來越概括,線條越來越精簡,到最后一幅時,公牛的造型只剩下寥寥幾根線條,但就是極其簡化的線條和變形的形體,卻精煉地表現了公牛的形與神。在藝術創作中,創作者按照自己的創作需求有意改變客觀事物的外貌常態,以創造具有藝術表現力的藝術形象。
在動畫造型中,變形則是借由改變創作對象原有的形態,使動畫形象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辛普森一家》是美國福克斯公司出品的一部動畫情景喜劇,這部超長的動畫片在20多年來有無數名人客串動畫形象,包括有政治名人、影視明星、音樂名人等。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就曾經在其中短暫客串過。創作者改變了以往夸張的黃色皮膚,保留了第一夫人的褐色皮膚,強調了她濃密的頭發和高高的顴骨,但是卻將她的下巴與脖子的結構弱化,變形簡化為一條線,嘴巴則直接“長”在脖子上,這一大膽的變形風格延續了《辛普森一家》創作者們一貫的詼諧而怪誕的創作,使得第一夫人客串的這一動畫角色不僅能很自然地融入動畫的其他角色當中,又不失去角色本身的外形特征。
夸張與變形在動畫造型中的運用主要有三種方式:局部的夸張與變形、整體的夸張與變形、服飾和道具的夸張與變形。
局部的夸張與變形,主要是指針對角色的某個外形特征進行放大和縮小,甚至是忽略的一種造型表現手法。比如針對角色面部具有特點的五官特征進行一定程度的夸張與變形,并相對縮小、弱化面部其他器官,以強調角色本身的面部外形特征。整體的夸張與變形,則是針對角色身體的形體比例或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比例關系進行放大或縮小、強化或弱化的一種動畫造型表現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同樣都是夸張與變形,但由于夸張、變形的形狀、部位、分量不同,所塑造的角色外形與性格特征也會有所不同。
動畫角色服飾、道具的夸張與變形相較于以上兩點有所區別,主要是為了襯托和豐富角色性格特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屬日本長篇推理動畫《名偵探柯南》中柯南所佩戴的紅色領結。領結作為服飾的配件,在流行文化中被視為有內涵的象征,一般是成人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才會佩戴,而柯南的紅色領結在服飾的設定上突出了兒童柯南既睿智又敏捷的思維特征。在偵破現場運用變聲器,則成了柯南隱藏身份的必要道具,為其變幻莫測的身份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
動畫作品正是有了豐富又生動的表現手法,才使動畫角色更具有藝術感染力,使觀眾印象深刻。但動畫作品中的夸張與變形并不是漫無目的的隨意擴大或者縮小、拉長或壓扁,更不能失去創作原型本身的造型特點與個性。把握夸張與變形并在動畫造型中進行合理運用是關鍵。筆者用一個字概括:勢,“勢”指的是勢頭、趨勢。“勢”在名詞解釋上本身就有姿態和事物變化的意思,有趨向之意,將“勢”字總結為動畫造型中夸張與變形的關鍵詞再合適不過。任何變形和夸張的形象都應遵循依據,突出對象本身的外形特征和性格特質,要想將夸張、變形合理、合適、合意地運用到動畫作品造型中,必須順勢而為,方能畫龍點睛。
[1]劉鳳.二維動畫中角色造型的趣味性塑造[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5):190-191.
[2]王東,楊柳.動畫中角色形象的夸張與變形[J].美術大觀,2010(7):126.
J218.7
A
1674-8883(2016)19-0190-01
陳丹(1981—),女,湖北武漢人,碩士,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