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源
(吉林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分析新常態背景下新聞如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郭義源
(吉林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輿論信息傳播更加便捷和迅速,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輿論的制造者和傳播者。輿論自由的環境下,真實、健康的輿論得以迅速傳播,而非理性的輿論傳播和表達也相對簡便、快速,加上新媒體的趨利性,很容易導致虛假信息快速擴散,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新常態;新聞;輿論導向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用戶激增,而移動4G的廣泛應用,手機也成為信息收發的重要端口,使人們獲取和發布信息更加便利。在大量的信息流中,難免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輿論。[1]而在輿論自由和新媒體的商業化環境下,輿論的導向容易出現偏差,把社會發展引入誤區。因此,探究新常態背景下新聞如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尤為必要。
(一)虛假新聞事件層出不窮
在當今環境下,網絡環境和新媒體的發展為人們發布信息和閱讀信息提供了便利。在海量的信息中,有些媒體為了博取關注,引發轟動效應,全然不顧及新聞的真實性,制造假新聞,引導人們議論,將輿論導向錯誤方向。
(二)多數媒體趨向娛樂化
現階段,電視、網絡等媒體為提高收視率,播放的內容逐漸趨于娛樂化。例如,在一些真人秀中,制作方刻意制造“沖突效應”,話題輿論低俗,傳遞扭曲的價值觀,在一些網絡劇的制作中甚至涉及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等。有的媒體在獲取受眾關注后,卻未發揮正確輿論導向作用,從一定程度上將社會輿論引導至錯誤方向。
(三)新聞媒介職能錯位
隨著新聞媒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有些媒體擔心失去受眾,刻意針對公眾期待的事件發布一些相似的信息或言論,博取關注,從而使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甚至有一些媒體采取不正當手段,在競爭中奪取優勢。比如一些工作人員沒有遵守新聞職責,未進行客觀報道,并利用一些敏感詞博取關注。例如,在“藥家鑫”事件中,對當事人使用“官二代”標簽追求點擊率,刺激公眾輿論,從一定程度上妨礙司法公正,阻礙社會法制建設。
(一)加強對各媒體的檢查和監督
對傳統的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都要強調正確導向問題,加強審查,實現審查監管的統一性。同時,相關部門要制定專項整治虛假新聞、虛假信息的制度標準,加強對虛假信息、虛假新聞的打擊力度,整治不良風氣。
(二)增強政治堅定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要正確解讀并踐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內涵和要求,明確工作責任和使命,把握輿論導向,引導好社會民眾的思想導向,堅持黨的政治方針政策,引導社會大眾走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的堅定性。
(三)加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建設
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的素質和職業道德直接影響引導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強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加強管理,根據新聞單位的性質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新聞工作者的采訪權利和人身安全,確保能夠理性、公平、客觀地處理新聞糾紛、新聞刑事案件等。另一方面,要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需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同時,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發揮奉獻精神,堅持新聞的倫理原則,抵制和反對“有償新聞”,杜絕假新聞等。
(四)把握輿論特點,正確引導輿論
輿論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一是輿論主要來源于社會大眾對社會問題的普遍關注,輿論能夠反映大部分社會成員對社會中一些問題的關注,包括社會風氣、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而新聞工作者需要堅持從群眾利益出發,立足群眾的關注點,才能夠堅持引導輿論。二是輿論具有多樣性,輿論在其運動過程中總是多種多樣的。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深化階段,不同群體間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多樣,因而輿論在不同的人群中將逐步顯現。[2]新聞工作要深入群眾中去,把握輿論的趨勢和走向,以便增強對輿論引導的針對性。三是輿論具有密集性,如果輿論在一定時間內未能有效地排解分流,就容易造成輿論擴散、輻射,形成“熱點”而受到普遍關注。因此,熱點引導是輿論引導的重點,對于熱點要進行分析,并促進問題得到解決,平衡大眾心理。四是輿論具有兩極性,即正向和負向,正向輿論主要是指正確、積極、健康的輿論,而負向輿論主要是錯誤、消極、有害的輿論。在輿論導向中,對于正向輿論要積極宣傳,擴大影響,而對于負向輿論要進行批判、抵制,消除其影響。
(五)通過監督類節目堅持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大眾媒體中開展監督類節目,針對輿論中的熱點進行跟蹤報道,注重曝光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民生相關的熱點問題,并公開管理者對民生相關熱點問題作出的積極反饋,提高民眾對社會管理者的信任度,同時提高群眾對新聞監督的依賴。展示監督類的新聞節目的積極作用,提高監督類節目的影響,通過監督類節目引導正確的輿論。
(六)提高引導藝術
輿論引導需要堅持導向的正確性,而宣傳報道方法將影響引導的效果,因此,新聞報道要改進報道方法,提高引導藝術。一方面,要抓好熱點、難點、疑點的報道。一般情況下,熱點、難點、疑點是社會某些矛盾的體現,是多種矛盾的聚合點,這類新聞往往是大眾普遍關注的,處理不當容易導致輿論失控,因而報道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該類新聞報道,要做到及時地釋疑解惑,指導群眾認清形勢,看清問題,提高群眾的認識,增進各方理解,平衡大眾心理,將輿論引導至正確方向。同時,報道時要做到全面、真實,避免片面報道。例如,在展示現代化建設成就的同時,要顯示存在的不足;而對于敏感的問題,不可隨意發言,防止發言不當造成誤導。
在輿論自由和新媒體商業化的環境下,輿論的制造和擴散更加簡單、迅速。如果輿論本身是正確、健康、積極的,其對社會就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也有錯誤、消極、有害的,其對社會則產生負面影響。作為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提高引導藝術、加強隊伍建設等方法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
[1] 梁瑜.如何在新聞媒體中堅持正確輿論導向[J] .科技傳播,2015(1):46-47.
[2] 魏霓.新聞監督中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意義[J] .新聞傳播,2015(7):30+32.
G210
A
1674-8883(2016)19-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