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文
(大連財經學院 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新媒體崛起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啟示
李明文
(大連財經學院 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雖然不像前幾年那樣火熱,但是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面對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還在沿用傳統老套的人才培養模式,出現了與媒體發展脫節的問題。面對新媒體技術發展的挑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該揚棄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重視傳授傳統編導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適應時代潮流,增強學生對新媒體的應用和實踐能力。
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社會及人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沖擊。廣電媒體由于受到新媒體技術的沖擊和影響,勢必會帶來新一輪的媒體改革,而作為廣電媒體人才輸入的主要專業廣播電視編導,也勢必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適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讓培養的人才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如果無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廣電專業的影響,那么廣電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將會落后于時代,從而不利于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設立之初,由于當時廣電傳媒正處于整改時期,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而當時高校設立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相對較少,導致人才缺乏,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進入21世紀以后,各大高校瞅準時機爭相開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其中以應用型高校和地方高校為主。目前,開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高校已多達數百家,這些高校為傳媒市場培養了大批人才。但是,編導專業的增多也隨之出現了很多問題,如人才趨于飽和,就業率普遍偏低;師資嚴重不足,多為年輕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等。
如今,新媒體強勢崛起,各高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也應該認清形勢的變化,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新媒體技術的繁榮發展結合起來,重新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走出一條適應新媒體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道路。
(一)以新媒體技術為導向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很多地方高校的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過大,定位過于寬泛,導致學得多而不精。其次,編導專業由于其招生多為藝術生,分數線較低,因此普遍存在學生理論素養偏低的問題。第三,很多高校編導專業教授的內容存在嚴重偏差,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學習偏少,導致學生對電視臺節目的制作與運營缺乏認知和理解。
面對眾多的問題,很多應用型高校積極應對,認真探索和思考如何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新媒體技術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是要完全摒棄傳統的編導專業教學模式,而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突破原有模式,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進行細分,細分的同時要注意與新媒體技術接軌,將新媒體技術融入教學當中,讓學生更加適應新媒體市場環境。
(二)人才培養與新媒體緊密結合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高校的廣播電視編導教學理論課時較多,實踐課時較少,而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的倫理和實踐課時更是少之又少。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肯定不能適應新媒體市場的要求。
面對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該調整相關理論和實踐課程,與網絡、手機、數字媒體等新媒體接軌。例如,讓學生更多地學習以新媒體為平臺制作編輯的音視頻,學習網頁的制作,學習新媒體技術和理論,從而適應和掌握新媒體技術的變化發展。
(三)強化師資,引進先進設備
師資問題是目前很多高校面臨的問題。一是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缺乏教學經驗;二是高校教師一般都是畢業后即到校任教,大部分都沒有從事過廣播電視媒體等相關工作,缺乏實踐經驗,而從事過新媒體工作的人就更是乏善可陳了。另外,設備問題同樣不容小覷。目前,很多高校普遍缺乏實驗設備,而且實驗設備的質量不高,在新媒體技術下催生的設備更是無從可見。
解決師資問題的對策。一方面,各高校應該加強對年輕教師的繼續深造和培養,提高其學歷和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在新媒體領域的相關培訓,特別是參加一些相關研討會和論壇,開闊教師們在新媒體領域的視野,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此外,鼓勵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相關傳媒單位進行實習,從而豐富自己的實際經驗。
解決實驗設備問題的對策。一方面,加大對實驗設備的投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惜花重金購買高端數字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系統,模擬廣播電視臺節目制作播出的標準,為學生的實踐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可適時建立新媒體實驗室,主要培養學生學習與新媒體相關的技術課程,如動畫制作、數字影視作品、網頁制作等。
(四)校內外實踐體系兩手抓
廣播電視編導的專業特色決定了該專業更加注重實踐。因此,在校內就應該建立起與專業相關的實踐體系,如成立影像工作室、新聞工作室、網絡廣播電視臺等團體組織,以這些團體組織作為學生實踐的平臺,凝聚學生團體的協作能力和向心力。特別是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的網絡廣播電視臺的設立,可以加大學生對新媒體的認識,并掌握新媒體的相關理論和技能。還可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視頻大賽,在比賽中提升老師和學生的專業技能。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還應該加強與校外相關企業的合作,特別是新媒體企業。強化實習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在真正的實踐中掌握實用性的生存技能,同時加強對新事物新媒體的認識和理解,開拓自己的視野,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媒體的強勢崛起雖然會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造成巨大的影響和沖擊,但廣播電視媒體絕對不會因此而沒落下去。相反,新媒體的沖擊恰恰成為廣播電視媒體改革創新的契機。因此,各高校在制定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該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的影響,確立與新媒體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這樣,才能提升專業和學生的競爭力,為專業的良性發展和學生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 李薇,雷璐榮.試論新媒體視閾下應用型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建設方略[J].新聞知識,2014(5):82-83+111.
G642
A
1674-8883(2016)19-0329-01
李明文,男,碩士研究生,大連財經學院法學院廣播電視編導系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