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騰
(洛陽中波轉播臺,河南 洛陽 471000)
數字音頻廣播的特點分析
李 騰
(洛陽中波轉播臺,河南 洛陽 471000)
數字技術正在快速進步,與之相應的數字音頻廣播也發揮了本身的價值功能。20世紀末,數字音頻廣播誕生,可以同步與電視聯播。數字音頻廣播設置了特定的兆赫頻段,現今的數字音頻廣播在總體上推進了廣播行業的進步。數字音頻廣播包含音頻數據,此外還包含附加文本、靜止的廣播圖像以及其他的傳輸業務。因此,有必要探析數字音頻廣播的具體方式以及特點。本文結合真實的情況,探究音頻廣播在日常運作中的具體應用。
數字音頻廣播;特點;具體運用
早在20世紀80年代,數字信號編碼就可以仿照電視信號構建立體聲,由此實現了聯播的性能。數字音頻廣播在產生后,獲得了快速的進步,目前已經構成了無線電的數字音頻傳輸方式。最近幾年,音頻廣播正在更新和完善中。具體傳輸信號時,可以選擇高效性的音頻及數字傳輸。[1]經過數字音頻的具體傳輸,輸入和輸出信號更加精確。當前,針對數字音頻廣播應當設置一致的信號標準,這樣做能夠從根本上推進音頻廣播的總體發展。
(一)帶內共信道的廣播
在數字音頻的廣播中,帶內共信道的傳播方式可以運用于模擬節目或特定的數據信息。但在傳播時,模擬設備較易遭受來自數字信號的其他干擾。某些情況下,這種干擾是很大的。但是,若選擇了接收數字信息的設備,就可以排除接收機引發的其他干擾。在同一階段,廣播系統能接收不同的兩類信號,因而有必要適時處理原先的數字信號。經過處理后,才能夠從根本上減低功率,并且確認排除了接收信號時的干擾。[2]
從本質上看,帶內共信道的新式廣播方式融合了差異性的傳播頻率。例如,共信道廣播能夠融合200千赫的頻譜間距以及400千赫的寬帶頻率。在電臺傳播時,設置了400千赫的保護頻帶。這樣做就能夠消除干擾因素。相比兩邊帶的100千赫頻率,共信道的帶內頻率可以選擇200千赫的中間頻率。綜合來看,AM寬帶可以獲得額外25分貝的傳輸頻率。
(二)Eureka 147
從運行方式看,Eureka 147具備了更強的綜合性。這是由于Eureka 147可以用來合并處理多數的信號,因此能夠重疊傳輸頻率以及傳輸時間。經過重疊處理,在接收差異性的信號時就可以避免更多弊端,確保接收的高效性。同時,這種傳輸也不會漏掉任何信號。Eureka 147設有獨立的編碼,這種編碼能夠適用于各類數據,其中包含音頻信息。音頻廣播包含了整合的復用器,能夠有序處理多信道的信息。
形成數字音頻信號的過程中,可以融合正交相移鍵控以及正交頻分復用的不同方式。經過調制的作用,共同形成了精確的廣播信號。經過選擇特定的廣播集,調諧器就能夠接收實時性的廣播信號,處理成可以識別的數字形式。[3]經過濾波轉換以及數字變換,可以調制差分脈沖的自適應編碼,同時也更加便于快速傅氏變換。在確定信號頻率后,經過后續的時間處理,進入解碼的具體步驟中。
對于共信道的音頻系統,有必要專門予以限定。具體而言,共信道系統需要確保符合數字廣播的特定標準,允許多模式地接收信號。與此同時,在構建信道規劃時也需要考慮到綜合的測試標準、時間表、選擇系統等要素。數字音頻廣播具備移動接收的實時性,音質相對較好。從功率角度看,數字音頻廣播因此也能適用于多樣的傳輸環境。具體來看,數字音頻廣播體現為以下特性:
(一)帶內共信道的特性
如果選擇了帶內共信道的音頻數字廣播,則不必再去調整現有的接收機。帶內共信道能夠接收各類模式的模擬信號,然后輸出精確的廣播信號。相比于其他方式,共信道廣播能夠節省日常運行中的高額經費,與此同時,還能調控自動頻率。這樣做就能夠排除干擾性的外界噪聲,靈活實現模擬信息以及數字信息的互換。針對帶內共信道的具體方式,需要預先設定一致的標準。若要發揮具體的廣播作用,那么先要保證帶內共信道能夠適應現有的廣播標準。對于信道信號,帶內共信道的方式可以接收多類的不同信號。[4]
從現狀來看,相關人員有必要構建時間表,在此基礎上相應地選擇必要的測試標準以及傳輸規劃。對于數字廣播,重要的性能即為移動式的實時接收。確保廣播接收的實時性,就更加便于接收優質的音頻信號,進而確保最佳的廣播音質。在各種環境中,帶內共信道廣播都可以適用。這是因為,音頻廣播并沒有設置過高的發射功率。
(二)Eureka 147的特性
從標準模式角度看,數字音頻廣播應當調控于3吉赫的接收頻率,并且設置96ms的幀間時間。在標準狀態下,可以設置375赫茲的載波頻率。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混用有線衛星及其他類的傳輸,對此可以設置24ms的幀間時間以及2吉赫左右的標準載波頻率。在廣播傳播時,數字音頻具備了特定次序的固定碼排列,具備每秒鐘2.3兆比特的信道容量以及1.5兆赫的寬帶。
在原有模式中,傳播信息時可以選擇相同載波,無線電臺對應著不同的載頻。具體工作時,各類頻寬并不會彼此干擾。但如果設置了較窄的頻帶寬度,那么就會形成多徑效應。為了避免干擾,可以視情況加設安全帶。選擇數字音頻廣播的新傳輸方式能夠填補原先的傳輸缺陷,頻譜效率因此而獲得提高。在分隔頻率的方式下,接收到的信號也不會衰落。由此可見,Eureka 147能夠保持最優的傳輸實效,同時也提升了覆蓋率。廣播接收機能夠實時獲取相對固定的頻率,選擇這種流程來接收節目信號。
IBOC即帶內共信道廣播,它適應了多頻段的調頻。初期在研發時,帶內共信道可以簡稱FM的頻譜擴展系統。數字載波能夠經過頻譜擴展而形成,這種情況也避免了載波影響。帶內共信的廣播設置了并行的比特流方式,因而也降低了系統中的傳播速度。同時,帶內共信系統還能夠用來調制或者加載比特流。系統選擇了編碼技術,正交頻分復用的具體方式能在短時間內消除載波干擾。[5]
帶內共信廣播能夠分離多頻率,具體在分離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正交頻分復用的做法。經過頻率分離之后,就能夠在總體上改進實時性的接收實效。從目前來看,帶內共信廣播通常選擇AM和FM這兩類頻帶,同時也具備了模擬傳輸信號的傳輸性能。針對數字信號,數字音頻構建了混合式的傳輸系統,因而能夠廣泛予以運用。目前,常見的帶內傳輸包含了全數字的帶內傳輸,能夠固定接收廣播的用戶。數字音頻廣播還能夠憑借相關設備以及頻譜空間,節省更多的音頻資源,進而創造更優的經濟實效。
Eureka系統的制定在根本上是為推進音頻廣播的相關技術進步。在20世紀末,Eureka的系列系統就被視作標準的通用廣播,各類用戶都能夠適用。數字音頻廣播構建于數字技術的特定基礎上,包含了糾錯編碼、數字調制、數據壓縮的系列方式。對于有待處理的某一信號,也可高效予以完成。在壓縮技術的方式下,數字廣播還能夠表達特定的數字碼,具體設置為二進制的數字信道,這樣做更便于傳輸信號。
從誕生開始,數字音頻廣播就設置了傳輸信號的指標,現今已相對完善。相比于其他方式的廣播傳輸,數字音頻具備了更優的廣播性能,同時也可用來支持全方位的傳輸,如文本傳輸、圖形以及圖像的綜合傳輸。在傳輸音頻數據時,數字音頻廣播能夠選擇實時的傳輸流程及方式。然而截至目前,數字音頻廣播仍沒能達到真正的完善,有待長期的摸索和改進。在未來的實踐中,相關人員還需要不斷歸納經驗,從根本上提高廣播傳輸的實時性和精確性。
[1] 常健.數字音頻廣播的特點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2):81-82.
[2] 邱芬.數字音頻廣播中的幾項關鍵技術[J].廣播電視信息,2012(09):77-79.
[3] 王立元.數字音頻廣播的特點[J].西部廣播電視,2015(08):172-173.
[4] 李媛媛.淺談當前數字音頻廣播技術的方式和特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6):66.
[5] 徐俊,萬兵.淺述數字音頻及其嵌入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的應用[J].視聽,2013(12):90-92.
TN934.3
A
1674-8883(2016)19-0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