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伴春
(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 司,北京 100038)
國內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馬伴春
(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 司,北京 100038)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這一方面為人們搜尋、處理信息數據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對一些行業產生了沖擊,其中對傳統出版行業的沖擊較為明顯,由此對搭建數字出版平臺提出了要求,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情況將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因而應加強對有關這一問題的研究。本文介紹了數字出版平臺的含義與特點,分析了當前國內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就國內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數字出版平臺;現狀;發展趨勢
盡管在當前的出版行業中,傳統出版仍然占主導地位并將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這一地位,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需求的變化、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內的傳統出版業已經在激烈的競爭中積極發展數字化出版業務,努力做到將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相融合,實現自身業務結構的整合與發展轉型,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迎接市場考驗,進而使得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正如新聞出版總署科技與數字出版司副司長季守利認為:數字出版的本質就是平臺化、規模化。[1]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和發展是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相融合的主要實現途徑之一。
新聞出版總署在《關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文件中指出:“數字出版是指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內容編輯加工,并通過網絡傳播數字內容產品的一種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為內容生產數字化、管理過程數字化、產品形態數字化和傳播渠道網絡化。”這是目前為止官方對“數字出版”概念最為全面和完整的闡述。[1]而數字出版平臺則是指利用各種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數字出版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網絡平臺。
數字出版平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數字出版平臺的服務對象有內容生產者、終端讀者等不同客戶群體,從而形成了雙邊市場結構;其次,數字出版平臺的主要業務是對數字出版產品的經營;此外,數字出版平臺在角色上具有非固定性,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平臺與內容提供商之間的角色轉換;最后,在數字出版平臺的用戶之間具有比較明顯的交叉網絡外部性。[2]
(一)發展現狀
1.數字出版行業的整體概況。隨著網絡技術、移動終端等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改變,在線閱讀、終端閱讀漸漸超過了對實體出版物的閱讀,這為數字出版提供了廣泛的受眾群體和盈利空間,從而使數字出版行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形成了較大的產業規模,并且日益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技術提供商、渠道提供商以及傳統的出版社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涉足數字出版的行列中來,數字出版正在不斷發展壯大。此外,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城市還形成了數字出版產業集聚區,反映了數字出版行業的迅猛發展勢頭。[3]
2.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現狀。數字出版平臺作為數字出版行業的一個重要的網絡平臺,已經得到各方的重視,雖然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數字出版平臺仍然被北大方正、書生公司、超星、中文在線、同方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等幾家大公司占有,但各種中小規模的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也如雨后春筍且生機勃勃。
當前國內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主要呈現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由內容生產者即傳統出版機構建立的數字出版平臺。目前我國各大出版集團基本都建立了門戶網站,在數字出版領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一些出版社也新建或改進了原有的網站,再原有只提供本社介紹或內容簡介等簡單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本社出版物的電子版閱讀,雖然并不完善,但也使各個出版社向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
第二,由渠道商建立起來的數字出版平臺。該類型平臺中較有代表性的是由通信運營商建立的移動閱讀平臺,如三大移動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的閱讀基地,此類平臺能充分利用移動網絡的優勢,為用戶提供移動終端的良好閱讀體驗,可以很好地迎合用戶的需求。
第三,由技術提供商建立的數字出版平臺,也是國內最早建立的數字出版平臺。包括運用終端技術建立的漢王電紙書內容平臺、運用數據庫技術建立起來的同方知網等數據庫平臺、以原創網站為基礎建立的云中書城平臺等,該類平臺在我國發展最早,且具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因而在功能設計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特色,能夠適應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因此在數字出版平臺領域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3]
(二)數字出版平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內容資源相對缺乏、質量有待提高。豐富的內容資源是數字出版平臺得到良好發展的基本前提,就目前我國已有的數字出版平臺而言,從總體來說,內容資源仍處于較為匱乏的狀態,大型的綜合數字出版平臺因版權和合作原因,導致內容收錄不全,在縱向(時間上)和橫向(學科、種類上)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且對所獲資源的加工深度和加工精細度不夠;小型的數字出版平臺則受到技術、資金、渠道、人才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所獲得的內容和對內容的處理程度上存在更大的缺失,從而影響了終端用戶的閱讀和使用體驗。
2.缺少完善的法律機制。目前我國雖然已經在國家和政策層面給予了數字出版高度的重視,但是在數字出版版權的保護方面仍然缺乏較為完善的法律機制,有關法律條文的制定具有滯后性,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盜版行為,且不利于數字出版平臺內容的獲得和保護,直接影響了數字出版平臺的質量,使得數字出版平臺運營者的利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
3.競爭激烈。正如前面“數字出版平臺的發展現狀”中所論述,目前的數字出版平臺市場,是呈現以技術領先的幾家大的出版平臺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后來發展的中小數字出版平臺后來居上的趨勢。對于大型數字出版平臺運營商來說,更多中小型數字出版平臺的介入將結束它們對市場的壟斷,為其生存和發展帶來危機;對中小型數字出版平臺運營商來說,面對大型數字出版平臺的絕對優勢,它們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并取得預期的收益,還有待驗證。
(一)內容資源海量化、分類化、加工精細化趨勢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了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未來的數字出版平臺將提供數量龐大的內容資源,同時需要對海量化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分析與處理,并制定相關分類標準、細化資源類型,對內容資源進行深度的加工處理,采用完善的標引方式和檢索技術,從而使用戶能夠更方便地獲取資源且能獲取到需要的資源,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二)品牌化趨勢
數字出版平臺市場競爭激烈,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各個數字出版平臺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未來的運營商將加強對數字出版平臺品牌的打造,突出其在特定領域的優勢,利用大數據和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精準劃定目標客戶群體,有針對性地為自己的目標群體制定具體的規劃,從內容、界面、操作到各種服務都針對目標客戶群體進行,打造自己不同于其他數字出版平臺的特有品牌,從而搶占用戶資源、獲得忠誠用戶。
(三)各種模式聯合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數字出版平臺雖然已經得到廣泛的重視和極大的發展,但是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內容供應商、渠道商、技術供應商各占一隅,各自埋頭發展自己的數字出版平臺。雖然他們各有各的優勢,卻也各有各的不足,內容供應商有豐富的內容資源,但缺乏成熟的技術和廣泛的渠道;技術供應商擁有先進的技術,卻缺少豐富的內容資源和良好的渠道。因此為了使數字出版平臺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內容供應商、渠道商、技術供應商聯合發展成為必然的趨勢,各自發揮優勢,互補不足,才能使數字出版平臺在出版行業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為數字出版平臺的搭建與發展創造了機遇,當前我國數字出版行業發展迅猛,但在數字出版平臺的搭建與發展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未來應充分考慮這些問題,結合實際制定發展策略,從而實現數字出版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1] 2013年數字出版的定義與5大特征[DB/OL].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1307/128381.htm,2013-07-26.
[2] 季守利.數字出版平臺:產業發展的“樞紐”[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01-05(005).
[3] 張立,湯雪梅.數字出版資源平臺綜述[J].現代出版,2012(01):35-39.
[4] 劉社瑞,程繼忠.數字出版平臺多維價值探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3(02):260-263.
[5] 陳海龍.數字出版平臺與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14):21-23.
[6] 外研社數字出版平臺項目組.從源頭開始的數字化:數字出版平臺項目[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4-12-30(054).[7] 厲衍飛,劉培一.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平臺發展的分析與建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33-737.
G237.6
A
1674-8883(2016)24-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