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青
(河北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探索
夏 青
(河北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本文介紹了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的改革策略。
全媒體;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探索
現階段,高校對于播音主持認識不足,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播音主持的教學工作。以下將對多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進行探索。
(一)高校對于播音主持認識不足,教學效果不理想[1]
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媒介和媒體,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加大,公眾對于播音主持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很高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這對于播音主持的學生來說既面臨著很多的機會,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學習播音主持最主要的是要具備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專業特點,但許多院校對于播音主持認識不足,不夠重視,在教學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雖然近年逐漸開設了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課程,如即興口語表達、口語傳播等,但由于開設時間過短、教學經驗不足,導致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學生在面對鏡頭時會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則會嚴重影響后續主持環節的正常進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和控制力。
(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播音主持的教學工作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播音主持行業的不斷發展,公眾對播音主持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播音主持教學的需求。在傳統的播音主持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形象氣質、語言發音、語言表達、模擬主持等幾大環節的培養,并結合視頻、音頻進行親自示范。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比較被動,學習效率不高。新媒體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主持人過去的舞臺形象、說話方式、采訪模式等,使得主持人在舞臺上表現得更加放松、自然。但由于高校對播音主持重視度不夠,未能根據新形勢制定出新的教學模式,沒有完善新的課程體系,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現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無法培育出真正適合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
當前全媒體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公眾由過去被動地接收信息,轉變為主動發布信息,提高了公眾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國內許多高校為了適應全媒體的到來創新了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對于全媒體時代的適應能力,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太大的提升。可以看出,國內的高校僅僅創新教學模式是不夠的,要全面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以適應全媒體時代對于播音主持的要求,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2]
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根本目的是通過設立一些特定的情景場合,讓學生在這種場合下進行主持、采訪等,使學生慢慢適應舞臺環境,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舞臺控制力,這還有利于學生了解當前播音主持的新形態,幫助學生盡早體驗未來的工作狀態。[3]在具體的課程設計方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第一,在進行情景模擬教學的時候,老師要事先選取幾個不錯的新聞素材讓學生進行編輯整理,編輯好了以后,讓學生通過現場模擬播音主持將新聞傳達給聽眾,并結合新聞內容進行模擬采訪,使學生切實掌握播音主持工作的基本流程,增強學生對播音主持工作的真實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3]第二,播音主持人通常都有自己的主持風格和特點,[4]而風格和特點也是一種展示自己能力的表現形式。尤其在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特點,有利于進行自我推銷,加深觀眾對主持人的印象。因此,學校在開展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自我發展,并善于發現學生的優勢,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比如有的學生聲音條件特別好,在教育時可重點往播音主持方面培養;有的學生性格活潑開朗,則可以往新聞采訪方面培養,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出具有鮮明主持風格和特點的人才。第三,鑒于全媒體時代對于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能狠抓專業知識而忽視了自身素質修養的提高。優秀的播音主持人通常通過自身的文化修養和人格魅力去感染觀眾,[5]而要達到那樣的高度,就必須重視自身的文化積淀,不斷充實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切實夯實自身的綜合素質修養。第四,加強普通話練習,打牢播音主持專業基礎。擁有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是播音主持人的基本要求,通過科學、系統的口語發音練習來不斷提高音準,切實練好普通話,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全媒體趨勢下,高校應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如設定具體的情景場所讓學生進行訓練,并采取普通話練習等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1] 蔡昕蘊.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 徐川.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研究[J].大眾文藝,2013(19):210.
[3] 馬樹聲.高職院校主持與播音專業應對全媒體時代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5(10):16-17.
[4] 楊錫.全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養與創新探析[J].考試周刊,2015(75):157.
[5] 羅藍.全媒體時代我國新聞類播音員主持人培養模式研究[D].暨南大學,2015.
G642
A
1674-8883(2016)24-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