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昀
(重慶大學 新聞學院,重慶 40 1331)
個人微信公眾賬號運營分析
——以公號“三表龍門陣”為例
周 昀
(重慶大學 新聞學院,重慶 40 1331)
微信公眾號因其精準的用戶推送、高度針對性的傳播方式,成為各行各業獲取和拓展新用戶的陣地。本文以微信公眾賬號“三表龍門陣”為例,探索運營個人微信公眾賬號的策略,為投身自媒體的個人提供參考,實現個人自媒體的良好運營。
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內容;運營
社交網絡的井噴式發展,讓傳播變得更迅速而有效率。截至2015年8月,微信公眾賬號的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并且每天以1.5萬的數量增加,公眾號日提交超過70萬條推送信息,各微信賬號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當然,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因“羅輯思維”名聲大噪的羅振宇以及被戲謔地稱為“2016年第一女網紅”的papi醬等,都是閱讀量“100000+”,成功實現商業變現的代表人物。
然而,個人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要想在千萬的競爭者中殺出一條“血路”,除了要面對閱讀量、持久關注度等來自受眾最直接的考驗,更面臨著定期更新優質內容、與用戶有效互動等來自運營者自身的考驗。本文結合微信公眾號“三表龍門陣”的運營情況,分析其推送內容的特點,進而探索出適合個人微信公眾號運營的道路。
“三表龍門陣”(sanbiao1984)是機具個性色彩的自媒體,它的運營者李煥新最初是著名的IT評論人,曾與搜狐IT聯合推出首檔科技自媒體評書動畫。“三表”源自“表里如一、一表人才、人如其表”的自我調侃,“龍門陣”則暴露了他惡搞的精神內核。該公號以文字評論互聯網熱點事件為主,其微信功能介紹為:負責吐槽一切!互聯網大噴壺,大嘴善噴,噴天下可噴之事。可謂言辭犀利,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后逐漸發展為文字與個人視頻相結合的呈現方式。2013年5月9日,“三表龍門陣”推送了第一篇文章,2015年2月28日,該公號開通了贊賞功能,截至目前,總共有400篇文章左右,平均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在20000左右,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該微信公眾賬號界面底部有三個菜單,用戶可以點擊菜單收到三表預設的回復,三個菜單分別為“隔夜槽”、用戶點擊就可查閱往期推送的“翻我牌”、可聯系運營者進行合作洽談的“視頻秀”,點擊就可以查看趣味模仿視頻。三表龍門陣最初由三表獨立運營,后逐漸演變成團隊運營,三表仍是公眾號的核心,內容永遠是第一要素。
(一)選題吸睛,緊跟互聯網熱點
互聯網打開了一道道閘門,讓信息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信息轟炸讓人眼花繚亂,用戶看似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在知覺與判定上,每個人都受到來自其他個體意見的影響。選擇時事熱點類帶有普通大眾共同經驗的主題,更容易引發大眾的關注。縱觀三表的文章,無一不跟當下互聯網的熱點相關,如《如何優雅地處罰開遠光燈的混球》《這三點害慘了樸槿惠》《我為藍瘦感到難受》《百鳥朝鳳,下等人的上等堅持》等。
(二)堅持原創,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2014年4月,三表成立工作室。不過,三表認為自媒體應該是個人觀點的表達,團隊并不會掩蓋他的個人特色:拿中國互聯網開刀,調侃互聯網熱點,反通稿、反程式化,力求原創。推敲每一個字眼、尊重每一個讀者是三表行文造字和態度方面的要求。三表曾在自己的一篇推送中提到“自媒體沙文主義”,他表示,盲目使用自己的話語權,對不了解的事物肆意發表觀點并奉為真理,將自己所能認知的狹窄范圍視為世界就是“自媒體沙文主義”。不被熱點綁架,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發表有意義的內容,是三表一貫遵循的原則。例如,在《如何優雅地處罰開遠光燈的混球》中,三表就表示我們應放棄同態復仇的舊俗,形成一種共識,把懲罰的權利讓渡給公權力部門。
(三)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化
面對既定的公關模式和軟文模式,自媒體人往往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氣。作為人不夠立體,俯于案頭,忘了其實還有聲、型、演。當社會認為自媒體人只能干案頭寫作的工作時,也就只能有這樣的需求了。如果自媒體人展示出更多的可能性,那么機會就會更多。2013年10月15日,三表推出第一則短視頻,并表示以后將花更多的精力在脫口秀上,力求在自媒體表現形式上作出有益的探索。三表還特別喜歡cosplay,據不完全統計,三表扮演過的人物有已經超過25位了,其中不乏唐嫣、斯巴達、王尼瑪這樣的夸張造型,也會在視頻結尾貼上自己演唱的歌曲。雖操著一口不太正宗的普通話,但所有視頻都由他親自配音,個人風格鮮明。
(一)強調個性,堅持原創
自媒體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覆蓋的行業也非常廣泛。因此,找準定位去深耕細作才能形成特色,吸引更多鐵桿讀者,增強用戶黏度。影響力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不能持續輸出精品內容的微信公眾賬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適者才能生存。三表龍門陣微信賬號開設至今已有3年多的時間,其定位一直是“吐槽互聯網熱點”。三表的內容更新沒有固定的規律,有時一天一篇,有時三四天一篇,但每篇的內容都是優質的。在三表看來,優質內容要么是給人啟發引起共鳴,要么能補給讀者認知缺陷。
(二)注重體驗,強調互動
三表曾說,他“賣的不是深度,而是閱讀體驗”。從發表文字評論,到脫口秀短視頻,三表推送內容的形式一直在不斷地更新變化中,從內容的選擇到頁面的編排,都十分注重用戶體驗。現在的編排風格以簡潔舒適為主,文章開始部分貼上視頻,并附上標志性的slogan:以【壓根不像】為最大看點的三表龍門陣又來了。隨后再貼上視頻的文字版,文末附上廣告,沒有花里胡哨的配圖,簡潔整齊。在文章的留言區,三表也會貼出部分讀者的留言并回復,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評價,三表都會將其展示出來,和讀者進行互動。
(三)善用手段,促進傳播
關于種子用戶的積累,“三表龍門陣”主要來自自媒體大V的推薦,如有自媒體界蔡康永美譽的“小道消息”運營者馮大輝先生就給他帶來了大量種子讀者,然后依靠優質的內容產生口碑效應,口口相傳,也積累了大批種子用戶。2014年,三表加入了WeMedia自媒體聯盟的“自媒體扶持計劃”,截至2014年9月,該聯盟成員微信公眾賬號已傳播覆蓋超過3000萬中高端人士,這也是三表積累忠實讀者的重要渠道之一。
總的來說,想要運營好一個微信公眾號,首先要找準定位。做哪方面的內容、吸引什么樣的用戶、形成怎樣的風格,都需要運營者有一個清晰的設想和詳細的規劃。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內容的原創性、獨家性和時效性,因為優質內容才是公眾賬號立足的根本。所以,運營者應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知識儲備,認真做內容。其次,要注重與訂閱者的互動,在互動中不斷改進推送內容的編排風格,嘗試內容呈現的多元化。一個優秀的微信公眾號應該集較高的辨識度、獨立性和正確的三觀于一體。
[1] 劉虹岑,張志安.微信自媒體玩法觀察分析——以WeMedia自媒體聯盟為例[J].傳媒評論,2014(07):39-42.
[2] 王莉.自媒體時代“社交化閱讀”的版權保護[J].新聞知識,2015(11):11-13.
[3] 宋易康.試析微信公眾平臺在媒體營銷中的特點、優勢及其問題[J].東南傳播,2014(03):101-104.
[4] 汪嫣冉.微信公眾號運營中的問題和對策[J].新聞世界,2016(04):76-78.
G206.2
A
1674-8883(2016)22-0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