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龍飛
(安陽師范學院 傳媒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探析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方法
武龍飛
(安陽師范學院 傳媒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媒體生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播音主持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媒體對人才的需求。我們只有與時俱進,主動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適應全媒體時代對傳媒人才的要求。
播音主持;全媒體;教學方法;變革
全媒體時代的來臨讓我們重新審視了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方法。新的媒體環境要求我們跳出原來以廣播電視媒體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讓我們重新思考全媒體背景下究竟需要怎樣的傳媒人才。這不但有助于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健康發展,而且為專業人才選拔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有利于向廣播電視和新媒體輸送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授課目前多采用大課教學與小課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學生一般按班級集中在一起上專業基礎理論課,由教師講授專業理論知識和練習方法。專業大課的重點是講授理論,闡述相關章節的原理。在大課當中,一般也不是單純地講授,也會將小課的教學模式部分應用在大課過程中。上課時,教師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理論知識,還會讓學生把講解的方法和技巧在課堂上進行練習,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指導,為小課訓練打下一些基礎。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所學章節的內容,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在學習的同時消化知識,加強了教學效果。與大課相配合的小課教學,一般是分組進行。每個班級的同學分成若干小組上課,每組以10~15個學生為宜。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很好地輔導每一位學生;學生在訓練時,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向教師請教,在課后也能有針對性地復習與練習。小課教學不再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方法,而是綜合運用實踐法、示范法等教學方法。小課教學并不是學生單獨上課,而是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交流。在上課的過程中,這種交流和互動可以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專業小課的教學與考核不統一
小課教學需要分組進行,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相對于大課教學,小課教學需要的專業教師數量要多一些,往往不是一個老師教這門課,而是幾個老師同時講授一門課程。這樣的弊端就是授課的內容不夠統一,各個教師各自為戰,在教學進度、教學方法、訓練內容方面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導致大課與小課的配合效果不夠理想,各個教師之間的協調配合也不夠完善。在期末考試中,往往考核的方式也有很大區別,造成教學效果不夠統一。
(二)學生主動學習動力不足
在播音主持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較多地講授教學,小課沒有與大課很好地區別開來。在教學方法上,示范播讀占的比重又比較大,對學生創新之處沒有加以鼓勵;在一些稿件的細節處理上,對學生的要求過于教條。這種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獨立思考,影響他們獨立創作能力的提高,導致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不足。也容易讓學生養成依賴心理,導致他們只重視語言技巧,忽視了朗讀的重點是以情帶聲。
(三)對教學設備的使用和配置還不夠合理
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很多院校的播音主持專業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專業教室,配備了各種錄音錄像設備。這讓播音主持專業的實驗實踐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很多院校對機器設備的合理使用和配置還不太合理,機器一旦出現故障,由于缺乏專業的維修團隊,維護的時間就會比較長。還有的設備功能很強大,但是院校對設備功能的挖掘還不足,沒有充分用好現有的設備和儀器。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
(四)課堂教學與課下練習存在斷層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本來得到了糾正,但是在后來的教學中,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經過調查發現,有些同學只在課堂上進行了訓練,課下沒有很好地鞏固和提高。不良語言習慣的糾正和提高,是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課下積極練習,才能使發聲器官逐步形成正確的習慣和記憶。還有的同學在假期當中,也出現了語音面貌的變化。很多學生在寒暑假返回家鄉,就說起了當地的方言,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使之前取得的訓練效果削弱了。
(五)新媒體技術欠缺
新媒體就是指在新的技術支撐下形成的媒體形態。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包括數字電視、網絡視頻、移動電視、觸摸媒體等。新媒體在社會進步、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受到人們較多的關注,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普及,社會對傳媒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課教學、小課指導以及課外實踐的模式是目前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們的播音主持教學基本是根據以前的媒體生態,主要面向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培養人才。然而,新媒體的出現和迅速發展,要求播音員和主持人的交流方式有較大改變。在現有的播音主持教學模式中,對新媒體的使用還不夠多,對新媒體技術如何服務于教學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沒有形成比較完備的體系和架構。
(一)培養學生獨立創作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實施啟發式教學,增強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思考、獨立創作的能力,注重傳授方法,對稿件的播讀和處理不要限制得過于單一。同一篇稿件可以有多種處理方法,要鼓勵學生挖掘稿件的真情實感,提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會面臨各種類型的稿件,面臨多種類型的主持或者配音。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進行獨立有聲語言創作的能力,為其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增強適應能力打好基礎。
(二)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融合多種功能的新媒體逐漸產生了。新技術的發展使傳統媒體經營模式和運作流程的變革成為一種必然,這也是當今社會媒介生態下媒體發展的需求。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用新的思維構建新的課程體系,樹立大傳媒的概念,培養具備多種技能的采、編、播復合型人才。要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可以勝任多重崗位。
(三)引入項目教學
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要,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目前,很多院校引入了項目教學的內容。所謂項目課程,就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播音主持專業加強與媒體的交流,比如與一些電視臺的頻道或者傳媒公司深度合作,把課堂教學與媒體工作任務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親身感受一線工作環境,在真實的工作任務中去鍛煉和提高。
(四)用好新媒體技術,開辟第二課堂
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播音主持專業也應該充分擁抱新媒體,用好新技術,讓這些新事物為教學服務。例如,目前深受歡迎的網絡電臺,像喜馬拉雅電臺、荔枝播客等,都是很好的有聲語言傳播平臺。我們可以配合相關的課堂教學,開設播客平臺,與其他院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師生交流互動。教師也可以在網絡平臺與學生互動,及時點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利用新媒體平臺去推廣我們的播音主持作品,搭建新媒體播音主持教學的實踐平臺。
要想從教學方面入手,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播音主持專業優秀人才,就要立足于全媒體發展的現實,主動調整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我們的教學手段,培養出適合全媒體時代的高素質傳媒人才。
[1]申小龍.語言與文化的思考[J].新華文摘,2013(04):27-28.
[2]鄭藝.口語傳播視野下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方法創新[J].新聞傳播,2014(10):95.
[3]祁博,劉恒鑫.國內本科院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方法及存在問題[J].藝術教育,2015(10):41.
G222.2
A
1674-8883(2016)16-0341-01
武龍飛,男,河南安陽人,主要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