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 300221)
關于新時期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途徑探討
劉 暢
(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 300221)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新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運用,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傳統電視媒體在日益發展的新媒體環境下,受到巨大的挑戰與沖擊,想要繼續發展,只有積極與新媒體融合才是唯一出路。本文對傳統電視媒體所面臨的困境進行了簡要敘述,重點探討了新時期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途徑。
傳統電視媒體;新媒體;融合
傳播技術的更新換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傳統電視媒體和各類新媒體的“融合”實踐。“媒介融合”無疑成為目前媒介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媒介現象也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新時期,對于傳統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價值要予以正確看待,采用合理的方式發揮出兩者的優勢,讓報媒和新媒體和平共存,攜手共進。
智能機的大量普及不但讓收視終端的數量大幅增加,也讓多個“自媒體”不斷涌現出來,電視的“壟斷霸主”地位搖搖欲墜,人們已不再受制于傳統電視臺的排播計劃,選擇趨于自主化、多樣化,過去“強制式”“植入式”傳統電視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
首先,收視時間減少。根據相關統計,目前人們已減少了收看電視的時間,更多的時間用于網絡或其他新媒體。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有6.88億網民,互聯網普及率也達到50.3%。
其次,電視受眾年齡層偏高。當前,電視對年輕一代來說已無較大興趣,他們的興趣逐漸轉移至網絡和相關新媒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電視節目與手機、平板電腦之間,往往更傾向于后者,在許多年輕人家中,電視已淪為擺設,選擇看“電視”的受眾群年齡普遍偏大。
再次,廣告客戶流失。過去的廣告市場幾乎被非常強勢的傳統電視媒體所占據,電視媒體經營的主要來源也多為廣告創收。但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受眾陣地發生偏移,如互聯網與各類新型的媒體平臺成為廣告新的集聚地。“電視大佬”的市場蛋糕正逐漸被具有低成本、大影響力和快傳播速度優勢的新媒體廣告所蠶食。
目前,隨著新媒體的快速崛起,電視欄目要與新媒體融合,構建全媒體權威的信息平臺,揚長避短,尋找新的突破。
(一)同新媒體進行聯動報道,打造權威信息平臺
傳統電視媒體在與新媒體的聯動過程中應注意分工明確,實現優勢互補,盡量以原創性內容為主。傳統電視媒體在新媒體初步報道新聞信息后,要立即展開深度的挖掘,利用最快的速度為受眾呈現出更多的信息,進而滿足受眾對信息的探索欲,并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為受眾做出客觀權威的分析,使受眾盡量不受個人主觀意象的影響,真正了解新聞事件的真相。傳統電視欄目的優勢在于,其可以利用自身對新聞的持續報道、深入挖掘以及理性分析,將大眾輿論引向一個正確的方向,穩定、理性地控制受眾意識。
(二)廣泛關注新媒體信息,報道、評論重要議題
對于新媒體上發布的各類信息,傳統電視媒體不但要做到廣泛關注,還應從中選出受眾普遍關心的或存在較大影響的議題,對其展開深入的報道和評論,保證其真實性與正確的導向。采編播發流程應盡量簡化,不回避敏感問題、焦點問題以及社會熱點問題,在第一時間將消息發布出來,對輿論引導權予以強化,徹底粉碎謠言。
(三)借助新媒體優勢,提升電視媒體的影響力
傳統電視媒體可借助新媒體增強電視節目的傳播力度,提高關注度,與觀眾展開積極互動。比如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傳播電視節目,如微博、微信、手機短信以及網絡郵件等,將受眾的好奇心調動起來,抓住受眾眼球。除此之外,電視節目制作者或主持人還應多與觀眾交流互動,可利用微博、微信與網絡留言等,進而對受眾的觀感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從中獲得相關的改進建議,在促進節目轉型升級、滿足受眾口味的同時,進而提高電視節目的影響力。
(四)強化自身優勢,提高傳播速度
電視最大的一個弱點便是收視方式的定時、定內容,這也與新媒體的種種便捷形成鮮明的對比。若要讓受眾直觀屏幕,在限定時間內實現最大化,現場直播這種傳播方式無疑是最為理想的。
不論是突發新聞事件還是娛樂節目常態性直播,電視媒體所積累的直播經驗均非常豐富,整體水平也有明顯提升。立足于此,電視可試著從整體上對節目進行直播轉型,將首發媒體的強勢領軍地位牢牢守住,讓節目時效性更強,保證受眾及時獲取第一手信息,保證電視媒體的權威性與不可替代性。
(五)建立電視臺門戶網站,便于用戶全方位了解電視節目
現階段,電視臺同新媒體融合的一項重要途徑,便是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以浙江衛視為例,其創立的“藍天下”不僅是浙江衛視的新媒體陣地,也是其強力打造的官方網站,擁有無可替代的資源優勢,為浙江衛視的新聞資訊、大型活動、自辦節目、影視劇、業務信息、主持人、電視觀眾、現場參與者、對外戰略合作關系、廣告主資源等建立了一個互聯網運行樞紐。
近年來,從我國電視臺網站的建立和發展中可看出,傳統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互補,不但讓用戶在收看節目時更加方便,也為兩者的融合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電視臺網站借助網絡的即時性、時效性特點,并利用傳統電視媒體的新聞采集優勢,對新聞可做到隨時發布和更新,進一步提高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另一方面,還可借助電視臺網站,介紹頻道欄目、推薦重點節目看點等,既對電視節目做了有效推廣和介紹,也有效強化了電視臺和相關節目的品牌形象,拉進了傳統電視和用戶之間的距離。[2]
信息時代的來臨,要求傳統電視媒體從過去單一的經營模式中跳出來,積極與新媒體融合,努力將自身和新媒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傳統電視媒體的特點,如話語資源豐富、公信力大、權威性強等與新媒體多樣化的傳播方式相結合,擺脫傳統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物理界限的限制,進而實現雙方的互利雙贏。
[1]劉太剛.新時期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途徑探析[J].記者搖籃,2015(03):42.
[2]范立民.當今時期如何推動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J].西部廣播電視,2015(18):82-83.
G220
A
1674-8883(2016)16-03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