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鋒
作為地產閩系軍團代表的泰禾集團,近日大招頻發。繼在深圳土地拍賣市場“連下兩城”之后,2015年12月30日,泰禾又邀請范冰冰、李晨為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開業站臺。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舵手——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的操盤。這一次,“在家門口練兵”的黃其森,依舊語速平緩,十分平和與冷靜,臉上始終掛著溫和的微笑。如今,“贏在戰略”的泰禾,已經成為機構榜單上的閩系房企龍頭,開始在全國化布局的大路上一騎絕塵。
商業地產決心
福州是黃其森的福地。
1996年,30歲的黃其森辭去中國建設銀行福建分行的工作,創立泰禾。此后,泰禾的地產項目覆蓋了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的活躍縣市。
以后的幾件重大事件中,可以看出黃其森與眾不同的眼光。2003年,黃其森率領泰禾團隊從福州毅然進京拿地,開啟了后來的“中國院子”,為院子系產品奠定了標桿。 2005年,在福州樓市前景不樂觀之際,黃其森在福州烏龍江邊儲足了彈藥。在2006、2007年的房地產大爆發中,泰禾賺得盆滿缽滿。
2010年,黃其森做成了兩件大事,其一是泰禾集團完成上市,其二是開始進入商業地產領域,摘得福州兩個大型商業地產項目。此后,商業地產“不限購”的春天到來。福州五四北泰禾廣場在2012年開盤,當年總銷售額達到48億元,泰禾更以總銷售額62億元雄踞福州樓市年度銷售冠軍,遠超第二名10億元以上。
五年之后的2015年末,黃其森已是商業地產的老兵,而他當年拿下的另一塊地——如今的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順利開業。這個總投資額200億元的龐大商業項目,是繼福州五四北泰禾廣場、泉州石獅泰禾廣場之后,泰禾集團旗下第三座正式對外營業的泰禾廣場。
從體量上看,這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商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達 150 萬平方米,相當于 210 個足球場。這一購物中心定位高端,目前已有500多家品牌進駐,超過30%品牌是首進福建。
泰禾打出的口號是“再造一座東街口”,“給世界一個新福州”,黃其森表示,當初就聲明要“先在家門口好好練兵,開發出幾個高品質、拿得出手、在全國叫得上名號的商業地產項目,不盲目求快、求大。”
開業數日之后,泰禾給出的數據顯示,開業5天時間,客流量破300萬人次,營業額高達1.2億元。相當于福州800萬人口中,每8人就有3人來到東二環泰禾廣場,吸引的顧客游客超過2015年國慶黃金周赴港游客的4倍。
東二環泰禾廣場的開業,也昭示著黃其森已經在“家門口練好兵”,啟動布局全國商業的步伐。據泰禾集團副總裁兼商業地產公司總經理朱進康介紹,未來泰禾將開發20~30個商業廣場,區域選擇仍將以北上廣深、福建、廣東及南京、杭州等城市為主,包括武漢、濟南等將可能新進入的城市。
北京首個泰禾廣場也即將亮相。2015年10月,泰禾以27.75億元奪得北京昌平區南邵地塊,要打造成北京首座、全國第六座泰禾廣場。而之前,泰禾集團位于北京的泰禾長安中心、泰禾一號街區、泰禾中央廣場的商業已經陸續亮相,其進軍全國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對于未來商業地產的發展,在黃其森看來,一線城市部分城區、二線核心城市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比如北京的通州、昌平乃至燕郊地區等,對高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需求很明顯。
“兇猛”之后的“低調”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不少房企被冠以“兇猛”的口號,如萬達、恒大、融創,在2013年,“兇猛”,這個形容詞一度擊鼓傳花般地傳到了泰禾頭上。
業內普遍認為2013年是上輪樓市的頂峰,市場同行多為觀望態度。泰禾卻果斷地采取了在一線城市拿地的策略,2013年,泰禾在一線城市拿下價值200億元的土地,2014年拿下150億元土地,最終因“拿地價格相對過高、數量較多”而不被其他同行理解。
實際上,與當初外界的初印象不同的是,見過黃其森的人對他最多的評價是平實、內斂。此后,質疑聲在地價日益高漲的事實面前淡去。一兩年后,“淡定”的黃其森重新提及這個問題依然不緊不慢。
“前兩年我們在土地市場上動作力度比較大,當時業內擔心泰禾是不是太激進了,資金鏈會不會有問題。我們算了一下,前兩年拿了350億元的土地,如果今年再去拿,可能要700億元。”黃其森說,當時很難解釋清楚,現在看,泰禾在所有地產公司里面的戰略布局是最清晰、最堅決的。
這一果斷拿地的結果是,泰禾銷售最終實現了滾雪球式的發展。在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中,泰禾集團以全年實現銷售額323.3億元的優異成績,排名全國第22位,雄踞閩系房企榜首。

進入2015年以后,泰禾主動減慢了規模化擴張速度。“今年大家可以看到泰禾在土地市場上就不像前兩年這么激進了,為什么?與前兩年相比,今年各地地價幾乎翻了一番。所以,今年泰禾今年拿地非常審慎,只在適合的城市拿適合的地塊。”黃其森坦言。
2015年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共拿下六宗地塊,布局一線的戰略目標明顯。如今,除了福建大本營之外,泰禾集團70%以上的貨值,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盡管黃其森認為2015年拿地并不激進,但泰禾仍然拿下了一塊全國單價地王,2015年12月25日,泰禾以57億元競得深圳寶安尖崗山片區兩宗地塊,其中一幅折合樓面地價高達7.99萬元/平方米,為全國單價地王。
不過,黃其森認為“地拿得值”,因為上述兩塊地合計樓面價為6萬元/平方米,但周邊項目銷售單價已經達到10萬元/平方米。
“接下來人口流入大城市的趨勢無法逆轉,泰禾的發展策略非常清晰,除了福建大本營外,將主力布局一線城市,以及杭州等二線經濟發達城市。”黃其森指出。
對于當前三、四線城市供應量、庫存過高、開發商難以消化存貨的市場局面,黃其森直言,“泰禾基本沒有在三、四線城市布局,不具備發言權,但我感覺想要去庫存,一定要割肉,要降價,不能有靠政府救市的幻想”。
產品細節的沉迷者
在泰禾全國化戰略中,作為泰禾利潤“造血機”的“院子系”產品的布局至關重要。
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就認為黃其森執迷于細節,樂于創新,“他也是個追求理想,順便賺錢的人”。黃其森不止一次地提及產品,認為泰禾其實是“地產行業里執著的一分子”,要在專業化水平和品質上做到出類拔萃。
這一對品質的追求貫穿泰禾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早在90年代,在福州的大多數樓盤還都以本地設計院設計為主的時候,泰禾花天價1500萬元從上海請來國際級設計師量身定制。廣為人知的一個段子是,曾只因為一位業主說了一句“路燈偏暗”,泰禾就花了幾十萬元把社區的路燈全換了。
“院子”堪稱泰禾對產品品質極致的一個體現。此前,成龍正式成為泰禾“院子系”產品的代言人,便盛贊院子一草一木、一門一楣,無不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建筑、園林、人文之精髓。
正是這些中國元素也吸引了一大批熱愛中式文化的購房者。泰禾集團總裁助理兼品牌總經理沈力男此前提及,泰禾在產品中舍得投入,同時又做到了差異化,目前院落別墅只有泰禾做得最足、最透徹,將中國院落的靈魂融入到院子系產品中。
2015年泰禾拿的六塊土地中,4個項目主要是做“院子系”高端住宅產品。目前,泰禾已經在北京、南京、江陰、杭州、福州、廈門以及深圳共7 個城市,布局了十座院子。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規模化發展之后,泰禾將更重視以利潤導向模式發展。
未來,在地價日益高昂的局面下,如何打造好院子產品,進一步提高溢價空間,將是泰禾所要面臨的更為深刻的變局。
多元化騰挪
在外界眼中,有著深厚金融背景的黃其森,擅長資本金融運作,熟悉多元化經營,在諸多領域縱橫捭闔。泰禾本身業務涉及酒店、金融證券、生物醫藥、化工。在金融投資領域,泰禾戰略入股福建海峽銀行和福州農商銀行、東興證券等金融機構。
黃其森表示,接下來,泰禾將在全國開業的二三十個區域商業綜合體項目,“其中包含輕資產運作”,可能將與一些“有資金實力,對原來拿的項目沒有運作經驗”的企業談合作;此外,還會考慮收購一些資金鏈出現問題的開發商項目。
朱進康則補充說,下一個階段,泰禾將通過自建、代建、改造等多種方式,輕重并舉,加快泰禾商業項目的全國布局。目前來看,“一些大的開發商在跟我們聯系,讓我們進軍輕資產,泰禾商業未來的輕資產化會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以房地產業務為核心的發展模式不會改變,但泰禾一直在考慮增加利潤增長點,黃其森提出的架構則是,以房地產為核心,以金融與投資為兩翼,多點布局。
2015年,泰禾集團圍繞大金融產業做出了多項戰略投資,完成了金控平臺的搭建等多項舉措。黃其森坦言,未來泰禾集團希望架構除地產外,金融、健康、文化等新產業集群,為業主提供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產業鏈閉環服務”。
黃其森還透露,泰禾集團接下來還將加大在文化板塊的布局力度,其中電影院線將成為主攻方向。此外,未來泰禾還會涉入大健康產業。
“黃院長”的朋友圈
1965年出生的黃其森,自幼便鐘情于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尤其著迷于三坊七巷”、“四方圍合”、“天人合一”的中國元素。
如今,在黃其森身上,最顯著的烙印,無疑就是“院子”,他被業界稱為“黃院長”,被譽為“中國院落文化復興第一人。在一大片現代風格、歐式風情的建筑為主的大潮中,黃其森別具一格打造了中國傳統建筑風格住宅。
正是由于院子,黃其森結交了一批傾心于中式建筑的文化界和娛樂界的大腕。在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開業儀式上,最閃亮的無疑是范冰冰和李晨的亮相。這對時下人氣最高的明星情侶陸續走上紅毯,使得開業盛典進入高潮。
范冰冰表示自己不是第一次來福州,作為吃貨,深深地被東二環泰禾廣場吸引。她還坦言,自己喜歡院子。實際上,去年,范冰冰也曾為廈門泰禾院子站臺助威,黃其森半開玩笑說,“范冰冰代言給院子帶來了熱銷”。
除了與范冰冰結緣之外,章子怡、成龍、馮小剛、余秋雨、王剛等文化娛樂界名人,都和黃其森結緣甚深。2014年,頗為喜歡并收藏古建筑的成龍,正式代言“泰禾院子”。
早在20年前,成龍便買下10座徽派古建筑,打算找一塊地,把老房子重新建好,準備讓父母住。不料父母相繼離世,這10座包括廳堂、戲臺、涼亭的徽派古建筑便一直躺在倉庫里。后來他把其中4座古建筑捐給了新加坡一所大學。
有趣的是,成龍結緣泰禾院子,是通過已經成為泰禾“小伙伴”的導演馮小剛。有一年春節,馮小剛借中國院子辦了一個晚宴,來參加晚宴的成龍第一次接觸泰禾院子。
深諳傳統文化的馮小剛,曾炮轟過一些開發商沒有文化自信,“許多建筑取了外國名字,叫什么托斯卡納、加州水岸”,簡直匪夷所思。由于對院子一見鐘情,馮小剛還為泰禾“院子系”拍攝了宣傳片《院子里的中國》。
此后,由黃其森主編的《院子里的中國》新書推出,更讓泰禾將院子文化推到了高點。在新書首發儀式上,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還以《中國文脈》為題開講。
這些在文化或娛樂界的名人,都成為了日后泰禾品牌推廣的“福將”,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強化院子的品牌,使這一產品逐漸被更多高端購買力所知。
無論是黃其森能量爆棚的朋友圈,還是名滿天下的院子產品、風生水起的泰禾商業地產,或者是金融投資、醫療文化等諸多領域的騰挪,這些都匯聚成泰禾搶跑的力量,也印證了黃其森近年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很多人認為,房地產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而我恰恰以為,它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