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苯酞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腦血管儲備能力的影響
葛曉航劉樂喜趙秀秀
河南濮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濮陽457000
【關鍵詞】丁苯酞注射液;急性腦梗死;腦血管儲備能力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內科臨床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我國人群平均壽命的增加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腦梗死發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現低齡化傾向,發病急,病情變化快,存在較高的致殘率。目前,超早期進行溶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存在嚴格的適應證,所以,對無法進行溶栓治療的患者采取合適的內科治療,以使梗死的血管及早建立側支循環,控制腦組織缺血區的范圍,改善神經功能,提高腦血管儲備能力尤為重要。本文探討丁苯酞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以及腦血管儲備能力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3-03—2014-12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經MRI檢查證實,并符合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1995年)推薦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1]。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和既往腦出血病史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列;觀察組患者年齡39~74歲,平均59.6歲,男29例,女1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2~75歲,平均58.8歲,男25例,女23例。2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2組患者均進行急性腦梗死的常規治療,包括脫水降顱內壓、保護腦細胞藥物、活血化瘀類中成藥以及降糖、降壓等對癥治療藥物等,療程21 d。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靜滴,100 mL/次,2次/d。
1.3療效評定
1.3.1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采用斯堪的納維亞卒中量表(Scandinavia stroke scale,SSS)對2組治療前及治療后21 d的神經功能情況進行評價。顯效:治療后SSS評分增加15分及以上;有效:治療后SSS評分增加5分及以上;無效:治療后SSS評分增加5分以下或進一步降低[2]??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腦血管儲備能力(CVR)評定: 采用江蘇佳華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RH-3200型經顱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的腦血管儲備能力進行評價,檢測時機為治療前及治療后21 d。具體測評過程如下:①患者平臥休息10 min后,分別取雙側耳前窗,探頭功率2 MHz,取樣深度55 mm,對雙側大腦中動脈(MCA)進行檢測,獲取最佳信號后固定探頭;②首先記錄患者安靜狀態下MCA的平均速度(MFV),此處為MFV1,然后將單項面罩扣于患者面部,使患者吸入95%氧氣與5%二氧化碳組合的混合氣體,持續1 min,并記錄此時MFV為MFV2;③間隔15 min后重復試驗一次,取各項結果的平均值;④CVR計算公式:CVR(%)=[(MFV2-MFV1)/MFV1]×100%[3]。
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觀察組顯效34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75%;對照組顯效26例,有效1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1.2%。2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SSS評分均明顯升高(P<0.01),觀察組較治療組改善更為明顯(P<0.05)。見表1。

±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1,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2組腦血管儲備能力比較見表2。

±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組織不同區域的分支血管突發梗死所導致的對應區域的神經功能缺損,主要發病機制為急性缺血、缺氧導致的腦組織神經元細胞功能受損,細胞內線粒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自由基產生增多及清除減慢,最終導致神經元細胞發生水腫及凋亡,同時在其周圍尚存在“半暗帶缺血區”,半暗帶內的神經元細胞供血減少,能量不足,表現為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如能在治療時間窗內采取有效措施,可挽救這部分神經元細胞,減少腦梗死面積,改善神經功能[4]。丁苯酞可以促進缺血區周圍側支循環建立,增加動脈血流速度,起到增加缺血區血流供給的作用;同時可以提高細胞內線粒體膜穩定性,增強線粒體內ATP酶活性,穩定線粒體結構,起到減少神經元細胞死亡的作用。
急性腦梗死發生后,大腦缺血區周圍小動脈及毛細血管進行舒縮調節以調節血流量,保障腦組織供給的能力,稱為腦血管儲備功能(CVR)。CVR是評價腦卒中的獨立指標之一,可以對急性腦梗死的預后進行判斷,CVR良好的患者,其神經功能的恢復程度要明顯優于CVR評價不良者。利用TCD進行CVR評價的機制:當血液中CO2濃度增加時,可引起腦血管擴張,腦血流速度增加;當腦血管病變時,血管的舒縮功能降低,對高濃度CO2的反應減弱。因此,使用TCD檢查時CO2吸入法可以對患者的CVR進行檢測[5]。
本研究觀察組患者在治療21 d后,其神經功能SSS評分較對照組有明顯提升(P<0.05),且腦血管儲備能力提升幅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丁苯酞具有促進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提高腦血管儲備能力的作用,適合作為急性腦梗死的早期用藥。
4參考文獻
[1]劉鳴銀,魏麓云. 丁苯酞對神經系統保護作用研究進展[J]. 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212-215.
[2]歐艷. NIHSS評分與SSS評分對腦梗死急診溶栓后出血轉化的預測價值[J]. 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9):3 124-3 126.
[3]劉明勇,周立春. 腦血管儲備對缺血性卒中的預測價值[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9):3 720-3 723.
[4]陳德艷,陳捷. 丁苯肽對腦梗死后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 海南醫學,2014,25(21):3 143-3 145.
[5]宋清揚,王擁軍,龔浠平,等. 側支循環對單側頸內動脈系統血管狹窄病人腦血流儲備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2):1 475-1 476.
(收稿2015-03-20)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03-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