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我國稅會差異協調的會計核算模式構建
陳 曦
良好的會計核算模式是提升會計業務整體質量的根本,本文分析了我國稅會差異的實際特點,并從稅會差異的協調出發,對提升會計核算工作質量的措施進行了完整的制定,這對增強我國稅會差異的協調質量十分重要。
稅會差異 會計核算 模式
隨著我國稅收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稅收活動需要憑借相關原則的調整進行會計活動的設計,因此,對我國稅會差異的協調活動進行完整的研究,并進行相關會計核算模式的構建設計,是當前我國很多稅會差異領域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會計工作模式存在的協調原則問題
目前,很多稅收管理工作領域在進行協調性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對各項原則實施、完善,造成一部分會計協調工作只能在簡單的原則基礎上加以推進,很難從原則處理方面實現各項資產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一部分會計工作在進行原則設計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從基礎性資金、債務方面實施資產價格的控制,因此,在當前稅收工作無法保證、協調活動效率的情況下,核算工作的實施很難得到高水平的原則的支持。除此之外,一部分經貿活動依然需要在稅務方面沿用傳統的運營模式,并不能保證各項稅會處理活動都能按照會計核算活動的一致標準進行控制,最終導致很多會計工作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協調質量的提高。一部分稅會活動在實施差異因素處理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對當前的多種核算活動進行完整的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會計核算模式并不能保證得到有效的支持,則很難實現相關監管機制的完善。
(二)會計成本核算方法不夠完善
目前,很多會計必須在固有的模式之下實施會計成本的核算,因此,會計工作的實施需要從資產價值控制方面進行必要的模式構建。但是,我國目前較為復雜的稅收體系和稅收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成本核算工作的實施,造成很多成本核算工作在應對復雜環境的情況下缺乏足夠的方法。除此之外,一部分會計經常會進行負債情況的處理,在這種狀態下,會計核算工作并不能保證全部的會計核算活動都能適應稅法的處理要求。因此,成本核算工作的推進在相關協調活動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并不能進行稅法層面的調整,最終使得很多成本核算工作難以在有效的監管體制中增強核算水平。還有一部分會計人員并不能從公允價值的角度出發進行會計計量活動的設計,使得很多會計核算工作僅僅可以沿用較為基礎的核算模式進行推進,并不能保證全部的監管活動都能適應風險控制的要求,最終導致會計核算模式的構建難以達到理想的程度。
(三)稅收模式的成本控制水平較低
稅收活動在執行的過程中,對各項差異因素的協調要求度較高,因此,各項核算活動的執行需要得到多個層面的支持。但是,很多政策性因素對我國稅收體制的控制和影響,使得會計工作人員必須對會計核算工作的模式進行調整,導致了我國稅會差異的情況只能在較長的時間內存在,并不能保證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變化。另外,會計工作人員在進行核算模式的界限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多種多樣的監管模式進行適應,這在很大程度上使會計工作人員必須按照較為固定的模式進行會計工作的實施,并不能對會計工作的各項業績進行較為有效的控制。還有一部分會計核算團隊的業績考核模式依然較為固化,并不能保證全部負債問題都能在有效的核算模式中進行處理,最終導致會計核算工作的各項變革難以有效促進會計核算模式的完善。
(一)完善會計差異協調工作的各項原則
首先,制定會計協調工作制度的團隊,要加強對當前各領域金融設施的關注,既要保證全部的稅務活動都能適應不同階段的目標要求,又要確保所有會計工作都能根據類型的特點進行稅費狀態的分析,以便全部的稅務運行工作都可以完整地適應各個階段的財務工作執行特點。其次,實施稅會差異研究的人員,必須對金融領域的基礎性業務進行完整的研究,確保所有的策劃活動都能適應金融業務的特點,增強投資活動的核算水平;在進行財務團隊成員安排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會計核算工作的時間特點,以便全部的財務管理工作都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稅會控制活動的整體價值。最后,從事稅會差異協調的人員要從核算業務的比例特點出發,對全部的協調活動進行數量的科學設計,以便不同領域的會計差異都可以按照具體的核算模式的特點加以處理。
(二)完善會計核算工作的執行方法
稅會差異在實施分析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全部的核算方法都能與完善會計核算模式的最終目的保持一致,切實加強各個階段的會計核算方法的執行價值。在進行會計核算方法改良的過程中,既要保證將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設計,又要保證一切實際應用的方法都能得到合理的檢測。例如,可以使用公式:c=yα×3進行稅費控制模型的基本設計,使后續的稅會差異調查工作都能在固定的模式基礎上實施和調節。
(三)提升會計工作成本控制水平
會計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各個階段成本控制價值的分析,并對當前我國社會的整體金融運行情況進行完整的了解,使全部的成本控制活動都能在有效的投資控制過程中進行推進。此外,會計工作人員還要對當前的財務核算工作加以研究,使各個階段的綜合性核算工作都能在有效的計算之下得以執行,增強各個區間的成本控制水平。
稅會差異的協調工作對提升我國稅收模式的科學性十分重要,深入分析我國當前在稅會差異領域的實際狀況,并結合相關公式對我國稅會差異的具體協調方法進行科學的研究設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稅收領域的工作質量。本文圍繞我國稅會差異協調的會計核算模式構建問題展開了簡要分析,旨意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為江蘇公證天業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揚州分所)
[1] 張玉馥.我國稅會差異協調的會計核算模式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16(06):68-71.
[2] 尤雪英.對構建我國稅會差異“三元”協調模式的思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120-123.
[3] 蘆笛.我國稅會差異研究的特征與啟示——基于會計類13本核心期刊1979—2011年的數據[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169-175.
[4] 董再平.論我國稅收制度和會計準則關系模式的選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 (01):68-70+95.
[5] 樊聿虎.會計核算制度與現行稅法的差異協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