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蓉
探討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
羅 蓉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發展,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規范事業單位的經濟行為并推動其深化改革,我國于2013年1月1日開始施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基于此,本文將探究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以期促進事業單位健康、和諧發展。
新會計制度 事業單位 資產會計核算
資產是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核心要素,也是事業單位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出現了諸多新變化。在新形勢下,積極探究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管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財務工作流程規范
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進行了全方位改進,促使財務報表更科學、客觀、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狀況,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資產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將事業單位資產納入計價入賬范疇,進一步完善了資產計量與資產處置工作流程,全面提升了財務信息質量與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新會計制度引入權責機制、科學刪減會計科目,保證了資產核算的有效性,進而使得事業單位財務工作流程向著規范化、科學化方向邁進。
(二)會計基礎變化
在傳統會計制度模式下,收付實現制是會計核算的基礎,但收付實現制無法準確、全面地反映單位財務運行現狀。隨著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在會計核算或部分資產管理中引入權責發生制,使得會計基礎發生變化,進而全面提升資產核算的高效性與準確性。
(三)報表科學
相比傳統的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增加了多種會計科目,這給后續資產核算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必須按照規定單獨核算基建投資,并按照月份發展將基建賬目納入會計賬目之中,在“在建工程”項目中全面呈現。相關會計科目的優化,使財務報表能更加準確、全面地反映財務運行狀況,提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進而為事業單位領導決策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持。
(四)會計科目變化
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需要解決各種計量問題,面對傳統會計制度中的諸多問題,新會計制度及時引入財政應返還額度、待處置資產損益、計提折舊等科目。會計科目的變化,進一步完善、補充了會計科目體系,保證了資產計算體系的準確性。
新會計制度對傳統會計制度進行了一系列修改與補充,其在有效促進事業單位財務改革的同時,提升了會計核算質量,但我們也應正視新會計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例如,新會計制度仍未將現金流量表引入會計報表中,尚無法全面、動態地了解事業單位現金收支變動情況;收付實現制仍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基礎,而權責發生制只是適用部分事項核算與經濟業務,會計核算無法全面反映資產負債情況以及單位成本,這不可避免地給事業單位風險與績效管理帶來影響。在接下來的資產會計核算工作中,我們應針對上述變化與不足,及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一)及時調整會計基礎
事業單位收支與資費標準是會計制度的重要基礎,會計確認基礎不同,其資產核算方式也有較大差距。新會計制度合理增減了會計科目,并將權責發生制及時引入部分經濟活動之中。這就要求財務核算人員必須在掌握會計確認基礎的前提下,合理調整事業單位資產核算工作,從而更有利于權責發生制的實施,進一步提升財務工作的準確性。應科學設置會計科目,更好地面對固定資產損耗問題,從而將固定資產損耗或差額計提直接納入當期損耗之中。
(二)加大資產管理力度
我國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財產使用率低等問題,部分事業單位財產浪費問題嚴重,如果不進行針對性的治理,勢必會影響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力度。傳統會計制度管理模式下,事業單位往往忽略資產管理環節,在資產購買、使用等環節規劃不足,再加之管理、權責混亂等問題,很容易導致資產核算的錯漏、賬實不符等問題。新會計制度對資產核算初始計量問題、后續計量問題以及后續處置等問題均進行了合理規定,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加大資產管理力度,結合新舊會計制度的異同點,做好資產計算、處置等工作,全面提升事業單位自身的資產利用率以及資產核算能力。與此同時,建立健全購置記錄制度,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妥善保管各種票據,保障單位賬實一致。事業單位在日常運營中,應開展定期和不定期資產盤點等活動,明確資產使用事項,明確權責,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積極性。另外,完善事業單位資產的調撥、轉移等制度,制定資產處置審批事項、處置標準程序以及報廢程度,進一步提升財產處理的計劃性與規范性。還應明確規定資產使用年限,健全資產預算管理體制,優化資產管理程序,進而提高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科學性與計劃性。
(三)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加強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是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對會計核算人員計算機知識、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會計核算人員信息化技術操作水平。第二,加大對會計核算人員會計知識、內部控制知識的培訓力度,在具體培訓過程中,應注重不同分工的專業技能培訓。例如,進行專門的預算編制培訓或內控專業培訓。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培訓工作,促使相關人員全面了解、掌握會計制度,關注制度修訂的難點與不足,熟練掌握新增會計科目的日常核算、計價方式、適用范圍,全面提升核算人員的專業技能。第三,對會計核算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基本財務知識以及道德教育培訓,全面提升會計核算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與專業水平,提高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性與責任心,更好地保障會計核算人員合法、高效地開展財務工作,提升資產會計核算工作的科學性。
(四)強化監督職能
一直以來,會計核算的重點均在報賬、記賬核算方面,尚未充分發揮會計核算的監督職能。2014年實施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對事業單位內部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故而,強化會計核算的監督職能至關重要。新形勢下,應全面檢查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表情況以及會計核算具體情況,加強對會計業務的實時監督。與此同時,加大對財經制度的建設力度,將財政資金集中在統一賬戶上,積極融合會計核算、會計服務以及會計監督,建立健全檢查監督機制,認真履行崗位監督職責,全面提升會計核算水平。
本文以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的新變化以及不足之處為切入點,從調整會計基礎、資產管理、隊伍建設、強化監督等方面入手,詳細論述了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資產會計核算的對策,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的資產會計核算水平。
(作者單位為重慶市江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 汪丹梅,譚彥璇,唐寶國.從事后核算到過程控制的醫院全成本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2014(4).
[2] 董飚,何壽倫,劉青梅,等.新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成本控制[J].中國總會計師,2014(11).
[3] 韋健,王曉飛,蔡曉鋒.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12(4).
[4] 馮中越.“新常態下商業經濟創新發展”研討會的書面發言[J].商業時代,2015(8).
[5] 王麗霞.精細化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6(6).
[6] 王雪蓮.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應用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