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成
(作者單位:廈門廣電集團)
?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趨勢研究
王繼成
(作者單位:廈門廣電集團)
摘 要:當今世界已然步入數據信息化的時代。由于新媒體的出現,大多數人都選擇通過新媒體了解新聞,這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很大的沖擊。本文針對當前的新媒體環境,探討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趨勢,并為電視新聞節目的未來制定了一些發展策略。
關鍵詞:數據信息化;新媒體;電視傳播;挑戰
眾所周知,新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自20世紀以來,即新媒體時代到來后,人們獲知新聞的途徑各式各樣,沖擊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為了說明新媒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我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隨意選擇受訪人員,了解他們獲得新聞的途徑。數據顯示,70%以上的人從網絡上了解新聞。這也佐證了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正呈逐年下降趨勢。
1.1 電視新聞節目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電視機被發明出來以后,電視新聞節目隨之盛行,從時間的跨度來看,已有長久的歷史。無論是從新聞的時效性,還是從新聞的權威性來看,如今的新媒體網絡新聞都是無法替代電視新聞的。也就是說,電視新聞已經在人們的心里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但是在技術和需求量方面,電視新聞卻遠不如新媒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電視新聞中的節目內容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需要。因而,人們現在更習慣利用網絡搜索新聞。
1.2 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量不大
網絡上的新聞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人們在了解新聞的同時還可以對新聞進行評論,陌生人之間也可進行簡短的交流,這使得網絡信息瀏覽量非常大。新媒體環境的這種優勢嚴重沖擊著傳統電視新聞節目。此外,電視新聞無法滿足人們對新聞的需求量,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有被淘汰的趨勢。
1.3 電視新聞節目跟不上時代潮流
目前,科學技術日益發展,不斷豐富新媒體的瀏覽方式,傳統的電視新聞技術水平較為落后,因此,人們更青睞于網絡。例如,手機上網隨時隨地可以刷新網頁,更新自己想看的新聞訊息,而電視在時空上受限,使用不便,逐漸跟不上時代潮流。落后就要挨打,跟不上時代潮流,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是被淘汰。
2.1 改革發展實時化
自電視節目播放以來,都是在指定的時間指定的頻道播放新聞節目。例如,人們喜歡的CCTV-1的新聞直播,都是每晚7點準時開播,對那些晚上加班的新聞愛好者來說,就會錯過觀看時間。為了不落下新聞的進度,及時了解國家大事,他們只能看重播。與網絡新聞相比,這一點電視新聞節目弊端明顯。要想彌補這一缺陷,就要實時播報新聞,爭取做到有直播有重播,做專屬播報新聞的頻道。其他電視新聞節目也可以學習這種模式,或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改革發展主題化
主題是節目的中心,一個節目擁有主題至關重要。主題決定節目的質量,好的主題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比如,湖南衛視比較熱門的《天天向上》,每周都邀請不同的明星參與,每期的主題也較為新穎,很符合如今人們的興趣愛好。對此,新聞節目可以予以借鑒,讓新聞主題吸引觀眾,讓他們發自內心想要觀看新聞。比如,新聞節目可以用有趣、更接地氣的語言包裝主題,讓電視新聞更加細致化,更貼近人們的心靈,讓觀眾帶著主題觀看新聞。
2.3 提高技術水平
傳統的技術正面臨著被時代淘汰的危機。為此,電視新聞節目一定不能坐以待斃,要朝著技術化的方向發展。在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豐富新聞的題材,比如,穿插背景音樂,再比如,對案件情節進行動畫形式重演。同時,還可改變老套的敘述方式,改變墨守成規的舊思想。如今,網絡技術年年更新,傳統技術要敢于接受挑戰,化壓力為動力,提高技術水平,挽回暫時低落的收視率。
智能手機是21世紀發展最迅速的科技產品,但隨之也面臨著許多社會問題,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交流正在逐漸消失。我們在譴責這種行為的同時,嚴格要求自身,讓電視節目做到實時化、主題化,提供其技術水平,把手機控和網絡控吸引到電視節目中來。
參考文獻:
[1]張文瑩.全媒體時代電視娛樂資訊節目的營銷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3.
[2]張洪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故事性敘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3]季妍.媒介融合形勢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形態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