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華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陽縣廣播電視臺)
?
新媒體沖擊下城市廣播電視臺的發展探討
胡偉華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陽縣廣播電視臺)
摘 要:新時期我國城市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受到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局限,所以相關部門要想正確應對新媒體環境對城市廣播電視臺發展造成的沖擊,促使城市廣播電視臺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優質的廣播電視服務,就應分析新媒體環境對廣播電視臺發展的影響,深入研究新媒體環境與廣播電視臺的融合發展趨勢,進而對城市廣播電視臺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革,促使其在新時期得到更好發展,獲得社會大眾廣泛認同。
關鍵詞:新媒體;城市廣播電視臺;融合發展
我國城市廣播電視臺主要指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城市、地級城市的各廣播電視臺。進入二十一世紀,省會城市廣播電視臺與無線、有線技術得到了相應融合,城市廣播電視臺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全新發展,進入新的建設時期。但是,新媒體的出現給我國廣播電視臺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相應挑戰,在與境外廣播電視臺的競爭中,我國廣播電視臺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建設發展存在一定問題,對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產生了不良影響。所以,相關部門要采取一定措施輔助城市廣播電視臺應對多媒體沖擊,為城市廣播電視臺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現階段,新媒體雖然得到了一定發展,但與傳統媒體之間仍然處于建設發展、融合互動階段,從整個媒體行業的基本情況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即傳統媒體輔助新媒體建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呈現出互動發展趨勢、傳統媒體真正與新媒體實現了融合發展[1]。當前,我國城市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出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建設的現象,雖然仍然在不斷融合創新,但融合發展缺乏相應理論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融合速度慢,對城市廣播電視臺的未來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需要進行適當調整和創新。
目前,我國各個相關城市廣播電視臺已充分認識到在建設中發展新媒體的重要性,并希望借助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促使城市廣播電視臺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獲得更穩定的發展,進而吸引社會大眾目光,獲得社會廣泛關注,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2]。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部分城市廣播電視臺中對新媒體技術的引進和應用程度相對較低,新媒體無法充分發揮出推動傳統媒體發展的重要作用,對城市廣播電視臺整體效益獲取產生了一定不良影響,嚴重限制了城市廣播電視臺的現代化建設,對我國廣播電視服務業的發展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城市廣播電視臺的優化發展就是要結合當前新媒體形式,轉變發展思路,通過適當調整經營發展戰略和市場重心,對當前廣播電視臺的盈利模式進行優化創新,促使城市廣播電視臺獲得更好發展。一般情況下,基于城市廣播電視臺的傳媒產業鏈中具有兩個重要經營點:內容生產和渠道建設。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城市廣播電視臺的轉型優化發展也應緊緊圍繞這兩個重點進行。在內容生產方面以本地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為依托,在“城市”建設方面做努力,進一步推行本土化發展措施[3]。同時,廣播電視臺還應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優勢,在特定地域范圍內形成相應的產業集群,從傳統的資產自播向多媒體環境下播出內容的提供者轉變。而在渠道建設方面,城市廣播電視臺不僅應以廣播電視網絡為立足點,還要尋求網絡新媒體合作伙伴,通過充分利用社會資本對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渠道進行開發,促使城市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2.1 實施本土化發展策略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數字電視網在社會范圍內得到了普及性應用,城市廣播電視臺原有的電視新聞節目壟斷優勢隨之轉化為相應的資源優勢,不可被網絡新媒體替代的產品逐漸成為廣播電視臺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的基礎。對于當前城市廣播電視臺而言,本土文化具有特殊屬性,結合本土文化組建的相關欄目也必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對本地區相關媒體資源進行深度開發,不僅能夠改善屬地市場相關電視節目同質化的現狀,還可以為城市廣播電視臺的創新發展提供相應契機,所以城市廣播電視臺應該積極實施本土化策略,促使廣播電視臺獲得更好發展[4]。在本土化建設過程中,實施內容本土化是最好的選擇。在相關廣播電視節目內容設置方面,城市廣播電視相關欄目組應采取一定措施對本地區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進行分析和探索,并透過現象發現事物本質。還要借助地域性較強的新聞、氣象、烹飪、創業等關聯性欄目反映城市居民在當代社會的發展現狀和生活需求等,針對社會上的不同群體定制相應信息服務,滿足社會大眾的信息獲取需求。可以說,本土化建設是當前我國城市廣播電視臺得以生存和發展根本,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能力,促使其在當前新媒體沖擊的環境下獲得更好發展,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優質的廣播電視服務。
2.2 實施區域媒體發展策略
城市廣播電視臺的區域化發展具體指以一個區域內的中心城市為發展依托,
在相對獨立的區域經濟體系影響下逐漸形成種類齊全、能夠實行良性競爭的生態傳媒環境。城市廣播電視臺建設過程中的傳媒區域化一般是相對于傳統媒體發展形勢而提出的,相較于傳統媒體發展形勢更科學合理[5]。從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看,中國已經形成了幾個區域特色較鮮明的經濟區,如長三角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以及京津唐經濟區,等等,但傳媒的區域化程度還相對較低,有待于進一步提升。所以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城市廣播電視臺要想獲得更好發展,可以借助經濟區域化推動傳媒區域化,進而獲得最佳的投入產出效應,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大眾需求,為城市廣播電視臺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奠定基礎。
2.3 實施開放性發展對策
長期以來,我國媒體之間的市場競爭一般局限于媒體行業內部,對社會其他部門的影響相對較小,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在社會范圍內的普及性影響,媒體行業的自我循環發展模式逐漸被打破,媒體行業的發展不僅受到社會各方的影響,也開始在社會建設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甚至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媒體行業中的競爭對手可以成為合作伙伴,在城市廣播電視臺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方面發揮著特定作用。所以,城市廣播電視臺要想在新媒體沖擊下獲得更好發展,就應積極主動地尋求與其他部門的共同利益,進而采取開放性策略,在發展過程中選取合適的合作伙伴,多渠道、多平臺實施資本引入,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突破現有發展困境,贏得現代化建設契機。一方面,城市廣播電視臺可以加強對行業資本合作的重視,與其他省級電視臺形成覆蓋全省的有線網絡公司,獲得集群效應,提升發展效益[6]。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社會其他行業中的相關資本進行合作,特別是與媒體行業相關的電信業和金融業等,對當前媒體市場實施連同開發,最大限度挖掘市場商機,為城市廣播電視臺的長期穩定發展創造條件。此外,基于開放性政策,城市廣播電視臺在發展中也可以積極吸取和借鑒國內外電視臺的成功發展經驗,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吸引受眾群體目光,為城市廣播電視臺的未來發展創建群眾基礎,為其現代建設提供相應發展保障。
綜上所述,由于不同地區的城市廣播電視臺在地理位置、文化環境、社會大眾實際需求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新媒體沖擊下各地區城市廣播電視臺出現的問題和未來發展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各地區應因地制宜,實施本土化和區域化發展策略,促使城市廣播電視臺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獲得更好發展。但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認識到新媒體沖擊下城市廣播電視臺的共性特征,進而采取相應開放性措施,積極引進其他電視臺甚至國際廣播電視臺的成功發展經驗,促使本地區城市廣播電視臺獲得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蹇一波.新媒體在二線城市電視臺的規劃設計與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4(24).
[2] 張瞻高,周敏,丁成剛等.城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發展的思考與應對[J].西部廣播電視,2015(8).
[3]孫金娜,張淑玲.淺析城市電視臺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J].東南傳播,2015(1).
[4]趙添添.城市電視臺體育頻道的新媒體戰略--以北京電視臺體育頻道為例[J].傳媒,2014(23).
[5]鞏鑫鑫.地方廣播電視臺傳播向新媒體平臺延伸的初探[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5(3).
[6]周依.淺談城市廣電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思路——無錫廣播電視臺“智慧無錫”移動客戶端實踐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