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
(紹興市鶴池苑幼兒園 浙江紹興 312000)
優化點名環節,凸顯教育價值
徐 英
(紹興市鶴池苑幼兒園 浙江紹興 312000)
點名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一個很小的環節,卻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點名活動中,最常用的方式大概就是教師點名幼兒答“到”,而其作用僅限于教師檢查幼兒的出勤情況。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這個環節,使點名不僅停留在統計幼兒的出勤情況,而是能從中發現更多教育的契機呢?本文從剖析點名存在的問題出發,開發出多樣的點名方法,使點名發揮最大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 點名 方法
早上喝完豆漿后,孩子們都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課,我和往常一樣拿來了點名冊和筆開始點名。“1號”“到”,“2號”“到”……沒點幾個,孩子們就坐不住了,有的和旁邊的同伴說著悄悄話;有的東張西望;有的摸著衣服……我不得不停下來維持秩序,讓孩子們先安靜下來。等孩子們安靜后,我又繼續點名,“23號”“到”!我一看,23號小朋友都還沒來,居然也有人喊“到”。于是我生氣的問說“到”的小朋友:“你是23號嗎?”其他幼兒聽了還覺得很好玩,哈哈大笑。沒辦法,我又只能再次讓孩子們安靜,然后繼續點名,直到點名結束。就這樣,每天的點名都在吵鬧和間斷中進行著。
不難看出,孩子們已經對這種傳統的點名方式失去了興趣,教師也會覺得點名只是每天“例行公事”。我不禁思考:一直以來我們傳統的點名方式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么?雖然點名是我們做好日常安全工作的必要手段,但是難道僅僅只是為了統計一下人數,知道誰來了,誰請假了嗎?而如此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點名方式應該如何去改變呢?[1]
“×××!”“到!”這樣的點名形式,對孩子來說,完全沒有吸引力。特別是對于已經點到過名字的孩子,更是失去了意義。因此,我們要嘗試不同的點名方法,改變以往點名枯燥單調的形式,讓幼兒在點名活動中感受快樂,使點名這一活動變得更有意義。[2]
1.主題點名法
(1)根據每月的教學主題開展點名活動,讓點名為教育主題服務。如小班主題《和水果寶寶一起玩》,在點名時就用“我喜歡吃的水果”為話題,先讓孩子明確問題,稍作思考后,老師點名,幼兒說出自己的答案。例如:“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點名的主題是:我喜歡吃的水果。”“丁丁!”“我最喜歡吃桔子!”“小寶!”“我最喜歡蘋果!媽媽說蘋果是最有營養的!”……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聽的人絲毫不感覺乏味。這樣,主題教育和點名活動有效地結合。
(2)結合節日點名,讓節日更有意義。每逢節日,點名又可以和節日結合起來,在點名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節日教育。例如:勞動節來臨時,可以說說自己會做的事、各行各業的人、對勞動人民的感激等各方面入手豐富節日教育的內容。
2.無聲點名法
教師不出聲,幼兒看嘴型點到。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會運用這種方法,孩子們總是會很安靜地、目不轉睛的看著我的嘴,總想第一個知道我在說什么。于是我想,何不把這個方法用到點名里來呢?當我開始點名時,他們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就怕看不清楚我的提示。這種方法不僅讓教師不費勁,還可以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3.歌唱點名法
《綱要》中指出:我們要引導、支持、鼓勵幼兒參加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注重幼兒的感受、體驗和情感表達方式,積極地豐富幼兒的音樂經驗和審美情趣,提供幼兒自主表達的音樂空間,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技能和能力,讓幼兒真正成為音樂活動的主人。因此,通過歌唱來進行點名活動,也是讓幼兒感受音樂、培養對音樂的興趣的一種方式。
(1)利用幼兒熟悉的歌曲旋律來進行點名。教師選擇幼兒喜歡的、熟悉的簡單旋律,配上一兩句歌詞,就能讓點名活動像音樂活動一樣精彩。例如:1 2 |3 4|5—|(丁丁|你在|哪?)5 4| 3 2|1—|(老師|我在|這!)這種師幼對唱的形式大大提升的幼兒點名的興趣。
(2)根據規定的或是幼兒自己喜歡的節奏來點名。教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按一定的節奏旋律回答老師的詢問。如:××|×××|(丁丁|來了嗎|)××|×××|(老師|我來了|),一邊說的同時還可以加上按節奏拍手、跺腳等動作。
4.動作點名法
動作點名法就是幼兒用動作、擺造型來回應教師的點名方法。教師點到幼兒名字后,幼兒站起來表演一個動作,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走、跑、跳,或者擺一個造型,看誰的造型最優美、最帥氣。這種點名方法,使幼兒的興致更高了,不會出現點名講話、混亂的現象了,還可以使幼兒有更多在同伴面前表演、表現的機會。
當我們嘗試著改變傳統的點名方式,為點名活動注入新元素時,我們發現幼兒對點名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他們對待點名不再厭煩,而是充滿了期待。多樣的點名法,讓孩子和教師都收獲了許多。
1.有效增進師幼間的情感交流
短暫的點名活動開啟了幼兒和教師一天的好心情:當教師用微笑的眼神注視著孩子,教師和孩子的心更近了,情更濃了,從而促進了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當幼兒根據點名的主題說出一句話時,教師會給予幼兒積極有效地回應,讓孩子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可以讓教師更多的了解幼兒各方面的情況。
2.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點名的時候,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如在討論“我的好朋友”主題時,語言能力較弱的幼兒只會說“×××(好朋友的名字)”,教師就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我的好朋友是××)再說一遍。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幼兒就會用完整的話來回答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有效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有的幼兒膽小、內向,不愿意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我們就可以把點名當成孩子表現自我的平臺。在點名時讓每個幼兒來唱唱簡單旋律、說說想說的心里話、擺擺自己喜歡的造型,從而激發孩子的表現力,讓孩子變得更大膽、自信。
小小的方法帶來了大大的驚喜,真是“其樂無窮多變點名,回味不盡燦爛童心”。孩子們越來越喜歡點名這個常規活動,他們從點名中得到了樂趣,學到了知識,在點名的過程中促進了幼兒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表現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真正達到了優化點名的環節。
[1]朱慕菊、李季湄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周兢,余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J]·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