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愛紅
(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實驗幼兒園 山東煙臺 264000)
淺談幼兒園教學中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
莊愛紅
(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實驗幼兒園 山東煙臺 264000)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將民間藝術文化滲透其中,提高幼兒素養和對民間藝術文化的認識了解。基于此,本文首先對民間藝術文化進行了簡單的闡述,然后就其在幼兒園教學中滲透的意義作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具體措施方法,希望可以對業界人士起到一定參考幫助。
幼兒園教學 民間藝術文化 滲透 重要性 措施方法
民間藝術文化是我國傳承千年的經典,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將這些藝術經典滲透其中,可以實現對幼兒的多層次多角度培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但是幼兒園教學具有其特殊性,如何有效的將民間藝術文化滲透其中,還需要幼兒教師不斷努力。[1]
民間藝術文化是藝術領域的一個方面,其被冠以民間二字,就說明這種藝術文化和民間大眾聯系緊密,是一種普適廣泛的藝術文化。具體來說,民間藝術文化也包括了幾個不同的方面,主要涉及到民間工藝美術、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等等,這是廣義上的民間藝術文化。而從狹義上來說,民間藝術文化主要是指民間造型藝術,包括了剪紙、陶土、藤編等等類型。民間藝術文化的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呈現,其中更是融合了諸多傳統文化思想,是我國文化的結晶。在幼兒園的教學當中,幼兒正處在身心發育的初級階段。而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從幼兒階段就開始滲透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可以加強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了解,同時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2]
幼兒園教育主要是以規范幼兒行為、提高幼兒興趣、加強幼兒動手能力、活躍幼兒思維等為主,但是從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來看,其教學活動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局限性,對幼兒這些方面的培養促進效果不夠顯著。將民間藝術文化滲透到幼兒園教學中,對于教學活動可以發揮多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首先,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可以有效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以往的幼兒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時候,主要是玩具組裝、搭積木等形式為主,幼兒多次玩耍之后就會對其失去興趣,降低了后期的教學效果。而民間藝術文化中包含了豐富的可用于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藝術形式,像剪紙、泥塑、藤編等等,都可以用于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每種藝術形式都具有許多細小的類別,在實踐中可以給幼兒不一樣的體驗,讓幼兒始終保持新鮮感和積極性。
其次,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有效性和教學方法、教學素材直接相關。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學素材又會影響到教學方法,教學素材的不合理,可能導致某些優良的方法不能實現。民間藝術文化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從中選擇與優良教學方法相契合的素材設計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最后,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幼兒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認識。民間藝術文化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表現,通過民間藝術,可以讓幼兒在接觸了解的過程對傳統文化形成認知。[3]
1.滲透民間藝術文化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是幼兒園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以往的拼裝小汽車、搭積木等教學活動都是出于這一目的。所以,在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就可以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這個方面切入,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達成這一目標。[4]
第一,可以通過剪紙游戲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剪紙是民間藝術文化的一種常見形式,廣泛存在于我國大部分地區。剪紙就是利用剪刀和紙張,剪裁出一定的形狀或是圖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展示剪紙,利用剪刀在紙張上剪出一個五角星的形狀,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按照教師的步驟剪出自主剪出一個五角星。等到學生都能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深入,以雪花、蝴蝶等作為主題進行剪紙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使用圓頭剪刀,同時規范學生剪刀使用方法,避免出現安全問題。
第二,可以通過泥塑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泥塑就是用泥巴塑造一定的形象,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引導幼兒利用橡皮泥塑造各種自己喜愛的形象。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塑造喜羊羊的形象,也可以塑造花朵、昆蟲等形象。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必然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興趣。
2.滲透民間藝術文化培養幼兒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幼兒園教學的一大目標,需要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水平,能夠對某些問題作出自主思考,得出答案。民間藝術文化中就有一些比較鍛煉思維能力的游戲或是器具,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將這些民間藝術引入其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鍛煉。首先,可以使用七巧板進行拼圖游戲,鍛煉學生思維。七巧板是我國古代民間的一種智力游戲,通過對七塊板的不同組合,可以多出多種不同的圖形。教師就可以設定一些拼圖主題,如“魚”、“星”等,讓學生發揮自身思維拼出這些圖形。其次,利用孔明鎖設置解鎖游戲,鍛煉學生思維??酌麈i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啟智游戲器具,廣泛流行與民間,對幼兒思維培養大有裨益。所以在幼兒園教學中,就可以借此開設游戲培養幼兒思維。
3.滲透民間藝術文化培養培養幼兒學習能力
雖然幼兒園教學不提倡對幼兒進行太多文化知識的教學,避免幼兒教學小學化,但是依然需要對幼兒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通過民間藝術文化,就可以達成這一教學目標。
比如在教學剪紙的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教師的演示步驟,在腦海中清晰記憶,或者是自己跟隨教師的演示進行比劃,加強記憶。其次,教師給幼兒一定自由時間,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記憶進行剪紙。最后,教師對幼兒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指導,促進其優化改進。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可以讓幼兒的學習能力得到穩步提升。
民間藝術文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對幼兒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剪紙、泥塑、七巧板、孔明鎖等活動或是器具對學生展開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1]石亞芹.芻議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5,23:5.
[2]仇曉紅.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01:61-63.
[3]付宇.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3:123-124.
[4]鄒榮華.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藝術教育中的運用[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03: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