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 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在路上探索、努力、前進,只緣身在九中課改中
——踐行在生物學科特色課堂道路上的感悟
王 歡
(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 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探索并且嘗試新課改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回想自己走過的點點滴滴,有收獲,有缺憾,但更多的是感動。很幸運,我參與了學校最初的課堂改革,一開始很多教師都在質疑這種“亂哄哄”的課堂模式能在教學中發揮多大作用,成績不理想影響工作業績怎么辦。但由于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并且鑒于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全面推進新課改的形勢,我們還是決定變換模式,這既是為我們自己清洗頭腦,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探索 生物學科 課改
從最開始的模仿杜郎口教學模式到形成我校的“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再到發展具有本學科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隨著時間的流淌,九中的課堂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在遵循我校“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下,提倡學科教學的個性化,對每位教師來說,更加符合教學實際,也更具挑戰性。下面,我就初中生物學科特色課堂的建設,提出自己淺顯的看法供大家分享。
生物學課程是自然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課程,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全組教師緊緊圍繞國家生物課程標準的理念開展教學。
1.面向全體學生
所有的初中學生都需要學習生物學,也可以學好生物學。所有的中學生無論是在期間還是離開中學之后都要面對諸如生長發育、醫療保健、戀愛結婚、生兒育女、飲食衛生與安全等個人生活和決策問題,當他們步入社會之后又要面對職業選擇及社會決策中與生物科學和技術相關的問題,幾乎沒有人可以在一生中回避生物學相關的問題。這就要求所有的中學生,不管他選擇了什么職業方向,都要對生物學有必要的認識和了解。
2.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生物科學素養是指一個人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生物學課程的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旨在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倡導探究性學習
科學探究既是科學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學課程中重要的學習內容和有效的教學方式。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成了主動的學習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理性的思維習慣、理解生物學的特點和掌握生物學知識。
結合初中生物學科的特點和人教版教材內容,生物組教師將新授課大致分為以下教學流程:回顧反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和課堂小結。在自主學習環節,要求學生獨學、靜學,看書劃出重點并完成相應的自主學習題。教師要明確解讀學習任務(包括講解重難點),要求學生強力記憶并且內化基礎知識。需要給足學生獨學的時間并關注后進生的學習。合作探究環節需要學生對重點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練習并討論交流獨學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
初中生物知識相對比較簡單,新人教版教材內容配合大量的圖片、資料分析使得學生通過自學是可以了解大部分知識的,因此教師要避免滿堂灌。初中生物課始終堅持學生自主學習環節,課堂留給學生十五分鐘時間自學,學生通過完成自主預習題目診斷自己對教材掌握情況,以及還有問題和疑惑的部分。利用這段時間,將本節課所涉及的重點基本概念快速記憶、強化。在課前備課環節,我每一節課堅持制作導學案,學案注重精、簡、突出重點,配合相關內容的識圖題使得學生容易理解,添加“知識鏈接”項目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激發學習的興趣。新課標中倡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合作學習有其自身的價值與優勢,通過學生之間的積極的相互依靠關系和學習個體間的促進性相互作用,使學習者在成就努力、積極的人際關系和心理調節等方面有著積極明顯的變化。要讓學生順利完成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環節,必須要分好組,組內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任務設置要有一定難度,討論題要具有討論價值。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生物學課程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應體現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表現。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恰當呈現并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評價方式應是多樣化的。應注意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在具體操作時,除了采用筆試外,還要重視采用實驗操作、制作設計等任務表現性方式進行評價。評價還應該鼓勵學生能依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分別在實驗、制作、理論學習、社會調查等方面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評價過程中要堅持用發展的觀念看待評價對象—學生 ,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與發展。我的生物課過程性評價的分數是與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捆綁的。考試成績占60%-70%,平時成績占30%-40%。初一和初二的過程性評價側重點是不同的。初一評價側重于紀律、課堂練習、課堂表現與小組合作這幾個方面。初二由于學生下學期要進入總復習并迎接初中生物學業水平考試,我在課堂中要不時地對基礎知識進行檢測,因此初二的評價更傾向于課前或課后知識檢測達標和課堂表現。優秀小組的獎勵采用加分制或給與一定的物質獎勵。
自我校提出學科特色課程建設后,特色課程建設對我的教學也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現在上課不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備課也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從教材和課標的解讀,到編寫學案,對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做充分的預設,都比以前傳統的教學需要更充分的準備,不僅備課是備教師更需要備學生。這樣使我對教材和課程目標的理解更加深刻。由于生物學科與生活實際結合很緊密,課前我需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現象或問題做充分的準備,為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識,我盡力讓我的課堂“活”起來,讓生物課真正成為有生命活力的課程。利用活的生物材料、模型、標本、動畫、視頻來豐富課堂,化抽象為簡單,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自己走在課改的路上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一路上收獲很大,也有很多困惑,最大的改變應該是自我意識和觀念的轉變,從最開始工作時上課只是我在講到現在“以學生為主體、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我的課堂變了許多,宗旨就是要讓學生快樂學習。踐行課改的路上我有收獲也有很多尚待改進的地方,我會繼續努力,完善我的課堂,讓每一節生物課都精彩綻放。
[1]呂鳳俊. 生活實踐與生物課堂教學的結合分析[J]. 生物技術世界, 2015(2):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