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玉芳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圖書館 新疆伊犁 835000)
全民閱讀怎么走進百姓家
佟玉芳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圖書館 新疆伊犁 835000)
全民閱讀是適應現代閱讀需求,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圖書館作為重要的閱讀服務單位,應適應全民閱讀需求,通過加強自身軟硬件建設、創新服務模式等途徑,真正實現大眾閱讀,使得全民閱讀走進百姓家。
閱讀 大眾 圖書館 新媒體
1.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促進了文化圖書精神追求的發展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豐富,在工作之余,閱讀作為重要的休閑方式逐漸被人們所青睞,閱讀已經不是過去單純的文化生活和工作需求,往往成為一種新式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國區域經濟水平和文教事業發展的不平衡性,我國全民閱讀也表現出了的顯著差異性,無論是在閱讀的基礎設施建設、閱讀工具的運用,還是人們日常閱讀習慣、閱讀方式方面都展現出了較大的不同。總之,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閱讀已成為人們適應時代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文化水平和休閑娛樂的新方向。[1]
2.互聯網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得全民閱讀走向了新的階段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換代,碎片化閱讀、電子閱讀以及移動互聯網云端閱讀都使得全民閱讀走向了新的發展階段。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使得人們可以有效利用零碎時間來閱讀,從而獲取對自身有用的信息;另外電子設備的發展,極大的改變了過去人們去圖書館閱讀的傳統模式,人們借用數字化設備,將圖書資源電子化,只需要在終端設備上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以獲得海量的圖書資源,相對而言,這種共享式(有的圖書資源需要付費閱讀)的閱讀模式對于加快文化傳播,提升人們文化生活品質都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當然,由于技術或者電子資源費用等問題的限制,當前我國各個圖書館之間資源的共享的力度還有待加強,信息孤島的現象還比較突出。[2]
3.傳統的圖書館建設和服務模式亟待改變
傳統的圖書館建設和服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大眾化閱讀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管理者服務意識還沒有轉變過來,一些地區的圖書館管理者還停留在傳統的館藏服務模式上,認為只要做好日常的館藏圖書維護和圖書館管理工作即可,缺乏時代的洞察力,使得圖書館服務和建設工作相對滯后;其次,由于設備、人力和財力資源的局限性,圖書館現代化服務水平不高,突出表現在信息化圖書館建設亟待加強,圖書資源還是傳統的紙質化服務模式,不能將其和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有效的進行結合,服務質量和便捷性出現了明顯的不足;最后,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傳統場所,應與少年宮、博物館以及檔案館等文化服務場所加強聯系,并且不同區域間的圖書館之間也應進行有效的合作,而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待提升。[3]
1.豐富圖書館館藏,加強圖書類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大眾閱讀、全民閱讀圖書館新面貌,首先應加強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應不斷的豐富圖書館館藏圖書,不僅要注重圖書量的提升,還應在圖書質的保障方面做好相關館藏工作,另一方面,根據圖書館基本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例如閱覽室的建設、借閱室的建設以及電子圖書室建設等硬件設施的配套建設;其次,應做好圖書館軟實力的建設,例如提供數字化的查詢系統、規范化的借閱流程等相關的流程化、制度化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使得圖書館在具備高標準高質量的館藏書籍的同時,還能夠提供非常便捷和規范化的管理服務。總之,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軟實力建設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準備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依托互聯網+思路,推動數字圖書館建設
全民閱讀應順應時代潮流,正如我國政府工作“互聯網+”的思路一樣,數字圖書館建設同樣是非常關鍵的部分。首先,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依賴于一定的數字化設備,例如對圖書數字化的處理儀器(掃面議)、數字化數據庫、相關的服務器和網絡設備購置等等;其次,應有效的利用好網絡平臺、移動互聯網平臺,努力實現線上線下閱讀同步進行,這樣既滿足了現代人碎片化、零散化閱讀的需求,同時也是對傳統閱讀模式的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再次,圖書館應加強與圖書供應商(如出版社)的合作,使得圖書館在豐富館藏的同時能夠同時加強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例如在提供紙質圖書的同時,也提供電子版的圖書,這樣遠程用戶就可以通過較低的成本獲取到相應圖書的電子版本,同樣對于促進全民閱讀有著積極的幫助。當然,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不應僅僅局限于上述的一些內容,圖書館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化的構建,例如,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分析本地閱讀者的閱讀習慣,根據計算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書籍推薦,實現差異化的閱讀。由此可見,充分利用好互聯網技術構建數字圖書館,順應了當前信息化發展趨勢,對于全民閱讀服務平臺的搭建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4]
3.開展豐富多彩的圖書文化活動,加強文化氛圍的建設
有了館藏的保障和便捷的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圖書館還應利用自身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圖書文化活動,構建讀書文化,例如可以定期進行讀者交流會,通過讀者之間的交流互動推動不同圖書文化的傳播,促進良好的閱讀文化的形成;除了讀者之間的互動之外,還可以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通過彼此交流,圖書館能夠了解讀者們的讀書需求,在豐富館藏圖書時盡量貼近大眾的閱讀要求,實現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良性互動,同時圖書館可以將一些圖書管理工作中的難題及時的與讀者進行有效的反饋(例如借閱圖書時出現的圖書損壞現象、一些讀者不注重圖書館的衛生狀況等等),共同化解閱讀服務和讀者之間的困難,為全面閱讀搭建更加貼心的服務平臺。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圖書館舉行讀者見面會、簽售會等相關活動,本文就不一一的進行介紹了。
4.改變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實現“大眾讀者走進來”到“走向大眾”服務模式的創新
在進一步鞏固傳統的圖書館館內閱讀服務同時,還應通過虛擬館的建設實現24小時隨心閱讀的創新閱讀平臺的構建,這需要數字化建設的相關技術支撐。總之,未來圖書館服務模式,應面向大眾,走到大眾中去,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服務好全民閱讀這一文化工程建設。
綜上,做好全民閱讀應從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館建設、閱讀文化活動的開展以及服務模式的創新等方面共同加強,適應全民閱讀的閱讀需求。
[1]湯更生,朱鶯. 全民閱讀活動的背景、特色與推動[J]. 國家圖書館學刊,2013,03:60-64.
[2]吳惠茹. 以讀書會促進全民閱讀探析[J]. 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06:33-38.
[3]丁娜. 全民閱讀推廣力量的角色構建[J]. 圖書館論壇,2014,02:27-33+73.
[4]李玉萍. 新媒體環境下全民閱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