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萍
(吉林省通化縣果松鎮七道溝學校 吉林通化 134104)
嘗試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劉春萍
(吉林省通化縣果松鎮七道溝學校 吉林通化 134104)
隨著教育教學的快速發展,對于小學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影響了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嘗試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嘗試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有幫助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于嘗試教學法的應用進行研究,找到一條適合應用嘗試教學法開展數學教學的道路。
嘗試教學法 小學數學 應用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越來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而嘗試教學法就是一種能夠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方式。嘗試教學法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展有效的嘗試,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嘗試教學法開展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嘗試教學法,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使學生能夠實現很好的自主學習。這樣對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引導,針對教學的實際內容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使學生能夠對于課上所學的知識提前有所了解。這樣對于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學生預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嘗試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嘗試學習,可以有效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加深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數學綜合應用能力,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1]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家進行預習學習。通過使用秒表和鐘表進行實驗,學生可以提前對于數學知識有所了解。在預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開展了有效的嘗試自主學習。這樣對于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有著重要的作用。[2]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嘗試教學法,教師還應該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在合作學習的幫助下,嘗試教學會更加有成效,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會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互相交流思路,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例如,在學習數學知識《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習題:“3+17-10÷2=?”教師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迅速算出答案,小組內應該統一想法。這個時候,小組的學生就會開展有效的討論和爭辯。這樣,學生很快就會而出結果,并且結果的準確性能得到保證。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對于四則運算中的運算順序有很好的了解,從而在正確運算順序下進行計算,自然會很快得出答案。[3]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嘗試教學,教師應該科學設計嘗試練習的內容。通過布置適當的練習題,可以有效檢驗學生自學的效果,在嘗試訓練過程中可以實現有效的反饋。因此,教師應該注重結合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常識題目。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學生能獨立完成的嘗試題,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更好的掌握。同時,還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練習題,讓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
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數學計算題:1.25×4=?,1.25×8=?等。這些題可以使學生獨立完成,并且逐漸掌握小數乘法的規律。然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嘗試題:1.2×1.5=?,2.5×2.5=?這些嘗試題就會考察學生對于小數乘法的綜合掌握情況,學生的自學情況會在題中得到很好的反饋。學生在解答這些嘗試題的過程中,也就是學生在進行思維嘗試的過程。因此,布置嘗試題,對于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強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有著重要作用。[4]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嘗試教學,教師應該落實因材施教。由于小學生受到的學前教育、自身的理解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這樣能夠有效保證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在開展嘗試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分層嘗試教學。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分層布置嘗試題,使學生得到最有效的鍛煉。針對數學基礎比較好,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稍微復雜的習題:123×34=?,234×78=?這些題可以充分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沒有特殊的規律可循。布置這樣的嘗試題目,可以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計算訓練。對于數學基礎比較差,理解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特殊的題目:125×80=?250×44=?這些題目計算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考察的就是學生對于三位數乘兩位數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的分層嘗試教學,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加有效的鍛煉,切實保證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嘗試教學,教師應該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完善的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對于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以鼓勵性評價為主,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嘗試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教師應該注重通過教學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的改正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嘗試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嘗試教學法和數學教學內容。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有效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通過嘗試教學法,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增強情感體驗,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胡安波. 嘗試實踐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法課中的應用[J]. 淄博師專學報,2006,04:49-52.
[2]董巧霞. 淺談嘗試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J]. 學周刊,2013,05:83.
[3]孫潔.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 中國校外教育,2015,32:73-74.
[4]周莫涵. 小學數學“先學后研”嘗試教學的幾點感悟[J]. 人民教育,2011,Z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