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凱
(武夷學院宣傳部 福建福州 350004)
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創新
劉 凱
(武夷學院宣傳部 福建福州 350004)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本文重點分析基于大數據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的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大數據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 話語體系創新
進入新世紀之后,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移動網絡、傳感網絡和社交網絡等使得互聯網的應用領域大為拓展。數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不斷積累和增加,我們已經全面進入大數據時代。如今,“大數據”這個詞匯已經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中,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給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也帶來了很大變化。高校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必須與時俱進,利用大數據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有其自身之義。[1]
截止到目前,學術界尚沒有對大數據予以明確界定。對于何謂“大數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大數據”一詞的出現,可溯源至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該公司在《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報告中對“大數據”進行了界定:“所謂大數據,是指大小已經超出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獲取、整理、分析和存儲能力的數據群。”[4]麥肯錫認為:“在當今時代中,數據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中,成了不可忽視的生產要素。人們通過挖掘和利用海量數據,進入了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的浪潮中。”綜合這種種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大數據”即指那些隱含著巨大價值、容量龐大的多樣化數據集。
當今大學生基本是“90后”,他們思維活躍,活潑好動,一直是先進技術的忠實擁護者。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深遠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新媒體接受信息、傳播信息,他們也利用大數據充分釋放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使得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也帶來了一定影響。
1.大學生獲取資源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大數據的蓬勃發展使得大學生獲取資源的渠道大大拓展,大學生不再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和校園活動獲取信息,他們可以在網上實時獲取琳瑯滿目的各種資源,雖然這些資源拓展了大學生的視野,但是也導致部分大學生受到網絡上不良思想的影響,這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戰。[2]
2.大學生價值取向更趨個性化
大數據好似一個大平層,它沒有層級結構,以“去中心化”的特點促使信息得以快速、便捷地傳播和流通。大數據的普及使大學生的思維模式發生了改變,提升了交互式學習的比重。另外,大數據還具有復雜性特點,容易使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混亂,諸如“新自由主義”等打著“自由、民主”幌子的不良思想容易導致大學生對社會主義信仰發生動搖,這是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正視的問題。
3.大學生的各種壓力變得無形化
大數據大大便利了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但也給大學生增加了無形的壓力。大數據時代對大學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由于大數據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需要大學生具備高超的處理海量信息的能力,還能快速從海量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這都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如果大學生難以勝任這些要求,可能會陷入焦慮情緒中,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的洪流中,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乘勢而上,直面挑戰,利用大數據推動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創新工作理念
在大數據時代中,人們越來越依賴大數據來做出重要決策。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也要轉變工作理念,不要局限在思想政治課、廣播、宣傳欄等傳統路徑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要將眼光放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微博、微信上,利用這些微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教育。一方面,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注意開放與引導,不能試圖封閉學生的思想,而是要使學生置身于開放環境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宣傳思想工作要強調平等與活動,師生之間要多溝通,多互動,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促進宣傳思想工作的推進。[3]
2.創新工作方式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以學生檔案數據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系統信息要包括學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慣、思想特點、價值取向、心理素質等,這些基本數據要采取實時上傳與更新的方式,保證系統信息的精確性。然后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者要通過查閱這些數據,對大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諸如專題研討、心理咨詢、座談講座、影視播放等形式都可以拿來應用,關鍵要使學生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獲得啟發,提升宣傳思想工作的小針對性。
3.創新工作陣地
高校在鞏固傳統陣地時,也要積極建立新宣傳陣地,結合大學生的行為特點,占領網絡宣傳工作新陣地。高校要加強院系媒體事務中心建設,成立院系宣傳思想工作信息服務平臺,及時上傳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聞信息,引導學生瀏覽和討論,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的熏陶和影響。另外,高校要借助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包括大學生日常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發展、新媒體應用等信息在內的綜合數據大平臺,全天候采取大學生的相關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比較、計算和分析,形成大學生評價數據,再以此為依據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實現高校宣傳思想工作360°無死角檢測。
4.創新工作隊伍
要促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起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工作隊伍。這支隊伍不僅要牢固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信仰,還要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行為特點,更要有強大的政治敏銳度和網絡靈敏度,能快速獲取數據、篩選數據、分析數據和應用數據。為了打造這樣的工作隊伍,高校必須對從事宣傳思想工作的教師加強培訓與教育,使他們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還要對他們加強考核,使他們能勝任高校宣傳思想工作。
除了培育一支從事宣傳思想工作的教師隊伍,高校還要挖掘一批活躍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吧主”、“大V”的學生骨干,對他們加強教育,提升他們處理大數據的能力和管理能力,使他們能在大學生群體中發揮引導輿論焦點的作用,促進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勵和自我管理。
21世紀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大數據時代勢不可擋,這些都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創新宣傳思想工作話語體系,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扎實的鋪墊。
[1]周季鋼,吳剛.掘金“大數據”[N].重慶日報,2013-02-26.
[2]維克托·邁克—舍恩伯格,肯尼斯·庫克耶,著.大數據時代[M].盛海燕,周濤,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
[3]鄔賀銓.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J].求是,2013(4):47-49.
[4]涂子沛.大數據[M].傳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