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華
(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校 吉林榆樹 130400)
基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探析
任建華
(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校 吉林榆樹 130400)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和深入的背景下,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學效果能夠滿足全新教育體制的基本要求。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促進歷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必須對歷史教學進行優化設計,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文針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進行了探析,并提出具體的措施,從而為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借鑒。
新課程背景 高中 歷史教學 設計 策略
在高中階段,歷史是一門比較主要的課程之一,學生通過學習歷史知識,能夠對歷史有所了解,對優化其知識結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為了確保歷史教學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的基本需求,需要對歷史教學進行合理的設計,進而促進歷史教學質量有顯著提高,為學生探索歷史知識打下堅實基礎。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與效率,需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實施,通過對歷史教學進行科學設計,使得學生掌握清晰的學習脈絡,從而保證高中歷史教學活動能夠有序開展。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導致歷史教學效果不理想,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產生了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當學生失去了學習歷史的興趣時,將不利于對學生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1]。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養,部分教師采取的是單一和機械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不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也對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限制作用。
此外,教師遵循的教學理念不夠健全,因而未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長期下來,教師在教學時沒有對教學方法加以創新,教學的思路不是十分明確,導致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脈絡未能有清晰認知,從而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也不利于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的增強。
1.根據教學主題實施教學設計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高中歷史教學期間,為了促進歷史質量有顯著提升,教師需要根據教學主題實施教學設計,從而為學生深入學習歷史知識提供有利依據[2]。對于一篇文章而言,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明確其中心思想,確保學生對教學主題有清晰認知,主要原因是教學主題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著提綱挈領的重要意義。學生了解了主題,能夠對課程教學的重點有明確認知,因而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抓住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對提升教學的思想高度與內涵等具有重要意義,達到育人的目的。
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前,需要將課程教學的重點予以精簡。比如,在《戊戌政變》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圍繞著主題進行設計,確保歷史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3]。教師在對歷史教學加以設計期間,需要根據教學主題實施。此外,不僅僅被教學主題所限定,通過以戊戌政變的起因與經過等為出發點,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學生通過集思廣益,從不同的視角出發,能夠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出發發揮歷史教學的重要價值。
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期間,教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需要對歷史教學進行優化設計,通過結合教學內容和主題,將主題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能夠為歷史教學設計提供主要依據,從而達到優化歷史教學設計的效果,為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2.歷史教學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
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供有利保障。那么,教師必須對歷史教學進行反思,并在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歷史教學進行優化設計,從而為為歷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堅實基礎[4]。在歷史教學予以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將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行為為出發點,通過將歷史教學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而增強歷史教學設計的質量。
歷史學科是對歷史的記載,在一定程度上與實際情況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在歷史教學設計期間,可以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互融合,在對教學內容加以完善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對歷史知識沒有了陌生感,也為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發揮關鍵作用。
例如,在《從蒸汽機到互聯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是明確教學的主旨,將蒸汽機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興起等知識進行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以時代為背景,并以蒸汽時代和信息時代為線索,對發展的背景、過程和影響等作為分析的內容,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出和蒸汽機與互聯網有關的例子[5]。
當學生對歷史教學進行了合理的設計,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整合在一起,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系一起,才能促進對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期間,為了促使教學效果能夠滿足新課程的基本要求,需要對歷史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通過將歷史教學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為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得教學效果滿足新課標的基本需求,歷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加以完善與創新,為歷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依據。教師為了向學生營造較好的學習環境,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需要對歷史教學進行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教師采取的是傳統教學方法,將導致學生很難對歷史知識有深入理解,降低了歷史教學的質量。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對歷史教學進行優化設計,完善歷史教學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1] 郭曉敏.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96.
[2] 盧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有效教學實踐與探索[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23):51-51.
[3] 郭軍濤.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措施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5):321.
[4] 向麗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3(18):128.
[5] 姜耀祥.試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4(26):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