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趙立梅 2江 春
(1.安徽省肥西縣王集學校;2.安徽省肥西縣東冠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低年級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趙立梅 2江 春
(1.安徽省肥西縣王集學校;2.安徽省肥西縣東冠小學)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合作學習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
小組合作 有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被廣泛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毋庸置疑,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是一種優化課堂教學的良好手段。但是,基于低年級的學生好動,自控能力差,很多老師認為不宜開展合作學習,實際上,低年級學生天真率直,表現欲望強,敢想敢說,這是培養合作學習的良好時機。關鍵是如何有效地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應用這種教學手段。很多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組織課堂教學時,還存在許多誤區,導致合作學習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并不能真正發揮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優勢。[1]
要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講究策略。教學中,必須切實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喜歡結交朋友;好奇心強,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感興趣;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怕他人取笑;自我約束力差,卻老愛管別人;只善于開展批評,不會進行自我批評。因此,老師在分組前最好能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為分組提供依據。[2]
2.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組建學習小組時,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性格特點進行搭配。分組的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均衡。人數以4~6人為佳,這樣便于學生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既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其次,要將組內成員明確分工,有組長、有記錄員、有匯報員······為順利地開展活動做好準備。
3.培養合作意識。
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可采用小組競爭機制,對配合的好的小組給予精神鼓勵,讓他們互看、互學、互議,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與r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傾向。
4.培養合作技能。
低年級學生表現欲望強,往往只愛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因此,教師要交給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于傾聽對方;不同見解,要等對方說完,再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對對方的精彩見解和獨立觀點,要通過表揚‘鼓勵形式,達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難和分歧較大之處,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5.講解、示范。
低年級學生貪玩好動,管不好自己,他們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懂何為合作。這時,教師必須通過講解、示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告訴學生他們的學習任務是什么,他們必須怎么做,并將新信息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為學生盡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幫助。
1.把我合作的契機。
探求新知,突破知識的重、難點時;學生運用概念、性質進行判斷時;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時;鞏固運用所學知識時。這都是組織合作學習的良好時機,此時開展合作學習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2.創作合作的氛圍。
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無疑是組織好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學生在愉悅、輕松的環境中思維最活躍,也樂于傾聽、敢于發言。教師應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3.豐富合作的形式。
合作學習可采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學生與電腦合作、人機對話等多種形式;座位方式也可選擇四人合作、同桌合作、自由組合式合作等多種方式;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小組成績分享法、小組—游戲—競賽法、切塊拼接法、共學式、小組調查法、合作辯論等多樣化的實施策略,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靈活地調整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4.當好合作的引導者。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以解決。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教師要運用觀察、參與、巡視、指導等方式積極地加以調控,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5.掌握合作的時間。
合理的安排合作學習中的時間是杜絕合作的“虛假”與“浮躁”的有力保障。時間太短,學生還沒來得及獨立思考,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這種合作流于形式,收不到效果;如果時間太長,讓學生漫無邊際得說下去,則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這種浮躁的合作也不可取。
1.匯報。
一般可由小組內的匯報員匯報學習成果,教師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由小組自選發言人進行匯報,這樣就可避免每次都由幾名能說會道的學生代表發言,也可把機會給那些報持沉默的孩子,培養他們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2.評價
可以采取師評、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對組員的學習進行評價,這樣既能肯定成績,提出不足,又能對以后的合作學習起到導向作用。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數學教學活動的要求,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的主要學習形式,是促進學生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讓學生獲得了知識和能力,而且讓學生學會協助和做人,既發展了學生的智商,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情商。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更科學、更有效,有待我們不斷地探索研究。
[1]《合作學習》 馬蘭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一版
[2]《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 伍新春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1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