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斌
(延邊大學 吉林延邊 133002)
本科生導師制現狀分析及應對探索
劉文斌
(延邊大學 吉林延邊 133002)
隨著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改革和相關制度的逐漸完善,國內高校開始紛紛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注重個性和創新思維訓練,被視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良好機制,已經日益成為我國高校改革的焦點。聯合筆者所在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探究了當前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成就,同時分析了了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工程中的問題,因此應在借鑒西方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等方面的努力,完善本科生導師制的運行模式。
本科生導師 導師職責 評級機制和激勵機制
導師制起源于英國,在第十四世紀的牛津大學教授發起創建,起初主要是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對研究生們開展的個別輔導制度,是英國高等教育制度的特色之一。隨后,牛津大學逐步建立起來了正規的本科生導師制。在19世紀中后期,美國哈佛大學也開始著手實施完全學分制,并且結合學分制制度和選課制制度逐漸開始把導師制引入到本科生的培養中,這也對導師制在世界各國高校中的推廣和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20世紀初,我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學者楊賢江第一次提出了“全人生指導方式”,可以看作本科生導師制在我國的開端。步入21世紀,中國國內各個大學再次引入本科生導師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率先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至今日已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遍得到推廣。
實行導師制的目標就是用導師個人所具備的淵博學識、高尚師德師風和健全的人格去感召學生,引領學生努力學習、追求真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針對新入學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在導師制的環境促進之下,可以增強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筆者所在的高校從 2010年開始實行完全學分制,2013年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制度。 為了更加全面詳實了解我校導師制的實施現狀,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及直接詢問等多種方式開展了調研工作,結果顯示,我校在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以來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問題。
1.我校導師制實施的特點和初步成效
(1)導師職責范圍比較明確。
(2)導師制實施以來師生之間交流增多、交流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
(3)導師制實施有利于新生了解大學、熟悉大學,能使廣大學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4)在擔任導師的教師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專業骨干教師,這就使得導師制的實施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同時學生也可以獲得更多創新實踐的機會。
2.我校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導師層面問題:
導師需要跟學生有面對面的接觸,沒有一定的學術水平、高尚的師德和崇高的責任心,是不能勝任的。出色的學生導師,能在與學生進行學術交流的同時,又能將生活處事的哲理傳遞給學生,也能使學生在與導師的日常生活接觸中領會到嚴謹的治學精神。由于學生人數眾多,學校配備的導師和學生之間的比例關系通常高于1∶1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20。在這種情況下,導師和學生交流的時間與機會根本無從保障。 另一方面,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很難抽出時間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指導。
學生層面問題:
導師制實施過程存在學生不了解導師制作用的問題,不能積極主動地掌握導師制提供的新學習指導形式,缺乏主動性和能動性,學生主動與導師聯系的意識也相對淡薄。
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制度問題:
學分制條件下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不能使它單獨發揮作用,它需要一系列相關制度來給予配合。而現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教學條件、學生選課制度、學生學籍管理制度等相關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另一方面,高校人事部門、學工部門、財務部門、后勤部門等相關部門,都不能對導師的實施給予及時和必要的支持。同時,各高校在對導師進行管理工作過程中,過多地追求形式考核和量化考核,這樣就極容易引起教師的反感和倦怠。
通過制度建設明確定位和職責
導師的職責定位既是對本科生導師工作的明確規范,也是導師制實施的關鍵所在。 必須將本科生導師制明確定位為教學制度,使之上升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作為教學制度,必須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制度,包含導師選聘和辭退制度、導師和學生的雙選制度、經費和后勤保障制度、學分分配方案等等。同時,要制定規范的導師職能和行為的相關細則,明確其任職要求、主要職責以及與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權責區分。
拓展導師資源和導師質量
在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外,還應該通過多種渠道拓寬導師選擇面。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采取校內導師資源、離退休教師資源、校外導師資源、優秀高年級學生資源相結合的做法,充分發掘導師資源。在此基礎上,還要健全師生選配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建立和完善導師考核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
如果要充分發揮導師的主觀能動性,就必須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導師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在建立健全本科生導師制工作評價體系時,要建立導師制績效考核檔案,真正使導師業務考核與職稱評定、年終評優、工資待遇等掛鉤,從而形成一定的約束力。注重考核內容的多元化,針對不同類型的導師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和體系。除了業務考核激勵之外,還應設立專項教學獎勵基金、科研經費和進修基金。
本科生導師制已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在我校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同時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導師資源不足、導師工作主動性不高、導師制實施的相關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在未來的時間里,必須進一步明確導師制的定位和職責,拓展導師資源和導師質量,并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勵機制,從而確保本科生導師制的順利實施,真正實現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