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靜
(中共淮南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 安徽淮南 232001)
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文獻綜述
周榮靜
(中共淮南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 安徽淮南 232001)
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研究的現狀是沒有專著研究,但理論文章不少,但研究弊端是某一方面經驗總結有余,但理論概括不足。因此,未來我們重點要對“律師全面參與信訪工作”問題做一些深入研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盡快探索出符合科學性和規律性的律師參與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建設路徑。
信訪 律師 文獻
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是在信訪工作受到社會質疑、信訪化解社會效果不佳的大背景下提出的。2014年2月中辦國辦頒布的《關于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意見》提出“推行律師參與接訪”。2015年6月中央政法委頒發的《關于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的意見(試行)》對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的意義、運行模式、工作方法、管理和保障、組織領導等做出具體規定。至此,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正式在政法委的推動下在全國政法機關和信訪機構展開,希望借助律師作為第三方力量能夠取得信訪人的信任,達到徹底化解信訪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目標。[1]
在該背景下,國內學界對信訪法治化和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關注逐步增多,在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方面均有進步,研究的視角也比較寬闊,嚴肅的學術成果日益增多,其中不乏有一些很有見地的專著和文章。[2]
筆者在2016年10月20日以“律師參與”、“信訪”兩個關鍵詞在當當網、亞馬遜網、京東網均未搜到書籍,以“信訪”、“法治”為題在當當網共搜到13本書,在亞馬遜上只搜到3本書,在京東上只找到5本不同的書。這說明,從2004年中央提出“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以來的12年時間里,并沒有學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并寫出專著。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與此有關的專著僅是“信訪法治化”的一些研究成果。這些專著從研究方法上,前期的專著一般是從社會學角度和法學角度做理論研究,如吳鏑鳴主編的《信訪理論研究》,劉二偉主編的《社會矛盾指數研究——創新信訪工作的新路徑》,張宗林 王凱主編的《信訪與治理》、張宗林 鄭廣淼主編的《信訪與法治》、付子唐 張永和主編的《常縣涉訴信訪》。近年來,一些學者運用比較研究方法研究信訪,如王凱著的《信訪制度與國外相關制度分析研究》,楊德爽 楊岑著的《中外法治信訪研究》,陶乾著的《國內外“網絡信訪”機制研究》,上述兩類專著著眼于大的信訪制度研究,對信訪制度下面的子課題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沒有涉及或著墨不多。[3~4]
筆者在2016年10月20日以“律師參與”、“信訪”兩個關鍵詞為篇名在中國知網期刊欄目中以“律師參與”、“信訪”兩個關鍵詞為篇名共搜索到35篇論文,其中,近3年發表的有9篇;以“律師參與”、“信訪”、“體制機制”三個關鍵詞共搜索到5篇論文;“律師”、“信訪”兩個關鍵詞共搜索到1篇碩士論文。這些論文有的是一些律師從參與信訪工作的實踐經驗出發,以地區或個案為基礎進行實證研究,如喬方的《棗陽市律師參與政府信訪工作的實踐與思考》、陳揚的《都江堰市檢察院對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的思考探索及對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戚誠偉的《律師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工作的作用、難點與對策——以上海律師參與信訪實踐為視角》等等,這些文章的內容涉及的往往只是律師參與信訪的某一部分,如律師參與政府信訪工作、律師參與檢察信訪工作、律師參與信訪案件評查工作等,其弊端就是某一方面經驗總結有余,但理論概括不足。
當前,關于“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的研究還不多,楊功偉在《關于健全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機制的思考》中第二部分“建立健全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機制的對策”提出“健全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機制的意義”、“律師參與涉法信訪處理的具體環節”、“律師參與涉法信訪處理的相關保障機制”三個對策,上述三個對策的重點部分也是真正的對策是第三個,但這部分只有寥寥104字就草草收尾,整篇文章存在邏輯結構混亂、重點不突出等問題[5]。其中也有一些高質量的文章,比如張玉華在《律師參與化解涉法涉訴信訪和代理申訴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第四部分“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的思考和建議”[6]中提出建立六大機制的建議比較有適用價值。但這相對于律師全面參與信訪工作的大的實踐來說,仍然顯得過于片面。現在律師全面參與信訪工作從工作的內容來說,有參與日常值班、約訪接待、信訪積案化解、案件核查評議、訴訟案件申訴等;從參與哪些單位的信訪工作的說,有參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政法機關的信訪工作,也有參與各級黨委政府的信訪機構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信訪機構的信訪工作。從律師全面參與信訪工作實踐的“全面”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當前所做的理論準備和理論支撐顯然不足。因此,未來我們迫切需要對“律師全面參與信訪工作”問題做一些深入研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盡快探索出符合科學性和規律性的體制機制建設路徑,反過來指導律師全面參與信訪工作實踐,從而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1]《想象、現實與出路:糾紛解決視野下的行政信訪》,劉國乾著,法律出版社,2015. 10;
[2]《中外法治信訪研究》,楊岑著,武漢出版社,2015.10;
[3]《國內外“網絡信訪”機制研究》,陶乾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5.11;
[4]《關于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的意見(試行)》,司法部 國家信訪局頒布實施,2015.6。
[5]楊功偉《關于健全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機制的思考》,《學理論》2009年第8期。
[6]張玉華《律師參與化解涉法涉訴信訪和代理申訴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中國律師》2016年第8期。
周榮靜,女,1978年7月生,漢族,安徽肥東人,法律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法學、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