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麗
(吉林省柳河縣實驗幼兒園 吉林柳河 135300)
淺析如何培養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孫慧麗
(吉林省柳河縣實驗幼兒園 吉林柳河 135300)
作為幼兒教師,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如果不想讓知識變成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工具。”在幼兒園教育中,只有運用好這個工具,才能為培養創造型任務打好基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抓好這個時期,努力培養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 語言 提高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人類溝通的主要工具,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寫到:“影響人們內心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語言。教師教學中的語言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就象演奏家手中的樂器:畫家手中的顏料和畫筆:雕刻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樣。沒有樂器就沒有音樂: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積極思考,以達到完成語言教學任務的基本教學目標。下面就談談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幾點意見和方法:
1.要求幼兒教師掌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是提升幼兒教師語言的必要條件。幼兒語言發展與幼兒思維、理解的發展有密切關系,比如:幼兒不能理解幼兒教師所說的“反話”當教師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對幼兒說話時,他們聽不出老師的正話反說。有一個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在回答老師的“人有幾只眼睛?”的問題時回答說:“有三只眼睛”老師非常生氣于是說:“人有四只眼睛”幼兒馬上跟著點頭說:“是四只眼睛”這樣的反話只會造成幼兒的思維更加的混亂,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兒對語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年齡越小這種特征表現得越明顯。幼兒教師只有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特別是把握幼兒理解成人語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的在不同的場合,在幼兒園各種活動中,有效的運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指導和教育。
2.幼兒教師要有意識的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
(1)幼兒教師的語言力求準確和流暢
語言修養要注重的是個體運用語言的準確度和流暢度。教師的語言應當口齒清晰、鮮明、準確,不能含糊不清。教師的語言發音必須準確,力求做到字正腔圓。眾所周知,幼兒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在幼兒園他們的主要模仿者是幼兒教師,所以幼兒教師的語言要規范話切忌“娃娃腔”(“娃娃腔”是指一些不規范的小兒用語)如:把“汽車”說成“嘟嘟”“小便”說成“噓噓”“睡覺”說成“覺覺”等等。只有幼兒教師自己的語言修養得以提高,才能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才能有效的施教。
(2)教師語言要力求純潔,克服粗俗化
語言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有一次,小威上課總是調皮,我一生氣,對他喊到:“你真是個搗蛋鬼!”當時,有幾個小朋友也跟著沖他喊:“搗蛋鬼!”第二天,小威剛進教室,教室里的幼兒就對著他喊“搗蛋鬼!”小威委屈的看著小朋友,眼里還含著淚水??吹竭@樣的情景,筆者意識到我不經意間的一句氣話已經對小威造成了傷害。經過對小威的安慰和對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這件事平息了。但筆者卻是深深認識到了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避免使用“滾出去”、“搗蛋鬼”、“你真笨”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語言。要盡量使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1.用“字的延伸”訓練幼兒語言能力
教學中,以一個字為延伸點,做組詞造句的訓練。實踐證明,教師經常用一些幼兒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來組詞造句既可增加幼兒的知識,又起到了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作用。如:吃:請小朋友給“吃”字“找朋友,并比賽”看誰找的朋友最多。這下課堂可活躍了,孩子們積極動腦思考,迅速舉起小手:“吃飯”、“吃水果”、“吃西瓜”“吃桃子”……然后,再請幼兒說出一些與此有關系的句子,幼兒積極發言:“我今天吃了大米飯”,“我在奶奶家吃了一個大蘋果。”……這種口頭連句是口語培養的最簡單的形式,由口頭造句開始,逐步引導幼兒用一個完整的語句表達。
2.創設語言表述情境
情境表演有場景,角色,情節,表演過程中有動作,有對話,有強烈的直觀性,能誘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和講述的愿望.讓孩子們觀察老師或同伴的表情、動作(即采取啞劇形式)開展語言訓練,以“觀”促“思”,以“思”促“講”訓練幼兒把話講完整,講得體。在豐富和鞏固詞匯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說話完整、連貫,使他們能沿著一定的線索進行講述,把事情說清楚,把看到的事物進行恰當的描述。在教學過程中,要緊扣主題按人物出場和情節發展順序,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培養幼兒連貫語言的能力.促進了幼兒口語的發展。
3.運用直觀的圖片
選擇圖片時多選用一些有情節,有利于發展孩子思維的圖片,如《分蘋果》、《貓醫生過河》、《明亮的玻璃窗》、《捉迷藏》等等。其次,活動過程中以設問來開展??上茸尯⒆訉Ξ嬅嬗懈行哉J識,問一些比較直觀性的問題:如圖片中有什么人?他們做了一件什么事?……使講述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開展,進一步理解圖片內涵,從而達到孩子的講述有頭有尾,有情節有過程,孩子說話也逐漸做到了言之有序。
總之,幼兒語言的發展,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如果不想讓知識變成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工具?!痹谟變簣@教育中,只有運用好這個工具,才能為培養創造型任務打好基礎。做為幼兒教師要樹立一種信念,用一生去打造自己的教學語言,把文化、思想和對幼兒的愛和責任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因為這是我們教學的工具,也是開啟幼兒心靈和智慧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