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紅
(湖南商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外光色彩形式語言研究
羅 紅
(湖南商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在外光色彩寫生教學中,通過打破傳統色彩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感受自然色彩魅力的同時快速地掌握色彩形式語言,達到對色彩更主動地把握和更有效地表現。
外光色彩 色彩形式 色彩表現
在外光色彩寫生教學中,打破傳統色彩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面對豐富的外觀色彩,在感受自然色彩魅力的同時讓學生學會色彩語言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學會色彩語言的表現形式,提高色彩形式語言的修養,從而快速地掌握、控制、組織色彩,對色彩更加主動地把握與表現,與今后的專業設計更有機的結合。[1]
對現實世界直接的觀察、感受和表現是人類藝術創造的原發動力。自然景色由于環境、季節、時間等條件的不同,在視覺中產生了豐富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存在著無窮豐富的形式之美,我們在感受自然的色彩關系所帶來的美感的同時更需要通過有序的設計色彩系統在視覺上產生審美感覺,優秀的藝術家通過他們獨特的感知、有效的造型語言、在他們的色彩作品創造了最具表現力的、最有生命力的、最富意韻的鮮活色彩。[2]
1.莫奈——光與影的實驗
印象派創始人莫奈拋棄了古典的明暗色調,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讓色彩煥發出明亮的光的性質. 他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把光作為畫面色彩調配的原則,通過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看他的《草垛》系列和《盧昂大教堂》系列就會知道,一天的幾個時辰,光色都會不同,他運用相當細膩色彩的準確表現現實色光的短暫時間的變化,正是通過對光與色彩的表現來捕捉自然瞬間的真實印象,來達到了色彩透亮鮮明、充滿生機的生動效果,來表達一種陶醉于大自然的歡樂心情。
2.博納爾——色彩和色調的魔術
“色彩魔術師”的博納爾曾被畢加索形容為“猶豫不決的大雜燴”, 他把瞬間的映像和零星的感受當作他創造的主題,常常被那些復雜的幾乎被遺忘而云集于我們與世界相互聯系的的感受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當這些隨機性的感覺變成下意識時是最富有表現力的。他熱崇于表現自然界的光,創作純粹出自于自己對色彩的偏好,喜歡用瑣碎的筆觸在畫布上反復涂抹,看似雜亂無章,沒有一塊純凈之色,反而創造出絢麗多彩的色彩效果,把色彩的對比度、音樂感、神秘性發揮到了極致,描繪出色彩豐富超凡的藝術效果,他對色彩和色調的完美表達遠勝過其他現代主義大師。
3.維亞爾——單純而裝飾的色面
法國納比派代表畫家維亞爾反對學院派藝術,認為“藝術應該是精神的創造物,自然界只是一種機遇,藝術家應該從主觀上重新安排它們。”主張從美和裝飾的觀念出發重新安排自然界。作品取材身邊婦女的家庭生活,喜歡描繪平靜、平凡的愛情生活光景,被稱為親和主義的代表畫家。他的作品空間不再重要,色彩被限定在一種幾何式的壓縮空間中,對光線的游移描繪非常突出,技法出神入化,依賴純粹主觀與裝飾性的觀念所呈現的形式,極具有裝飾性,色彩更加平面,形成一種平面化、裝飾化、韻律化的表達,創造了一種新的富于韻律的裝飾藝術風格。
點是繪畫藝術中的最小視覺語言元素,點從造型上是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點在現代圖形上只有位置沒有長、寬、厚的限制的幾何圖形,點是畫家在創作時從復雜的視覺世界中由具象到抽象提取出來的最為簡單的視覺語言元素。“點”是作為畫面語言出現的一種表現手段, 也是藝術家的一種思維組合形式的體現,它對沖擊畫面視覺、對活躍畫面氣氛和平衡畫面組成有著重要意義。[3]
1.修拉的純色小圓點
修拉被邀請參加印象派感受到純色的強烈特性后,他就開始在畫布上堆起與環境、陽光、顏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圓點來, 為了使這些因素互相滲透到差異極小,他嘗試不在調色板上調色,而用純色小圓點直接進行點彩,原色的小色點在畫面浮現著、制約著、平衡著、閃耀著、明確著發出了光的異彩,最終形成了新的色彩效果,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他花四年點“彩”完成的《大碗島上的一個星期日》所產生的光彩是無與倫比的,給人帶來了視覺的神秘感、光色交融的愉悅感和建筑造型般的堅實感。他捕捉著光和色,運用色彩的同時對比法、點彩法、純色光學調色法造就光亮的色彩,為我們展示一個鮮活動人的世界.
2.西涅克的原色大筆點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創始人西涅克象印象派那樣通過光的和色的理性分析來對復雜多樣自然的忠實地描寫,并進一步將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分解為構成色,物象不再是模糊消失的印象,而是嚴謹造型的色彩構圖,顏色自身的和諧成為主旨。畫面色彩只能用絕對禁止調和的原色小色點來處理,喜歡用相當大的筆點筆觸把原色大膽的、無序的、隨意的并置在畫布上,色彩原色的融合使單純的顏色充滿細微的變化,從而產生出生動的感覺,呈現出閃爍和震蕩的形式美感,色彩更加走向了純色的應用,色彩開始了理性化系統化的呈現。
3.德朗的對比色塊線點
野獸派的先驅者德朗說:“顏色對我們是炮彈炸藥,他們應該噴射出來。” 在《兩艘駁船》中畫家賦予了色彩以獨立的地位,明亮的紅、黃、藍、綠等色彩構成了強烈而和諧的對比, 色彩具有爆炸的耀眼光芒,令觀者振奮。德朗試圖把凡·高、高更、塞尚的因素與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因素融會貫通于自己的創作中,這使得他的野獸主義帶有明顯的折衷成分,因而他的藝術表現、空間處理和造型并沒有脫離古典法則,色調也類似新印象主義,可以看出畫家想把傳統與現代結合在一起的愿望。他喜歡直接用強烈的冷暖對比的純色來強化色光的明暗,并能夠以輕快流暢的色塊線點加以安排,讓色彩無與倫比地和諧起來。
線條貫穿了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史,是繪畫重要的表現語言。18世紀英國的著名畫家和理論家賀加斯在他的著作《美的分析》一書中,就有一章《論線條》,他認為:“作為一種美的線條,它是多變又多樣的和富有魔力的。”由于線的簡潔、方便、隨意、直接、使用最廣,可稱為第一形式語言,成為大師表達其思想、觀念、意念和情感的有效手段。我們在大師的繪畫作品中無規則的線條、色彩及偶然形成的形狀當中,可尋找到具有審美意味的線條形式,它體現了對形體和空間的直覺感受,涌現出一種奇跡般的鮮活力量。
1.康定斯基的抽象線條
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寫道:“色彩和形式的和諧,從嚴格意義上說必須以觸及人類靈魂的原則為唯一基礎。”在他的思想王國里,總有那么一個神秘的內核,他有時把它歸根于俄羅斯的神秘主義,這種內在創作力量的感覺,是不同于外部景象或手工技巧的產品的一種精神產品,它能使人得出一種完全沒有主題的藝術。他拋棄了線條的解釋性,努力建立線和情感之間的聯系,賦予線條象征符號新含義,通過線條表達他的內心情感,反應他的自我情結,作品僅僅用色彩、線條及相互間的關系就完成了個人情感感性的、激情的、自由的釋放,達到了閃爍融合的色彩效果。
2.梵高的動態線條
荷蘭后印象主義的先驅梵高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特別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他通過色彩暗示一種力量:“我現在將是一個放肆的色彩畫家。” 他受到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的簡化對象、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主張自由地表達內心情感。與生具來的敏感的直覺力和獨特的個性,使得他對顏色的領悟具有一種強烈美感的精神氣質。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躍和扭動,他顫動的曲線、螺旋線有著無限表現力,色彩通過運動的短線筆觸盡情展現,筆觸也是充滿了力量,刀劈斧砍出色彩的新天地,在他繪畫中張揚的線條是他心靈世界的暗示和精神情感的苦澀與熱情。
任何繪畫都有的共同畫面語言元素—-點、線、面,其構成要素是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以這些基本要素為條件加以組合構成,就會創造出無數理想的抽象造型。面是在畫面的空間構架中占據重要地位品的平面空間內具有二維性質的造型要素,具有單純、擬煉、富有裝飾性和精神性特點,西方繪畫借鑒東方裝飾藝術,使色彩傾向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面的形式。
1.巴爾蒂斯的裝飾平面
被畢加索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 巴爾蒂斯是20世紀卓越的具象繪畫大師在羅馬法蘭西藝術學院擔任院長時訪問日本,徹底地迷醉于浮世繪藝術中,他繪畫的色彩變化更加微妙,整體強調一種藝術裝飾感,利用統一的視覺效果,凝造了一種介于東西藝術間的特殊感觀。他對中國和中國藝術抱有極大的興趣,在其作品中可以發現東方藝術對他的巨大影響,他的作品或冷漠、或平淡、或詭黠,似乎包含著一種莫名的思考,這種思考出奇地深刻,深刻中又溶入了一層詩意般的抒情氣氛,更為客觀的作用便是誰也無法說清畫家的創作意圖。巴爾蒂斯重新把“靜止”請回了繪畫,他的一些作品中,畫面所呈現的景象似乎永遠地停留在那里,超越了語言的描述,看不到“何所來,何所去”,比古典派還要絕對,巴爾蒂斯還作品中無論是外表的姿態還是作品的布局,都體現了很深的古典主義烙印。
2.克利姆特的鑲嵌平面
奧地利“維也納分離畫派”的奠基人克利姆特把藝術從古典主義把持的美術家協會中分離出來,色彩放棄對空間幻覺的追求,使色彩和形狀能夠得到最單純的二維結合,以求達到色彩的最大視覺愉悅,既保持了對物象的基本說明,有能夠自由地表達色形自身的魅力。作品通過以不同的筆觸和線條形成極具裝飾味平面畫面去表現內心情感,色調溫和典雅和明朗,在寫實與裝飾之間折中著,具有濃厚的裝飾風格,成為維也納的視覺象征。他把埃及、希臘和拜占庭鑲嵌畫的裝飾趣味引入繪畫中,用各種金銀箔片,渦卷殼的花形、色彩或光澤,形成了東方的平面裝飾情調,展示了維也納的精湛裝飾工藝,創造了一種“繪畫的鑲嵌”風格。
英國畫家惠斯勒說“大自然固然包含著一切圖畫的色彩和形式的因素,就像琴鍵包含著音樂的全部音符。一個藝術家生來就要科學的取舍和組織這些因素,就像音樂家組織音符形成和聲,從渾飩中創造出動人的和諧。”通過與色彩大師的對話大師,學習、借鑒和探討大師繪畫作品中色彩造型語言的“最具意味的形式”點的形式、線的形式和面的形式,體會畫面色彩形式語言的組織和運用,感受色彩的功能,掌握色彩規律,通過塊面形、主觀色、形式美的個性色彩表現語言訓練,讓學生主動的思考色彩形式語言和大膽創造主觀表現色彩,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征的有想象力的“風格樣式”的色彩形式美作品。
[1]《表現色彩》韓眉倫著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色彩表現》汪秦著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3]《風景色彩寫生》周至禹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羅紅,性別:女 1967 4 籍貫:湖南省益陽市 學歷:碩士 籍貫:湖南省益陽市,畢業學校:湖南師范大學,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