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緒廷
(山東省諸城市林家村鎮桃園初級中學 山東青島 266061)
淺析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心得
賈緒廷
(山東省諸城市林家村鎮桃園初級中學 山東青島 266061)
歷史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讓學生掌握基礎歷史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是我們中學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一個人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整個智慧的核心所在,對智力活動起著支配參與的過程。歷史學習中的思維能力培養就是學習研究歷史的能力的培養,歷史學屆重視學生發展性、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文章對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進行了討論。
歷史教學 學生 思維能力培養 心得
“寧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寧可忍受痛苦而思維,也勝似不進行思維?!边@是一位著名的學者說過的話。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高尚的情操是一個人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所必備的東西。因此,匱乏的知識即為愚昧,不善于思考就是沒有思想,而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粗俗。我們所說的思維能力不是具體可感的,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這是一種深層次的東西。思維能力的高超能表現在創造力等方面,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智慧。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激發,同時也需要作用各種思維能力去進行探究。文章對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進行了思考。[1]
新課程標準下中學歷史教學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歷史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算最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2]
為了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教學內容首先要達到一定深度 。只有教師的歷史知識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才能有一個良好的保障。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對歷史概念教學進行加強,注意用準確、科學地語言對歷史概念進行表達,是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不但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還能夠反映歷史事件的其本質特征。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從大的歷史時期到小的歷史事件進行系統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例如在講關于資產階級革命中的東西方世界的過程中,可以先使學生明確這一時期歷史的主流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之后對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的三個時期進行介紹,并對想資本主義過度的三個途徑進行講解。這樣一來能夠立體的對資產階級革命進行講解,學生對此也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3]
歷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受到了重視,以下是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幾點心得。[4]
1.合理的設疑,進行討論
提出一個好的問題是能夠鍛煉思維的最好的方式,而進行討論是將不同的思維加以碰撞,以得到更多的思維方法。先設計疑問提出問題,在進行集體的討論這種模式叫做“設疑—思辨討論”模式,這種模式的應用不但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對學生視野的開闊也有著積極作用。一個好的提問需要對方式方法和時機進行準確的把握,恰到好處才算成功。需要對重點難點進行把握,在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設問,在沒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設問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
2.對歷史事件進行模擬重現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使得歷史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只是文字上的學習。對歷史事件的背景進行模擬,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觸,對傳統課堂上沉悶的氣氛進行轉變,這樣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把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歷史事件的背景進行模擬,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重現歷史對話等等。在學生進行預習的基礎上進行人物分析,并對教室進行布置,使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更深刻。[5]
3.對自我反省能力進行培養
孔子曾說一起三省吾身,學習最重要的是根據歷史對自身進行反思,近年來,反思性教學在西方國家蓬勃發展,我國也積極地開展了反思性教學。學生在提高了自身反省能力的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得到了加強。反思教學主要包括質疑反思、換位反思、對比反思三種方式,學生在對歷史事件進行學習的同時對自身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學生全面的發展。[6]
歷史教學的中的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需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史觀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思考,挖掘學生的理解,從而形成學生自己的獨特的歷史思維能力。
[1]黃宏.反思性教學在歷史思維能力培養中的運用[N].專業教學研究,2010(1).
[2]秦思娟.分析法與歷史思維能力的形成[N].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3).
[3]錢學森主編,關于思維科學。上海:上海人發出版社,2014
[4]孔慧英,梅智超編著,現代歷史教學思想概論。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5]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郭思樂、喻偉著,歷史思維教育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