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穎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談作文教學在閱讀教學和學生生活中的滲透
□孫禮穎
如何才能讓學生寫起作文來得心應手?教師應將作文教學巧妙地滲透到平時的閱讀教學與學生的生活中去,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作文教學;閱讀;生活;方法
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尺度,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最高體現;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僧斍白魑慕虒W的現狀是:學生難以下筆,要么泛泛而談、東拼西湊,要么選材陳舊、單調乏味,甚至總覺得無話可寫。那么,如何化解學生的寫作難呢?筆者認為,只有把作文教學無聲地滲透在閱讀教學和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作文之路才會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蘇教版教材中的每篇課文,無論是題材、體裁,還是風格,都豐富多樣,為兒童所喜聞樂見。更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選文力求文質兼美,是學生寫作文的最好借鑒。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發現和歸納課文的寫作方法,適時指導學生學習習作。如在學習《東方之珠》這篇課文時,筆者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總分總的結構特點,并讓學生模仿其的謀篇構局,介紹《我們的學校》或《我們的教室》;學完《趕海》,讓學生交流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趣事:放鞭炮、打雪仗、釣龍蝦……接著,學習課文用耳熟能詳的歌曲作開頭的寫作方法;學習完《普羅米修斯盜火》后,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天火之后,人類是如何慶祝的?人類文明有了怎樣的進步等;學習《第一次抱母親》時,在師生和文本經過深入對話之后,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易。然后,讓學生回家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捶背、洗腳、削水果、倒茶……最后把事情的經過寫下來。通過仿寫,學生對文本的領悟更加深入,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敘述的條理也更加清晰。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它不但為寫作提供表達形式,而且在積累知識、豐富語言等方面對學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平時的習作課上,我們會發現,一提到作文,有些學生就唉聲嘆氣,連連搖頭;而一些平時愛看課外書的“小書蟲”們就不一樣了,你總會從他們的習作中欣喜地發現,他最近又積累了一些新的成語、格言警句。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善于把這些“小書蟲”的榜樣作用發揮好。
第一,經常在全班誦讀“小書蟲”的優秀習作,用“放大鏡”放大優秀習作中的新鮮語句;第二,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小書蟲”們談談這些新鮮語句從何而來;第三,組建班級圖書角,選拔圖書管理員;第四,定期舉行課外閱讀匯報會、討論會,開辟班級習作園地或專欄,交流閱讀和寫作的心得與成果。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了,寫作熱情自然就水漲船高了。
老師們經常說:“習作難,習作難,習作課上不開顏?!惫P者認為,如果在習作之前,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書店、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材料,處理好搜集來的信息,學生的習作也一定會水到渠成的。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第十一冊《習作3》的前一天,筆者先讀了一篇《蘋果家族》的范文,接著在黑板上寫了飛機家族、汽車家族……然后指名學生介紹,有的學生介紹得不錯,有的就不盡人意了。在此基礎上,筆者適時布置任務:今天的家庭作業就是搜集資料,明天大家再一起交流,看誰搜集的資料大家最喜歡。你們還可以搜集其他家族的資料,比如猴子家族……第二天的課堂上,學生的表達欲望與前一天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再看他們的習作題目,可謂是百花齊放:《猛禽家族》《飛機家族》《猴家族》《大象家族》《蘋果家族》……
在本節習作課中,學生真正變成了作文的主人,由被動接受作文到主動享受作文、收獲作文,真正實現了新課標所提倡的易于習作,樂于動筆。
語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使學生養成勤觀察、愛思考的良好習慣。如:春季,可以要求孩子種植自己喜歡的小植物,并對它們的生長過程進行連續、細致的觀察,觀察根部及新芽的細微變化。也可以進行對比試驗,觀察不同成長條件下的小植物,其生長狀況是否相同,從而推斷出植物生長與哪些條件密切相關,寫出觀察日記。等到校園草木吐綠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對各種植物的葉子做一個專門的觀察;夏天是昆蟲的世界,筆者常常鼓勵孩子們走進夏天,去發現各種各樣的昆蟲,并把自己的發現和伙伴交流;秋季是個多彩迷人的季節,筆者常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尋找秋天的顏色,認識秋天的特征,探索秋天的奧秘,享受秋游的樂趣,記下多彩的秋天;冬天,引導學生觀察小雪花、臘梅、松樹、風……寫寫堆雪人、打雪仗……總之,值得觀察的內容舉不勝舉,只要教師指導得法,學生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有時一篇優秀習作的完成,學生的親身感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老師要為學生匠心獨運地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進入情境,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
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我們學校的活動更是精彩紛呈。大到全校性的文娛表演,小到具有年級特色的跳蚤市場,以及各個班級的內部布置……在這一天里,學生在舞臺上載歌載舞,在跳蚤市場上,不僅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更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這樣,學生在習作時,自然會文思如泉,妙語連珠。如《難忘的六一》《做生意真不容易》《班級布置我做主》……
而一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無疑是最激動人心的,從賽前一個月,選手們緊鑼密鼓的各種體能訓練,到比賽當天各種各樣的比賽活動,再到啦啦隊、衛生員以及小記者的密切配合,選手們經歷過殘酷的競爭之后,有收獲,亦有教訓。這樣,習作內容就豐富多彩了,如《難忘的一次接力賽》《第一次跳高》《一次跑步比賽》《我眼中的運動會》……
最能展示學生習作水平的要數每學期學校舉辦的“放飛夢想”習作大賽了。每個班可以推選5名選手參加比賽。筆者先進行班級選拔,讓學生展開自我推薦和同學推薦,這樣,有的學生雖然沒有被選中,卻激發了他們想好好習作的欲望。對于被選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對他們以往成績的充分肯定,更是一種歷練。在一次次的比賽中,小選手們當堂作文的水平會不斷提升。在一屆屆的習作大賽中,一個個校園小作家應運而生。
同時,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校外生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我們這兒每年的三月十三日是大家最為關注的日子——趕廟會(廟會可以趕三天),實則是一個小型市場交流會。這天,市場上的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各類農具、小型家具、服飾、各種食品、玩具,還有許多孩子們喜歡的游樂項目……農民可以上街買到各種各樣的農具,孩子們能買到許多他們認為價廉物美的各種玩具……這幾天,廟會是孩子們必去的地方。于是,課堂上筆者都會讓他們交流這幾天的見聞,并以此作為寫作的主題。
教師不僅要精心修改學生的作文,更要及時反饋。因為作文里的評語不但是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更是學生了解自己作文完成情況的主要途徑。所以,筆者在批改作文后,總會花很多時間用來評講作文:首先在全班宣布優秀習作的人員名單,接著宣布片段習作優秀的人員名單,最后欣賞優秀習作和精彩片段。其中第一步是最引學生注目的,每次在宣布學生優秀習作時,你總能從他們可愛的小臉上看出許多的期待。而第三步則是重中之重,每次評講完優秀習作和精彩片段后,都能在習作中發現,同學們正努力嘗試運用值得借鑒的寫作方法。這樣的習作評講課,既讓優秀學生找到了創作的成就感和動力,也能讓其他落后學生學有所得。
總之,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努力使習作教學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角落,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作文的學習。惟有如此,學生在寫作之路上才會走得更遠。
(編輯:楊 迪)
G623.24
A
1671-0568(2016)36-0088-02
孫禮穎,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花園校區教師。